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背蟾蜍

花背蟾蜍

花背蟾蜍體長平均60毫米左右,雌性最大者可達80毫米;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吻棱顯著,頰部向外側傾斜;鼻間距略小於眼間距,上眼瞼寬、略大於眼間距,鼓膜顯著,橢圓形。 雄蟾背面多呈橄欖黃色。雌蟾多為淺綠色;疣粒灰色,上面有紅點;雌蟾背呈綠灰色,上有美麗醬色花斑,疣粒上多有土紅色點,故名此蟾為花背蟾蜍;背正中央常有一淺綠色細縱線,始自頭端至肛部;四肢有棕色花斑;腹面為乳白色,一般無斑點,少數則有之。液浸標本紅點多不見而深色斑紋清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花背蟾蜍
  • 拉丁學名:Bufo raddei Strauch  
  • :動物界
  •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 Amphibia兩棲綱
  • :Anura無尾目
  • 亞目: Procoela:前凹型亞目
  • :Bufonidae蟾蜍科
  • :Bufo:蟾蜍屬
  • 分布區域:主要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青海、和山東等地。
  • 英文名:Rain toad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生活環境,分布範圍,保護,藥理作用,藥材,套用,遺傳研究,

外形特徵

花背蟾蜍體形較小,一般60mm左右;指細而尖,第四指短,達第三指遠端第二關節下瘤或為第三指的1/2;外蹠突遠小於內蹠突;雄蟾聲囊無色素。
花背蟾蜍,兩棲綱,蟾蜍科。體長6-7cm。雄蟾蜍背面橄欖黃色,皮膚粗糙,密布大小瘰疣,上有許多小白刺。雌蟾蜍背面淺綠色,有深褐色或醬黑色花斑,瘰疣稀疏,皮膚較光滑。腹面乳白色,滿布扁平小疣。口後有大疣。耳後腺大而扁平。雄性皮膚粗糙,頭部、上眼瞼及背面密布不等大的疣粒,雌性疣粒較少,耳後腺大而扁;四肢及腹部較平滑。

生活習性

花背蟾蜍的適應性強。白天棲於洞內,黃昏外出覓食。冬季集群在沙土中冬眠。

生活環境

白晝多匿居於草石下或土洞內。冬季成群穴居在沙土中。體長60毫米左右,最大的雌性可達80毫米;頭寬大於頭長;吻端圓,吻棱顯著;鼻間距略小於眼間距;耳後腺大略扁;鼓膜明顯;無犁骨齒;上下頜均無齒;舌長圓形;後端無缺刻。前肢粗短;指趾略扁平,末端黑色;指長順序3、1、2、4;指關節下瘤不成對;外掌突大,圓形、深棕色,內側者小,色淺。後肢短,脛跗關節前達肩或不到肩,左右跟部不相遇;除第一趾外,趾側均有緣膜,基部相連成半蹼;內蹠突較大,無外蹠突。
皮膚粗糙,頭部、上眼瞼及體背面滿布大小不等的疣粒,雄性更甚;耳後腺大,四肢及腹麵皮膚較平滑。
雄蟾背面多呈橄欖黃色。雌蟾多為淺綠色;疣粒灰色,上面有紅點;雌蟾背呈綠灰色,上有美麗醬色花斑,疣粒上多有土紅色點,故名此蟾為花背蟾蜍;背正中央常有一淺綠色細縱線,始自頭端至肛部;四肢有棕色花斑;腹面為乳白色,一般無斑點,少數則有之。液浸標本紅點多不見而深色斑紋清晰。
雄性內側三指的基部有黑色婚墊,前肢粗壯;有單咽下內聲囊。
蝌蚪體笨重,深灰色,尾鰭乳白色;後肢發育良好時,全長30—50毫米;唇齒式為I:1—1/Ⅲ,僅口角處有唇乳突。

分布範圍

在海拔600-2700米間均有分布,棲息活動於半荒漠,黃土高原的斷層處,林間草地,樹根下,石縫間等各種生境。主要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北和山東等地。

