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詞品論

花間詞品論

《花間詞品論》作者趙逸之。2008年9月由齊魯書社出版。作者在充分運用傳統詞學研究方法的同時,又藉助現代文藝理論,尤其是寫作美學、文化學的新成果對《花間集》作品進行了全面、全新、深入的品評和研究。

基本介紹

  • 書名:花間詞品論
  • 作者:趙逸之 
  • 出版社:齊魯書社
  • 出版時間:2008年9月
內容提要,目錄,

內容提要

本書分為三部分:花間詞品;花間詞論;花間詞話。
第一部分花間詞品。
是為細讀理論下的作品品評,此本書之主體。有則釋其內容;有則品其風格;有則發抒聯想;有則意會情味;或讀如書;或讀如畫;或讀如詩;或讀如文;或讀如傳奇;或讀如電影,莫不因篇而異,隨興立說。至於詞中名物、典實、風俗、地域、僻字、生詞,則自有注釋之書昭列,品評中或及一二,不特一一臚列。唯於詞牌,凡在集中首次出現者,則就其來歷、含義、作法或別名等予以闡釋、考訂。並據此作出詞人評傳附後。
第二部分花間詞論,又分為花間詞人論和花間詞體論。
花間詞人論,嘗試以文化生態學理論探究花間詞風的生成與遷變。
花間詞體論,則從寫作美學及文化學角度,對花間詞體文學價值與歷史地位做出客觀、公允之重估。以為花間詞表征了魏晉以來強烈的個體生命意識在文學中更為普遍化、世俗化的覺醒,同時也體現了人類祈求深化理解自身生命的本能追求和渴念。因而,著者認為花間諸家的創作具有極強的時代性、鮮活性和生命性,花間詞體在最深刻的意義上代表著中國文學發展的最積極趨向。
第三部分花間詞話。
乃僅就花間詞體之大略言之。嘗試以傳統詞話形式,將花間詞置諸歷史本然地位而言說,或則觀其風韻,或則審其心源,或則估其價值,或則論其性質。
本書首次實現了對《花間集》全部作品的細讀和品評。首次實現了對花間詞風的細緻辨析、分類,同時探討了各種類別的生成與遷變關係以及對後來者的影響等。首次運用寫作美學、寫作文化學對花間詞的文學價值和歷史地位進行了重估。

目錄

自序
花間詞品
一、溫庭筠詞品(六十六首)
附:溫庭筠評傳
二、皇甫松詞品(十二首)
附:皇甫松評傳
三、韋莊詞品(四十七首)
附:韋莊評傳
四、薛昭蘊詞品(十九首)
附:薛昭蘊評傳
五、牛嶠詞品(三十三首)
附:牛嶠評傳
六、張泌詞品(二十七首)
附:張泌評傳
七、毛文錫詞品(三十一首)
附:毛文錫評傳
八、牛希濟詞品(十一首)
附:牛希濟評傳
九、歐陽炯詞品(十七首)
附:歐陽炯評傳
十、和凝詞品(二十首)
附:和凝評傳
十一、顧復詞品(五十五首)
附:顧複評傳
十二、孫光憲詞品(六十一首)
附:孫光憲評傳
十三、魏承班詞品(十五首)
附:魏承班評傳
十四、鹿虔宸詞品(六首)
附:鹿虔康評傳
十五、閻選詞品(八首)
附:閻選評傳
十六、尹鶚詞品(六首)
附:尹鶚評傳
十七、毛熙震詞品(二十九首)
附:毛熙震評傳
十八、李珣詞品(三十七首)
附:李珣評傳
花間詞論
一、花間詞人論:花間詞人群落劃分及其風格嬗變
二、花間詞體論:花間詞體文學價值及其地位重估
三、附論:韋莊詞之內質及其表現手法探析
花間詞話
一、本體篇
二、正名篇
三、思想篇
四、藝術篇
五、本旨篇
六、溯源篇
七、承續篇
八、價值篇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