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燒肉條

芋頭燒肉條

芋頭燒肉條是一道極具魯式風格的家常菜。具有味道香濃、口感豐富、營養全面、強身健體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芋頭燒肉條
  • 主要原料:豬肉,芋頭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適宜人群:大多數人
  • 副作用:無
菜名,材料,製作步驟,營養價值解析,芋頭,豬肉,

菜名

芋頭燒肉條是一道極具魯式風格的家常菜。具有味道香濃、口感豐富、營養全面、強身健體的特點。

材料

主料:
豬肉。
輔料:
芋頭、蔥、姜、蒜。
調料:
鹽、味素、糖、料酒、醬油、食用油。

製作步驟

1、豬肉洗淨後切條。
2、切好的肉條用料酒、鹽、水澱粉上漿備用。
3、芋頭去皮、洗淨、切條備用。
4、蔥姜蒜切末備用。
5、鍋中做油,6成熱時分別下入肉條、魚頭炸熟。
6、鍋中留底油,5成熱時下入蔥姜蒜炒香。
7、下入肉條、芋頭炒勻後烹料酒、醬油。
8、加水,加鹽、味素、糖調味後燜燒5分鐘。
9、大火將湯汁收濃即成。
提示:
1、豬肉條一定要先漿好再過油。
2、味道以鹹鮮為好,醬油不要放太多。

營養價值解析

芋頭

芋頭的營養價值很高,塊莖中的澱粉含量達70%,既可當糧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補品,秋補素食一寶。芋頭還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胡蘿蔔素、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皂角甙等多種成分。祖國醫學認為,芋頭性甘、辛、平,入腸、胃。具有益胃、寬腸、通便散結、補中益肝腎、添精益髓等功效。對輔助治療大便乾結、甲狀腺腫大、瘰癧、乳腺炎、蟲咬蜂蜇、腸蟲癖塊、急性關節炎等病症有一定作用。但應注意,不能擦、敷到健康皮膚,否則會引起皮炎。一旦發生 ,可用生薑汁輕輕擦洗即可。

豬肉

⒈ 蛋白質
豬肉的蛋白質為完全蛋白質,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胺基酸,並且必需胺基酸的構成比例接近人體需要,因此易被人體充分利用,營養價值高,屬於優質蛋白質。豬肉的蛋白質含量平均在13.2%左右,因豬的品種、年齡、肥瘦程度以及部位而異。比如豬身上不同部位的肉,因肥瘦程度不同,其蛋白質含量的差異就會比較大。例如:豬裡脊肉蛋白質的含量約為21%,後臀尖約為15%,肋條肉約為10%,奶脯僅為8%,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豬瘦肉比肥肉的蛋白質含量要高。而豬的皮膚和筋腱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結締組織的蛋白質含量為35%-40%,而其中絕大部分為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由於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缺乏色氨酸和蛋氨酸等人體必需胺基酸,因此,以豬皮和筋腱為主要原料的食品的營養價值較低。但是,也正因為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使得這類原料又成為女士美容的佳品。
⒉ 脂類
豬肉中的脂類主要是中性脂肪和膽固醇。在畜肉中,豬肉的脂肪含量最高,脂肪的組成以飽和脂肪酸為主,熔點較高。這也是豬油在較低溫度下呈固態的原因。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在瘦肉中較低,肥肉比瘦肉高,內臟中更高,一般約為瘦肉的3-5倍,腦中膽固醇含量最高,每100克可達2000毫克。雖然膽固醇在人體內有著廣泛的生理作用,但它也是血栓和結石的主要成分,所以,高膽固醇食物攝食過多會導致動脈硬化,增加高血壓病的發生機率。
⒊ 碳水化合物
豬肉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原的形式存在於肌肉和肝臟中。
豬肉的營養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質、脂肪等主要營養成分外,還含有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和尼克酸等。豬瘦肉中還含有血紅蛋白,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能夠預防貧血。肉中的血紅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補鐵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
⒋ 浸出物
豬肉在烹煮時可溶解出一些成味物質,這些成味物質就是浸出物,包括含氮浸出物和非含氮浸出物。含氮浸出物包括核苷酸、肌苷、游離胺基酸和嘌呤鹼等。浸出物的成分與肉的風味和滋味有密切的關係,尤其是含氮浸出物的含量對肉湯厚鮮味道的影響很重要,浸出物一般可促進食慾並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利於消化吸收。
附:每100克豬肉(瘦)所含營養素:熱量 (143.00千卡) 、蛋白質(20.30克) 、脂肪 (6.20克) 、碳水化合物 (1.50克) 、維生素A (44.00微克) 、硫胺素 (0.54毫克)、核黃素 (0.10毫克) 、尼克酸 (5.30毫克) 、維生素E (0.34毫克) 、鈣 (6.00毫克)、磷 (189.00毫克) 、鈉 (57.50毫克)、鎂(25.00毫克)、鐵 (3.00毫克)、鋅(2.99毫克)、硒 (9.50微克) 、銅 (0.11毫克) 、錳 (0.03毫克) 、鉀 (305.00毫克)、膽固醇 (81.00毫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