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克·歐文·莫斯

艾瑞克·歐文·莫斯

Eric Owen Moss,男,1943年出生,早年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哈佛大學設計,並在1973年開始了自己的事務所並執教於南加州建築學院,現任校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艾瑞克·歐文·莫斯
  • 外文名:Eric Owen Moss
  • 國籍:美國
  • 出生日期:1943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創作,作品特色,建築元素,EM=C2,建築意象,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43年 出生於洛杉磯
1965年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建築學士學位
1968年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建築碩士學位
1972年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建築碩士學位
1973年 在洛杉磯市成立事務所
1973年 執教於南加利福尼亞建築學院(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SCI-ARC),
近年來一直擔任耶魯、哈佛大學的客座教授,並在哥本哈根及維也納擔任教職

主要作品

時間 作品名稱
1984 Petal House, Los Angeles
1989 Paramount Laundry, Culver City
1989 Central Housing Offi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
1989 Lindblade Tower, Culver City
1990 8522 National Building, Culver City
莫斯設計作品The Beehiv莫斯設計作品The Beehiv
1990 Gary Group, Culver City
1993 Lawson/Westen House, Brentwood
1994 The Box, Culver City
1996 Kodak Complex, Culver City
1998 Pittard Sullivan, Culver City
2000 Slash & Backslash, Culver City
2000 Slash & Backslash, Culver City
2000 Slash & Backslash, Culver City
2000 The Umbrella, Culver City

創作

原創概念
影響莫斯驚人的獨創設計,是來自於蓋瑞原創概念之一:將那些已棄置不用且形式過時的閒置建築招喚出新用法,另外還加上自己本身熟悉的形式重新解構、以釋出嶄新的能量並顯露心意義的概念。從洛森/西屋的大膽混和幾何設計到科維市裡的老舊工作室與倉庫的卓越轉變,莫斯以令人印象深刻的手法實現建築再利用。
連結點計畫
1980年代中期開始,莫斯和他的贊助人-土地開發商佛瑞德瑞克.史密斯,借著一項仍持續進行的「連結點計畫」,讓舊工業區有了新生命。在這一片1930至1940年代即已存在的工業廠房中,莫斯將一處近一百萬平方英尺、幾近廢棄的空地改造並恢復原貌,挑戰了洛杉磯為了都市整潔不斷把所有的舊建築拆除的一貫傾向。而這樣的計畫被建築紀錄雜誌描述為「編舞絕技」,受到國際注目,並讚揚其熟練地改善此區的經濟衰退,同時提供一個明確的做法,使洛杉磯能在過去的殘骸上建立另一種充滿活力的建築。這裡過去曾經是工廠與倉庫工人出賣勞力的地方,如今則是8522國家大道、斯提爾與薩米特辦公建築、綠傘表演場地與蜂巢的告示牌等,一整排的工作室、辦公式與其它工作場地,是一個由專業人士組成的鮮活新小區,其中包括設計師、廣告公司、以及影片製作相關器材設施,在加上公共藝術與表演空間。莫斯運用在科維市計畫既生動又特別的策略,體現出強烈的動態變化感,而這就是洛杉磯市。
傘狀建築傘狀建築

作品特色

後現代空間
根據詹克斯對後現代建築運動的分類:(1)歷史主義(Historicism)、(2)直接復古主義(Straight Revivalism)、(3)新民間(Neo-Vernacular)、(4)特定的都市主義(AdHoc Urbanism)、(5)隱喻與形上學(Metaphor and Metaphysics)、(6)後現代空間(Post Modern Space)。而本報告所要介紹的南加州建築學派人物之一:莫斯(Eric Owen Moss),其作品詹克斯歸類為「後現代建築運動-後現代空間」。詹克斯認為後現代空間建築特色具有歷史特定性、根植於習俗;無限的或者說在界域上是模糊不清的;「非理性的」,由局部到整體是一種過度關係。
垃圾堆中的珍珠
他的設計被菲利普·詹森形容為「垃圾中的珍珠」,原因是他的建築設計的雙重特徵,他的建築是以現代主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具有新現代主義和解構主義的雙重色彩,因此具有粗糙的一面(垃圾)和精緻的一面(珍珠)。他在設計上與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 相似,在建築上使用工業材料,而且有時刻意使用舊材料,比如舊鐵鏈、斷裂的金屬鉤架等等,並在建築上突出它們,表現了工業化的頹廢、衰落的一面,建築形式具有很強烈的解構特徵。