保護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藥理作用

藥材

1.蟾酥為蟾蜍耳後腺所分泌的漿液。4-8月捕捉,捕後洗淨,刮漿。刮漿時,大拇指放在蟾蜍頸部,余指握住蟾體,再用銅鑷子夾其耳後腺,不要過分用力,一、二次即可將白漿汁夾出,用40目篩過篩,除去雜質,將篩濾過的漿攤在玻璃板上,厚度以3-4毫米為宜,或將篩濾過的漿汁曬至七成乾後,再揉細膩做成薄餅,置於陽光下曬乾或烘乾。溫度在40℃-60℃為宜。
花背蟾蜍花背蟾蜍
因各地加工方法不同,藥材形狀亦異。一般分片蟾酥、團蟾酥兩種。
片贍酥呈不規則片狀,大小不一,厚約2-3毫米,上面粗糙,下面平坦。黃褐色或淡棕色,質脆易折斷。遇水即泛出白色乳狀液。
團蟾酥一般多為扁圓形團塊或餅狀。直徑約7-8厘米,厚約1厘米。呈棕紫色或紫黑色,表面平坦光滑,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膠質樣而光亮。
2.乾蟾的生藥性狀,體形較中華大蟾蜍為小,腹部無黑斑。
3.蟾蜍膽為蟾蜍的膽囊,春至秋捕蟾蜍,剖腹取膽囊,鮮用。

套用

1 .蟾酥 蟾蜍耳後腺以及皮膚腺瘤分泌的白色漿液叫蟾酥。蟾酥是中藥瑰寶,有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具有強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輻射、增加白細胞等新用途,可以治療心力衰竭、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腫痛、皮膚癌等。
2 .蟾衣(皮) 即乾燥蛤蟆皮。蟾皮性涼,味辛,有微毒。內服清熱解毒,利水消脹,外用解毒散腫。可以治療食道癌、胃癌、鼻咽癌、肝癌、子宮癌、淋巴癌、心力衰竭、B肝、肝腹水等症
3 .乾蟾 即蛤蟆肉。性寒,味辛,有毒。乾蟾可解毒醫瘡,消積化症,是治小兒疳疾之良藥。內服善攻,外敷善拔,用於治療白血病、肝硬化、肺結核、腫瘤、食道癌、慢性支氣管炎等。
其他如蟾頭、蟾舌、蟾肝、蟾膽等,也都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遺傳研究

1.黃河蘭州段花背蟾蜍染色體2n=22,核型組成為20m+2sm,NF=44。
2.花背蟾蜍染色體由6對大染色體和5對小染色體組成。全部染色體為中部和亞中部著絲點,根據著絲粒的大小和位置,可分為四組:A組(1~2);B組(3~6);C組(7~9);D組(10~11)。其中第4染色體是唯一可清楚觀察到具有隨體的染色體,本實驗在雌雄個體之間沒有發現與性別決定有關的染色體存在。
3.花背蟾蜍Ag-NORs主要位於4號染色體短臂末端,另外在4號染色體長臂末端也有Ag-NORs出現。
4.採用微核試驗法,對蘭州地區,皋蘭地區與劉家峽地區各段黃河水質誘發花背蟾蜍蝌蚪紅細胞微核及核異常進行了比較研究。以曝氣後自來水為對照組,一周后,蘭州組誘發蝌蚪紅細胞微核率及核異常率均大於對照組(P<0.05),蘭州組誘發微核細胞率均明顯高於另外兩個組(P<0.05),而皋蘭組誘發微核率及核異常率(100%、50%濃度組)與對照組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
5.對蘭州組,皋蘭組與劉家峽組花背蟾蜍成體的血細胞微核率進行比較研究,結果發現蘭州組的微核率與皋蘭組和劉家峽組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
6.對蘭州組、劉家峽組與皋蘭組花背蟾蜍骨髓細胞SCE測試相比較,蘭州組與劉家峽組的SCE出現頻率有顯著差別(P<0.05),蘭州組與皋蘭組的SCE出現頻率也有顯著差別(P<0.05),測得花背蟾蜍骨髓細胞SCE值(7.43±0.30,8.57±0.12,11.0±0.2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