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青枯病

花生青枯病

我國長江流域、山東、江蘇等省發病重,河北、安徽、遼南偶有發生。是典型的維管束病害,從苗期到收穫期均可發生,以花期最易發病。青枯細菌主要侵染根部,致主根根尖變色軟腐,病菌從根部維管束向上擴展至植株頂端。橫切病部呈環狀排列的維管束變成深褐色,用手捏壓時溢出渾濁的白色細菌膿液。初發病時早晨葉片張開延遲,傍晚提早閉合,主莖頂梢第一、二葉片先萎蔫,側枝頂葉暗淡萎垂,1-2天后全株葉片急劇凋萎,但葉片仍呈青綠色別於其它枯萎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生青枯病
  • 流行區域:長江流域
  • 種類:維管束病害
  • 發生期:苗期到收穫期
基本信息,症狀,病原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花生青枯病
花生青枯病花生青枯病
英文名: Peanut bacterial wilt
病原中文名: 青枯假單胞桿菌I號小種
病原拉丁學名: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Smith
病害類型: 細菌
主要危害作物: 包括茄科、蝶形花科、菊科等200多種植物。
主要為害部位: 維管束

症狀

花生青枯病是典型的維管束病害,主要自花生根莖部開始發生。特徵性症狀是植株急性凋萎和維管束變色。該病從苗期至收穫期均可發生,以盛花期最多。感病初期通常是主莖頂梢葉片失水萎焉,早晨葉片張開晚,傍晚提早閉合。隨後病勢發展,全株葉片自上而下急劇凋萎,整個植株青枯死亡。拔起病株,主根尖端變褐濕腐,縱切根莖可見維管束變黑褐色,條紋狀,後期病株髓部呈濕腐狀,擠壓切口處,有白色的菌膿溢出。

病原特徵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 Smith 稱青枯假單胞桿菌I號小種,屬細菌,假單胞桿菌屬。菌體短桿狀,兩端鈍圓,大小0.9-2×0.5-0.8(μm),具極生鞭毛1-4根,無芽孢和莢膜,革蘭氏染色陰性。在牛肉汁玉脂培養基上菌落圓形,直徑2-5mm,光滑,稍有突起,乳白色,具螢光反應,6-7天后漸變褐色後失去致病力。國外發現該菌有3個生理小種。其中小種Ⅰ侵染番等多種植物,小種Ⅱ侵染香蕉和海里康,小種Ⅲ侵染馬鈴薯。該菌寄主包括茄科、蝶形花科、菊科等200多種植物。

傳播途徑

花生青枯菌主要在土壤中、病殘體及未充分腐熟的堆肥中越冬,成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在田間主要靠土壤、流水及農具、人畜和昆蟲等傳播。花生播種後日均氣溫20℃以上,5cm深處土溫穩定在25℃以上約6-8天開始發病,旬均氣溫高於25℃,旬均土溫30℃進入發病盛期。湛江觀察:氣溫27-31℃,春花生4-5月降雨量120-150mm,秋花生9月降雨量達150-200mm,發病嚴重。該菌通過根部傷口和自然孔口侵入,通過皮層進入維管束,由導管向上蔓延,病菌還可突破導管進入薄壁細胞,把中膠層溶解致皮層爛腐,腐爛後的根系病菌散落至土壤中,再通過土壤流水侵入附近的植株進行再侵染。

發病條件

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1-8年,一般3-5年仍保持致病力。連作使土壤中病菌數量逐年增多,頭1年病率為5%的花生田,第2年繼續種花生,病率可增至30%-40%。粘土利於發病。土層淺、排水不良、保水保肥差的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如抗青10號、11號、魯花3號、鄂花5號、中花2號、粵油92、桂油28、泉花3121、粵油22號、粵油320號、粵油250等;播種前用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種(可形成保護膜,隔離病原菌,提高種子發芽率),時間不宜過長;播種後應及時在地面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墒防水分蒸發、防土層板結,隔離病蟲源,提高出苗率。
(2)大力推廣水旱輪作或花生與冬小麥輪作。提倡進行3~4年以上輪作,以控制病菌基數。由於青枯病的寄主範圍較廣,輪作時要考慮茬口的安排,與甘薯、玉米或採用水旱輪作的方式較為適宜,避免與茄科、豆科、芝麻等作物連作。
(3)加強田間管理。深耕土壤,增施有機肥,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濕氣滯留。在花生生長期應及時噴施促花王3號,抑制主梢瘋長,促進花芽分化;在開花前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噴施地果壯蒂靈使地下果營養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增加花生的產量。採用配方施肥技術,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早施氮肥,促進花生穩長早發。對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減輕病害發生。田間發現病株,應立即拔除,帶出田間深埋,並用石灰消毒。花生收穫時及時清除病株與殘餘物,減少土壤病源。
(4)播種前每667m2施石灰35-50kg。剷除雜草,清除病殘體也有較好防治效果。對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減輕病害發生,通過深耕、深翻、嚴整土地、改良旱坡地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