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雲霧茶

花果山雲霧茶

花果山雲霧茶是中國傳統名茶。產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花果山,是綠茶類名茶。由茶農創製於宋代,曾被列為皇室貢品。該茶內含物豐富,胺基酸,兒茶多酚類和咖啡鹼含量均較高。形似眉狀,葉形如剪,清徹淺碧、略透粉黃,潤綠顯毫;沖泡後透出粉黃的色澤,條束舒展,如枝頭新葉,陰陽向背,碧翠扁平,香高持久,滋味鮮濃。花果山雲霧茶又因它生於高山雲霧之中,纖維素較少,可多次沖泡,啜嘗品評,餘味無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果山雲霧茶
  • 產地:江蘇省連雲港市
  • 類別:綠茶類
  • 含有:胺基酸,兒茶多酚類
  • 外形:眉狀
  • 特點:碧翠扁平,香高持久,滋味鮮濃
工藝特徵,茶史追溯,茶詩為證,名茶鑑賞,民間傳說,傳說之一,傳說之二,傳說之三,產地環境,製作方法,產品特點,名茶等級,沖泡方法,儲存方法,所獲榮譽,

工藝特徵

花果山雲霧茶的工藝特徵:其一級茶全以一芽一葉為原料,炒1斤乾茶需6-7萬個芽頭。其工藝過程分為殺青、揉捻、乾燥等工藝。乾燥方法有拋、抖、燜、翻、搓、抓、理等,並根據鮮葉採摘時間與老嫩程度,適時調節鍋溫,變換手法,動作輕、重、快、慢有序,直至燥乾為止,全過程需50分鐘。
花果山雲霧茶花果山雲霧茶

茶史追溯

花果山雲霧茶歷史悠久,始於宋,盛於清,已有900多年生產歷史,曾被列為皇室貢品。為花果山主要名特產品,因長年生長在崇山峻岭之上,雲霧繚繞之中,所以稱其為“雲霧茶”。由於日照不多,生長緩慢,歷來產量不高,就更顯珍貴。
花果山雲霧茶,是連雲港市特產,歷史悠久,品質優良。花果山屬於雲台山脈,而雲台山自古就被稱為“茶山”,據《雲台新志》記載:“宿城東起陶庵鳳門口,西到西山,在十幾里長的山場上,生長著大片茶樹,稱為’茶山‘,所產’雲霧茶‘形味似武夷小品,歷史上曾有’龍團鳳餅‘之稱。”又說:“海洲上貢的食貨中,唯有茶葉一兩不能少。”可見,雲霧茶在封建王朝年代已被視為珍品,列為貢品。公元1005年,朝廷曾向販售海州茶葉的茶商發布徵稅詔書,在海州地方官進貢的食貨中,茶葉是一兩不能少的。正如民謠所唱:“細簍精采雲霧茶,經營唯貢帝王家”。《金史食貨志》就有章宗承安四年(1199年)三月于海州(今連雲港市)“置一坊造新茶”的記載。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沈雲霈、宋治基等在籍士紳,集資開發雲台山,興辦“樹藝公司”,栽培雲霧茶,所產茶葉曾獲南洋勸業會獎。
花果山雲霧茶花果山雲霧茶
自古道:“高山出好茶”。雲霧茶產於“四季好花常開,八節鮮果不絕”的花果山上,花果山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的雲台山區,花果山茶樹多分布在叢林密布、花果成片的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緩坡上。這裡山勢不高,瀕臨黃海,這裡處於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帶,綠蔭蔥蘢,山峰含黛,特別的地理緯度造就了四季分明、溫度適宜、雨量適中,光照充足、白天光合作用強、夜間呼吸作用弱、晝夜溫差大、有利於茶葉內含物質的形成與積累,葉片肥厚,內含物豐富,胺基酸,兒茶多酚類和咖啡鹼含量均較高。
花果山水簾洞西側禿龍溝的茶田,最是得天獨厚。此處位近峰頂,整年雲遮霧掩,往往夜霧未散,曉雲又升。這裡的茶樹,終日受雲霧水氣的滋潤,總是茶尖早吐,芽葉纖細,成為花果山雲霧茶中的上品。
花果山雲霧茶
近幾年,雲霧茶獲得較大發展。全市已有茶園近2000畝,年產雲霧茶近百擔。雲霧茶製作工藝科學規範,從鮮葉採摘、殺青、揉捻、整形乾燥,到泡製都有嚴格的技術要求。1980年,在江蘇省品茶會上,與南京雨花茶、蘇州碧螺春並列為江蘇省三大名茶。現銷往各大城市,並出口日本、新加坡和歐美等國。

