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戲

花朝戲

花朝戲,廣東省紫金縣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花朝戲源於紫金縣鄉村的“神朝”祭祀儀式,用客家話演唱,流行於廣東省東部客家地區。明清以來,紫金縣“神朝”樂舞深受鄉民喜愛。後來神朝藝人為了取悅觀眾,常在儀式後以小曲演唱軼聞趣事。花朝戲是民間音樂語言和民間文學語言的有機結合,其唱腔樸素健朗,通俗易唱唱詞和道白常運用詼諧、雋永的雙關語和歇後語,生動形象的語言真實反映了紫金縣客家人的喜怒哀樂、理想追求和精神個性。

2006年5月20日,花朝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Ⅳ-7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花朝戲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申報地區:廣東省紫金縣
  • 遺產編號:Ⅳ-75
歷史淵源,起源,發展,文化特徵,表演程式,唱腔音樂,伴奏樂器,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起源

明末清初,紫金山區病疫流行,為了驅邪鎮妖,鄉間到處立廟祀神,一些民間巫師三五結班走上神台進行祭祀活動,由一個巫公拿一面小鑼,扮成和尚(飛虎大將),另一人扮作女旦,一手拿牛角或一把鈴劍,一手拿一小手帕,邊歌邊舞請神遣將以保平安,這種活動形式,人們稱作“神朝”。由於音樂唱腔頗為悅耳,表演輕盈多姿,頗受觀眾歡迎。

發展

光緒末期,巫師葉春林,根據客家地方風俗習慣編撰了一些民間故事,並從山歌小調中汲取素養,豐富了唱腔,在“神朝”祭祀完畢後進行演唱,深受廣大民眾歡迎。從此,逐步吸收民間藝術和姐妹劇種的一些東西使這種表演豐富起來,發展成為一種具有自已獨特風格的花朝戲出藝術。因此,葉春林的演唱班子,就是紫金縣(即原永安縣)第個花朝戲班子。
新中國成立前夕,花朝戲備受反動派的摧殘,有些花朝戲班子由於演出諷刺地主、官府的戲,遭到禁演,藝人被抓去坐牢;有些花朝戲珏子被地主豪紳毒化和利用,使之變得黃色下流,為他們開賭場服務。鄉人不準婦女去看,藝人被咒為“下九流”,社會地位極低,因而紛紛改行,花朝戲這朵花幾乎凋謝浬沒。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花朝戲又獲得了新生,1956年,根據花朝傳統舞蹈、唱腔、整理出《八十老翁跳花朝》(歌舞),反映了農村中經過土改和合作化之後呈現的新氣象,在汕頭專區和廣東省的業餘民眾藝術會演中獲得好評,並由華南歌舞團加工後,帶到北京參加全國業餘文藝會演。從此,花朝戲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同年成立了紫金縣花朝藝術研究小組,並組織了巡迴演出團隊。1959年成立汕頭地區紫金縣花朝刷團,挖掘整理了二十多出花朝傳統劇目,創作了八十多個現代和古裝的獨幕和多幕的花朝戲,曾四次參加廣東省會演。

文化特徵

表演程式

花朝戲表演程式源於勞動生產,從生活中提煉出上山、下坡涉水、過橋、碾米、推磨、紡棉、織麻、採花、摘果、挑擔、洗衣等一整套優美輪快的、富有生活氣息的表演程式。其表演手法以及台步、身段都區別於其他劇種。如比較固定的心腳、丁點步、穿心手和扇花、滾巾、圓手、採花、轉步等都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動作純樸、粗獷。

唱腔音樂

花朝戲的唱腔音樂主要由神朝腔和民間小調組成,有時也採用客家山歌。神朝腔,源自神朝祭祀巫師做法事所唱的腔調。唱詞為不規整的長短句型,常用“哪”“哩”“呀”“喲”等村字連線。曲調句式主要是徴調式和羽調式。神朝腔一般節奏徐緩,情緒哀怨委,常用於抒情唱段。神朝腔的傳統演唱特點是一人領唱,眾人幫腔。唱念相間結合,自由靈活。神朝腔在傳唱過程中還吸收、融匯了不少當地山歌小曲的因素,改變了原來祭祀音樂的情調,因此具有戲劇音樂的特性。

伴奏樂器

伴奏管弦、彈撥樂器主要有高胡、二胡、揚琴、昆、簡子、噴吶、筆、單簧管、大提琴等;打擊樂器主要有板鼓、本魚、堂鼓、高邊鑼、小鑼等。

代表劇目

花朝戲傳統劇目豐富,代表劇目有《秋麗採花》、《賣雜貨》、《三官進房》、《過渡》、《蘇丹》、《紫雲英》、《紅石嶺》、《鐵公雞新傳》、《送菜》、《巧遇回頭店》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花朝戲是中國獨一無二的稀有劇種,承載著客家人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的人文思想。花朝戲在探討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價值。
花朝戲的傳統劇目題材多取自民間傳說,大都宣揚懲惡揚善、忠貞愛國、婚姻自由等積極主題。客家人所崇尚的儒家思想及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等人文觀念在花朝戲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花朝戲在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傳承現狀

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花朝戲面臨觀眾逐漸流失、專業人才流失嚴重、戲劇自身發展不足、缺乏必要的經濟支撐等空前的壓力和挑戰。

傳承人物

鐘石金,男,1943年出生,廣東省河源市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花朝戲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作為一種已經受到重視的地方劇種,從2006年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開始,為了保護這種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紫金縣文化部門已經制訂了5年保護計畫,從動態和靜態兩個方面來進行保護。具體包括:全面開展花朝戲普查工作,收集花朝戲史料,並充分利用文字、圖片、錄音、錄像等形式和數位技術進行整理,建立系統檔案;發揮花朝戲藝術研究室的作用,聘請老專家、老藝人深入開展花朝戲研究;對花朝戲的專項普查和研究成果,通過整理、分類出版有關書籍和錄像製品;建立升車、土貴、鷓鴣、龍窩、慎田、禮坑、炮子、上車等八個花朝戲生態保護村;採取送戲下鄉和到學校免費演出等形式,並開設假期花朝戲學生培訓班,培養青少年對花朝戲的興趣,培育後繼人才。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1963年,花朝戲《蘇丹》在廣州演出期間,主要演員曾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
1988年,時任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的曹禺為花朝戲親筆題贈“山溝里的山茶花”。
重要演出
2011年12月9日至11日,在深圳市紫金山文化促進會及海內外鄉賢的支持下,花朝戲傳統劇目《雙花緣》於深圳福田、龍崗兩地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