花鼓(鳳陽花鼓)

花鼓(鳳陽花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鳳陽花鼓又稱雙條鼓、花鼓小鑼、打花鼓等。是一種安徽省的傳統戲曲劇種。鳳陽花鼓與花鼓燈鳳陽花鼓戲並稱鳳陽三花。起源於元末,流行於明清時期,最初表現形式為姑嫂二人,一人擊鼓,一人擊鑼,口唱小調,鼓鑼間敲。如今鳳陽花鼓發展成為六人八人或者多人的群舞表演形式。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有孫鳳城、陸中和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鳳陽花鼓
  • 外文名:Fengyang flowerdrum
  • 別名:雙條鼓 打花鼓 花鼓小鑼
  • 主要成就:首批國家級非遺
  • 代表作品:鳳陽花鼓 鳳陽歌 王三姐趕集 鮮花調 孟姜女
簡介,歷史起源,風格特色,曲目介紹,

簡介

鳳陽縣地處安徽省東北部,淮河中游南岸。鳳陽花鼓始稱“打花鼓”,又稱“花鼓小鑼”、“雙條鼓”,是根植於安徽省鳳陽傳統民間戲曲藝術瑰寶,有鳳陽“一絕”和“東方芭蕾”之美稱,併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起源

鳳陽花鼓起源於元朝末年,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它原系鳳陽民間社事活動中娛神歌舞的片段,後來發生分流,下層社會用來作為賣藝謀生的手段,而統治者則用以歌頌聖明。明朝中後期,鳳陽花鼓流傳到江浙一帶。明朝末年,流傳範圍繼續擴大,表演盛況空前。滿清康熙年間,鳳陽花鼓被改了曲詞名,流傳到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在山西平陽觀看了鳳陽花鼓表演,即席賦詩讚道:“鳳陽少女踏春陽,踏到平陽勝故鄉,舞袖弓腰都未忌,街西勾斷路人腸”。
鳳陽花鼓鳳陽花鼓
清乾隆年間,二人演唱的鳳陽花鼓被改編為6到8人、甚至更多人表演的鳳陽花鼓歌舞。乾隆年間,鳳陽花鼓開始在宮廷中表演,清末,鳳陽花鼓流傳更廣,甚至漂洋過海到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
20世紀30年代,上海的“百代”、“大中華”、“勝利”等唱片公司製作了大批唱片,使鳳陽花鼓廣為流傳。1935年,由安娥作詞、任光作曲的鳳陽花鼓——《新鳳陽歌》作為電影《大路》的插曲,首次在銀幕上出現。此後,許多電影對鳳陽花鼓都有所表現,如《拉郎配》和《鼓鄉春曉》等。

風格特色

解放後,黨和政府重視挖掘整理傳統民間節目,培養和提高民間藝人,鳳陽花鼓迎來了藝術發展史上的春天。鳳陽花鼓從內容、曲調、道具、服裝服飾到音樂舞蹈等方面都有了變化:歌唱新社會、新生活的清新之詞取代了庸俗低級的內容;曲調發展得更豐富多彩,伴奏大大豐富,舞蹈語彙、道具、服飾和鼓的打法等方面均有突破。改革開放後,國際友人訪問大包乾發源地——鳳陽小崗村,鳳陽花鼓作為友好使者接待了他們。人們用鳳陽花鼓展示改革開放前後中國農村的真實變化,也唱出花鼓人內心由痛苦到幸福的變化歷程,鳳陽花鼓進入繁榮發展的新時期。
打花鼓 朱宣鹹作打花鼓 朱宣鹹作

曲目介紹

演唱形式:童聲 、民間、娛樂、 流行 、伴奏
《鳳陽花鼓》的前十小節優美抒情,後面的襯詞部分幽默風趣。通過學習和欣賞,可以對安徽的民歌音調和當地的風土人情有進一步的了解,可以擴大我們的民族音樂語言,培養我們對民歌的興趣。 要注意的重點是:切分音節奏。民間歌舞鳳陽花鼓的表演形式有什麼特點呢?
歌詞:
左手鑼
右手鼓
手拿著鑼鼓
來唱歌
鳳陽花鼓鳳陽花鼓
別的歌兒我也不會唱
只會唱個鳳陽歌
鳳陽歌來哎哎呀
得兒嚨咚 飄一飄
得兒嚨咚 飄一飄
得兒~ 飄 得兒~飄
得兒飄得兒 飄飄一得兒
飄飄飄一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