茶詩為證

茶香高山雲霧質,
水甜幽泉霜當魂。

名茶鑑賞

花果山雲霧茶是綠茶類名茶,具有條索緊圓、形似眉狀、鋒苗挺秀、潤綠顯毫、香高持久、滋味鮮濃、湯色清明、葉底勻整的獨特品格。經專家鑑定,雲霧茶富含茶鹼、茶丹寧、維生素。經化驗,含兒茶多酚類與咖啡鹼分別達147.33毫克/克和4.35%,不僅為良好飲料,可以提神解渴,清暑利尿,消脹去膩降壓,消除疲勞,增進記憶;飲用花果山雲霧茶,對消炎、殺菌、治痢、化食等有一定療效。
花果山雲霧茶花果山雲霧茶

民間傳說

傳說之一

雲霧茶與乾隆皇帝
傳說在很久以前,花果山上還沒有這么多奇花異果,四周人家也很少,單說這山上有一座廟,廟裡住著個老和尚。在廟的四周長滿了茶樹,老和尚精心照看著這些茶樹,每年都要親自採摘一些茶葉,炒制後保存起來,一般的客人是沒有口福嘗的。有一天晚間,老和尚做了一個夢,夢見一輪紅日從海中冉冉升起,老和尚馬上驚醒,連稱好夢,明日必有貴客來。
第二天清晨,老和尚令徒弟打掃廟內廟外,稱有貴客臨門自己獨坐山門等候。和尚以為師傅是病了,這荒山野嶺哪會有什麼貴客?將近中午時分,從山道果然走上來兩個人。前面那人一身客商打扮,手持羽扇,後面挑擔的,一看便知是個書僮。老和尚連忙迎上前去,拉住那客人的手道:"貴客臨門,有失遠迎。"那客人笑這說:"老師傅,吾乃普通客商,怎能勞您如此盛情。"老和尚把客人請到西廂房,賓主坐定,老和尚吩咐倒茶。只見一個小和尚從裡間拿出一個精緻的小匣,從中取出茶葉,用開水一衝,瞬間,茶香四溢,整個西廂房雲霧繚繞。客人連聲稱道:"好茶,好茶!" 老和尚介紹說:"此茶乃雲霧茶。"茶罷,那客人道謝走了。
茶園茶園
原來,那客商打扮的人正是喜歡遊山玩水的乾隆皇帝。乾隆自喝了花果山雲霧茶以後,對山珍海味,都漸漸不感興趣了。回到京城後,下聖旨欽定花果山雲霧茶為御茶,又命厚賞培育出雲霧茶的老和尚。從此,花果山有了皇帝的照顧,奇花異果漸漸多了起來,成為一座樹木蔥蘢、物產豐饒的寶山,花果山雲霧茶也因此在天下揚名。

傳說之二

有關雲霧茶的來歷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一位善良,秉性聰穎的姑娘,為忠貞不渝的愛情跳崖殉情。後懸崖下長出了兩棵雲霧茶,據說:它們的根連在一起,年復一年,就多起來了。

傳說之三

“雲霧茶”之名,最早見於《海州志》。據傳:宿城山頂悟正庵多茶樹,其中有棵南宋時所植的大茶樹,常年沐浴於雲霧之中,山寺僧人每年采一、二斤精茶,珍藏如“龍團鳳餅”,秘不示人。其後,雲霧茶迅速發展,滿山遍野,翠碧叢叢,清香沁人,連緊鄰的江蘇第一高峰花果山玉女峰上也種上了雲霧茶。據品評,玉女峰上所產茶葉質地尤其清純,因而所產雲霧茶,皆以花果山為名。

