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馴鹿

芬蘭馴鹿

芬蘭馴鹿是一種鹿科、馴鹿屬類生物,是一種森林馴鹿,體長180-220厘米,尾長10-15厘米。雄性個體大,體重150-250公斤,而雌性體重約100公斤。分布於芬蘭俄羅斯的卡累利阿、庫赫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芬蘭馴鹿
  • 拉丁學名:Rangifer tarandus fennicus
  • 別稱:馴鹿芬蘭亞種,芬蘭森林馴鹿
  • 二名法:馴鹿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偶蹄目
  • 鹿科
  • 馴鹿屬
  • 馴鹿
  • 分布區域:芬蘭
  • 英文名:ish Forest Reindeer
  • 命名者及時間:Lonnberg, 1909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是一種森林馴鹿,體長180-220厘米,尾長10-15厘米。雄性個體大,體重150-250公斤,而雌性體重約100公斤。它們有寬長的腿和蹄,窄V形的鹿角,便於運動,通過深的積雪和樹木繁茂的棲息地。
芬蘭馴鹿眼窩凹陷,有顏面腺;有足腺;無膽囊。胃4室,反芻。牙齒32~34枚。腿細長,善奔跑。雌雄鹿都有鹿角。鹿角扁平,有點像麋鹿的角,長角分枝繁複,有時超過30叉,角的生長與脫落受腦下垂體和睪丸激素的影響。過了繁殖季節,角便自下面毛口處脫落,第二年又從額骨上面的1對梗節上面的毛口處生出,初長出的角叫茸,外面包著皮膚,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隨著角的長大,供血即逐漸減少,外皮遂乾枯脫落。1~2歲生出的初角幾乎是直的,以后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後定型。有角種類的雌鹿如無角亦不具獠牙狀上犬齒。

棲息環境

芬蘭馴鹿棲息於高地苔原、成熟針葉林區、荒漠、灌叢和沼澤。芬蘭馴鹿夏季在鬱鬱蔥蔥的沼澤地及其邊緣,但在冬天,會遷移到乾燥的茂盛的森林中去搜尋地衣,還會漫步到農田覓食。

生活習性

是典型的草食性動物,以各種植物為食,吃草、樹皮、嫩枝、幼樹苗、、落葉喬木,葉片和新梢。特別喜歡吃花楸樹苗、沼澤豆和木賊。在冬季,可能會損壞松樹苗和更大的樹,吃的上年遺留的筍,地衣或啃樹皮。

分布範圍

芬蘭馴鹿是芬蘭的特有物種。野生近緣種的馴鹿被認為是山地馴鹿的一個亞種,該品種被馴養的馴鹿。往往很難說是其他馴鹿還是芬蘭馴鹿,但後者通常具有更長的腿,體型較大,顏色較深。芬蘭馴鹿在芬蘭境內是在17世紀被發現,但獵人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消滅了該物種。然而,一些芬蘭馴鹿留在了俄羅斯的卡累利阿,其中一些後來遊蕩到庫赫莫。在芬蘭,有些個體被養植到庫赫莫的Salamajärvi的國家公園Suomenselkä。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之交,芬蘭馴鹿蓬勃發展好於預期,有最高時數量超過一千頭。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