建築元素

EM=C2

菲力普·詹森(Philip Johnson)說,他一生經歷了四代建築師。第一代是英雄時期,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等,第二代是詹森本人、包浩斯(Bauhaus)的追隨者。第三代是蓋瑞(Frank O.Gehry)、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查理‧摩爾(Charles Moore)等人,第四代就是以摩斯(Eric Owen Moss)及墨菲斯(Morphosis)為代表的建築師。前兩代的建築師對平面最為留心;第三代則注重手法及空間的組織和展現;第四代建築師可以說在建築的負面用力-他們反覆推敲的是材料和形式相遇的方式。人們一直以為,建築中的節點應該隱蔽起來,或者儘量簡單,而熱衷於「節點設計」的人應該是結構師或手工藝人。摩斯的建築正是關注節點的建築,作為最新一代的後現代建築師,他對國際性、對功能建築的空想社會主義、對機器美學不太感興趣,他所鐘情的是本世紀初發生的工藝運動。在莫斯的作品中,傾斜的柱子用下水道管制成,而且還剖開一部分;樓梯欄桿是用穩定的電線桿的鋼絲作成;牆面常常布滿工業建築的維修爬梯和鐵輪子、鐵鏈子;屋面以玻璃或其它材料作成破碎和扭曲的形式;會議桌以及茶几都以鋼板焊成。Wolf D. Prix 改愛因斯坦(Einstein)的著名公式來描述莫斯的建築。在愛因斯坦(Einstein)的公式EM=C2(E是能量、M是質量、C代表光速);而EM剛巧是莫斯縮寫代號。Prix在其詩中寫道
莫斯工作室莫斯工作室
他的咒語預示了空間加速度突現為畫面,濃縮於模型它對等於1:1的實在

建築意象

1.建築是對世界及其運動方式的評價
這種評價是社會的或政治的,它涉及到人們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理解以及如何應該去理解。這種評價有時事有意的,有時是無意的。這樣的建築,既有傲慢的層次,也有謙遜的層次,它主要是提醒人們:如果該建築與眾不同,就注意它吧!
2.建築是「在天空嵌一個孔」的LSD
每一個看見或住進摩斯建築的人,都會有服用LSD的幻覺,對建築產生無限可能性的感覺
3.建築是重寫文本
重寫意味著使建築中的慣用體和非慣用體進行爭辯。牛頓力學、達爾文的進化論都以線性思維為基礎,科學教給了我們片面地看待世界。因此他認為建築就是要製造出一些新規則,而且這些規則還將得到不停的更改和修正;重寫建築文本就企圖使種種矛盾、規則以及邏輯「同時」呈現出來。這是一種「同時性的邏輯」,而不是線性邏輯。
4.建築是為未來的人而設計的
莫斯(Eric Owen Moss)認為如果建築僅局限於用戶的要求,你設計的建築將是速朽的。建築是為未來者設計的,他們具有不同的世界觀和建築觀,藉助於一切事物來加深對自己的理解。
5.建築是反建築
有人稱莫斯(Eric Owen Moss)8522國家大道建築為反建築,莫斯(Eric Owen Moss)樂意接受。該建築有些要素是衝突的、抵消的,但最終這些矛盾能得以化解。

人物評價

莫斯的作品和他的宣言一樣,不僅顛覆了古典及現代的某些建築觀念,探索身邊最常見的建築材料潛力,側重在倉庫和廠房的紅牆或水泥磚牆、弓形木桁架、沒油漆的水泥砂漿或是遮擋是外機具的金屬格柵。莫斯大部分的案子都是開發商在科維市的出租辦公室,景觀荒蕪、紋理鬆散的科維市為莫斯提供了最無拘無束的舞台,而洛杉磯廣大的創意產業,像是工業設計、軟體設計、電視電影、廣告製作,對大坪數低單價、又具個性的空間需求,則為莫斯的建築風格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莫斯在地價低廉的科維市所設計的這些「廠辦」,看似瘋狂,實則具有獨到的市場眼光和牢固的地域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