產地環境

花果山雲霧茶“高山雲霧出好茶”,這是茶區人民長期從事茶葉生產的經驗總結。高山茶比平地茶好,內山茶比外山茶好,這已成為人所共知的常識。如聞名全國的“黃山毛峰”、“廬山雲霧”、“霍山黃芽”都是產于海拔500—1000米的高山上,其品質優異,深受廣大消費者所喜愛。
高山雲霧之所以出好茶,是受高山特有的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所致,這是茶樹的生物遺傳學特性所決定的。
一、茶樹對生態條件的要求
1、茶樹喜溫喜濕:
茶樹喜歡溫暖而濕潤的氣候條件,茶樹的原產地在中國的雲南,那裡四季如春,在夏天,因海拔高,氣溫低,7月份平均氣溫在22℃以下,盛夏而無酷署,到了冬天,在西南暖濕氣流影響下,一般較弱的寒流不能到達。1月份的平均氣溫也在10℃以上,隆冬而無嚴寒。那裡的年降雨量在1000—2000mm之間,相對濕度在80%以上,由於茶樹長期生活在這種溫暖而濕潤的生態條件下,因而使茶樹形成喜愛溫濕的特性,與高山結下了不解之緣。
花果山茶區花果山茶區
據研究,最適宜茶樹生長的溫度是日平均溫度在15—25℃之間。在這個溫度範圍內,茶樹不但生長快,而且茶葉品質也好,日平均溫度超過25,雖然生長快,但茶葉易老化,品質下降。茶樹生長良好的地方,年降雨量最好在1500mm以上,而且雨量分布均勻,在茶樹生長的季節,月降雨量要求在100mm以上,大氣相對濕度以80—90%為最好。
2、茶樹喜光耐蔭
茶樹喜光,但它具有很大的耐蔭性,它既能在強光下正常生長,更能在弱光下有效地利用漫射光,生長得更好,而且品質也可以大大提高。
茶樹耐蔭性的形成,主要是由於茶樹的祖先長期在光線較弱的生態條件下,逐漸形成了耐蔭的遺傳特性。茶樹葉片中含有較多的葉綠素b,葉綠素b對藍紫光的吸收率特別高,而漫射光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
3、茶樹喜酸性土壤
土壤是茶樹賴以生存的基礎。土壤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茶樹生育和茶葉品質。茶樹對土壤的適應範圍比較廣泛,但要茶樹生長好,品質優,就要求土層深厚、土壤疏鬆,含有機質豐富,呈酸性反應,PH值在45—55之間。
二、優質茶的物質基礎
茶葉品質是由鮮葉質量和制茶工藝決定的,鮮葉通過一定的制茶工藝,使內在的化學成份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從而形成了茶葉特有的色香味。形成茶鮮葉化學成份是胺基酸、咖啡鹼等;形成茶葉香氣的主要物質是芳香油。蛋白質是茶葉中含氮的結構物質,它的含量高,意味著茶葉的嫩度好,是茶葉品質的重要標誌之一。茶樹生態條件優劣,深刻地影響著茶樹的代謝活動,因而改變茶葉的化學成份,左右茶葉的品質,在氣候溫和調勻,雨量充沛,光照較弱,慢射光較多的氣候條件下,在土壤肥沃,有機質豐富,物理性狀較好的弱酸性土壤中,有利於茶樹氮代謝,可以使茶葉積累較多的有效成份,提高茶葉品質。
三、茶園生態條件的特點及其對茶葉品質的影響
茶葉內含物質的形成和數量的積累經常受氣候,土壤等生態條件的影響而有顯著的變化。高山茶園由於周圍峰巒疊嶂,溪水縱橫,森林茂密,覆蓋度大,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足,土壤深厚肥沃,形成獨特的生態條件,茶園又多分布於群山環抱的山塢之中,終年雲霧繚繞,相對濕度大,日照時間短,漫射光多,茶樹常年生長在蔭蔽高濕的自然環境裡,朝夕飽受霧露的滋潤,生長良好,因而芽葉肥壯,葉質柔軟,白毫顯露。
花果山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的雲台山區,使得花果山雲霧茶吸納花香、果味,品質格外優異。

