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山東淄博)

花山(山東淄博)

淄博花山位於張店區,曾經是重污染區,近幾年在政府的大力治理下,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人為再造讓這個被破壞的山體恢復了生態平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山
  • 所在地:山東淄博
  • 海拔:183米
  • 位於:淄博市高新區
簡介,花山廟會,體育場,花山泉水,地圖信息,

簡介

玉清宮玉清宮
觀日石觀日石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張店近郊的花山算得上是中心城區的一座名山了。至今,花山作為民間信仰的神山還附會著許多美麗的傳說。這些傳說因襲日久,使花山的形象在人們心目中愈加鮮活起來。
傳說當年二郎神挑山趕太陽,在花山所在處打了九十九鞭,留下了九十九道溝,二郎神又打了一鞭,剛好一百。孰不知,臨走時長袍拖在地上又形成了一道溝,加到一起正好一百零一條。這個掌故其實正是藉助神話傳說對花山地貌的形象概括。今天,站在花山山頂往下看,視野中被植被覆蓋的山體沿著條條溝壑,延伸開去,正如一朵盛開的花朵,花山之名由此而來。
神話傳說之外,這座海拔僅183米的花山,還承載著不少的人文履痕。早在元朝大德年間(1297年)花山之山就建有玉皇宮、王母台、碧霞祠等廟宇。自明朝至清朝,在花山北麓的解莊村,又增建了玉皇閣、無極殿、李三姑殿、百子殿等,數百年間,花山一直是民間香火極盛的地方。 花山的香火和人氣成就了此地的文化傳承,在花山的王母台東側,古有“花山書院”。據載是齊人萬章的讀書之處。明代中葉,王母台改為“忠孝台”,山下喬莊村進士張進在此創辦太學,四方應試學子慕名前來聽課,人流往來如織,一時間花山成為文脈厚重的所在。山上的王母台邊有王母池,池下有“一畝石”,這方因火山噴發而形成的巨石,足有一畝多的面積。清代順治年間,新城縣舉人王士譽留有《詠一畝石》的詩句:“東南有石丈,其立如其臥,蛟虬起中窟,吸乳成寶唾;石引乳花長,乳泄石窟破,白雲護以衣,萬壑爭趨和。時枯不苦潤,寒月光翻坐;一沼自泓然,江河配其大;不識秋月骨,突兀奇無那。”在花山西麓的“一畝石”旁,還有“置硯泉”,是舊時文人在此匯聚的地方。舊《新城縣誌》記載:清乾隆四十八年至五十二年(公元1783—1787)間,新城時任“邑令劉大紳嘗與名士吟詩於此,有‘一畝石邊置硯多’”的詩句。

花山廟會

每年曆的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是一年兩度的花山廟會,也是淄博地區香火最旺盛的去處。三月初三的廟會,方圓百里的善男信女心懷一腔虔敬來到花山,焚香燃紙,祭祀心中的神靈。在花山廟會上,香客們供奉的最主要的神明是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而在花山之上修建的王母台正是眾多善男信女集資修建的。從王母台邊的功德碑上可以看到捐資者的名字。這是一種民間自發的捐資力量,這種力量一方面造就了花山的人文風景,另一方面也滿足了捐資者內心那份消禍祈福的心愿。花山廟會延襲到今天,百姓成了取代和尚、道士唱主角的傳統,成為自身表達信仰、祈盼福祉的民間宗教形式。記者曾多次身處花山廟會的灼人香火之中,看到數以萬計的人們在頂禮膜拜,在飛揚的紙灰和繚繞的煙霧中去完成一項在他們看來非常值得做的事情。這一根植於民間信仰土壤的廟會,像一面斑駁的生活稜鏡,讓我們看到中國民眾思想的典型側面,特定的社群規則將廟會中的信仰、交換和休閒諸多因素融匯一體,在內外世界和層際生活的互動中不斷地變軌。
昊天宮昊天宮

體育場

花山同時也是山東理工大學稷下車協固定活動場所。

花山泉水

花山有萬壽泉等多眼泉水,每天取水的人絡繹不絕。

地圖信息

地址:淄博市張店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