製作方法

其一級茶全以一芽一葉為原料,炒1斤乾茶需6-7萬個芽頭。全過程需50分鐘。
1、鮮葉採摘:清明前後開採,以一芽一葉初展為標準,長度為3厘米,嚴格做到“三不採”,紫芽不採,病蟲葉不採,雨水葉不採。採回鮮葉置陰涼通風處,薄攤4~5小時,水量降至70%左右開始炒制。
茶葉製作茶葉製作
2、殺青:每鍋投葉量為350~400克,鍋溫150~160℃。主要手法雙手拋炒,先抖後悶,抖悶結合,每鍋葉量較少,鍋溫不高,炒至青氣散發,茶香透露,葉色由鮮綠轉為暗綠,即為適度。時間約6~7分鐘。
3、抖散:為了及時散發水分、降低葉溫、防止葉色黃變,剛起鍋殺青葉置於簸盤內,雙手迅速抖散或簸揚10餘次,這樣可以使香味鮮爽、葉色翠綠、淨度提高。
4、揉捻:一般用雙手迴轉滾揉或推拉滾揉,但用力不能過重,以保毫保尖,當80%成條即為適度。
5、初乾:揉捻葉放在鍋中經過初炒,使含水量降至30~35%,鍋溫80℃左右,以抖炒為主。
6、搓條:是進一步緊結外形散發部分水分。初乾葉置於手中,雙手掌心相對,四指微曲,上下理條,用力適當,反覆搓條,直到條索初步緊結、白毫略為顯露、含水量減少到20%左右時即可。搓條溫度應控制在60℃左右,時間10~15分鐘。
7、做毫:通過做毫使茶條進一步緊結,白毫顯露,茶葉握在的手中,兩手壓茶並搓茶團,利用掌力使茶索斷碎。溫度控制在40℃左右,時間約10分鐘。
8、再乾:鍋溫上升到75~80℃,茶葉在鍋中不斷收堆,不斷翻散,至含水量減少到5~6%,用手捻茶可成粉時即行起鍋。再乾手勢要輕,儘量減少碎斷。乾茶起鍋後經適當攤放,經過篩分割末即可。

產品特點

形似眉狀,葉形如剪,清徹淺碧、略透粉黃,潤綠顯毫;沖泡後透出粉黃的色澤,條束舒展,如枝頭新葉,陰陽向背,碧翠扁平,香高持久,滋味鮮濃。

名茶等級

“大蓬茶”:花果山雲霧茶,首推“大蓬茶”,為雲霧茶之尊,每年春節前上市,辟於觀頂、僅二畝茶林,年產百斤。“明前茶”:為百年一遇,某年氣溫偏高,雨水充沛,山勢適宜的年份的產物,年產300餘斤,亦為雲霧茶之珍品。
花果山雲霧茶花果山雲霧茶
“雨前茶”:又稱春茶,年產1500斤。
繼而是夏茶、秋茶。年產近四噸。

沖泡方法

飲用雲霧茶:先將茶葉(根據飲茶前所需濃度)需要放入杯中,用80℃左右開水沖泡,不論杯大小先沖1/3位置,三五分鐘後再續水即飲,這樣沖泡耐泡多汁,香氣持久。如用沸水沖泡,易燙熟茶葉,其色汁不下,適得其反。

儲存方法

應將茶葉放在陰涼乾燥處,不受潮,根據茶葉存放數量,必要把石灰包放進茶葉中排潮,保質一年內質不變。

所獲榮譽

花果山雲霧茶的鮮葉細嫩,炒制工藝精巧,內含胺基酸、咖啡鹼,且蛋白質含量較高。飲後齒頰留香,含英咀華。同時還具有怡神健腦,清火明目、健心降壓、去膩消食之功效,風格獨特。
1924年 獲南洋勸業會獎。
1934年 (民國二十三年),花果山雲霧茶在“江蘇省品茶會”上以其“條索緊固、形似眉狀、峰苗挺秀、潤綠顯毫、香氣持久、滋味鮮濃、湯色清明、葉底勻整”等特殊品質,與南京雨花茶、蘇州碧螺春並列為江蘇省三大名茶。
1995年 北京農業博覽會上獲得銀質獎。
2001年5月 江蘇省第九屆“陸羽杯”(淮北片)名特茶評比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