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格林斯潘

艾倫·格林斯潘

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1926年3月6日-),美國猶太人,美國第十三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1987-2006),任期跨越6屆美國總統。許多人認為他是美國國家經濟政策的權威和決定性人物。在他人生的巔峰時刻,他被稱為全球的“經濟沙皇”、“美元總統”,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在紅地毯上受到國家元首一般的接待。他的公文包里藏著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引擎”的秘密,許多人將其與美國總統的核按鈕相提並論。伊莉莎白女王授予他英國爵士稱號,法國人也給予他法國榮譽勳章的最高榮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艾倫·格林斯潘
  • 外文名:Alan Greenspan
  • 國籍:美國
  • 民族:猶太人
  • 出生地:美國紐約
  • 出生日期:1926年3月6日
  • 職業:經濟學家,演奏家
  • 畢業院校:紐約大學
  • 主要成就:任職時間最長的美聯儲主席
    愛丁堡大學名譽校長
    法國榮譽軍團勳章
大事年表,人物經歷,主要成就,人物評價,人物質疑,

大事年表

1926年3月6日生於紐約市。
艾倫·格林斯潘艾倫·格林斯潘
1948年獲紐約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
1950年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52年與畫家瓊·米切爾結婚。後離婚。
1954年至1974年和1977年至1987年先後任紐約市工業諮詢公司(湯森-格林斯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1970年任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顧問,
1974年至1977年任主席。
1977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77年後任國會預算局顧問、通用電纜公司、摩根公司、通用食品公司、莫森信託公司和飛馬公司等公司的董事。
格林斯潘與妻子安德麗亞格林斯潘與妻子安德麗亞
1981年任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
1981年至1983年任全國社會保險改革委員會主席。
1982年任總統國外情報顧問委員會成員。
1987年8月被里根總統任命為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
1987年8月11日,由美國總統里根任命的艾倫·格林斯潘接替保羅·沃爾克,開始執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1987年10月19日,華爾街經歷“黑色星期一”,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全天跌幅達到創紀錄的23%。美聯儲迅速發表簡短聲明,承諾向任何處於困境的金融機構提供貸款幫助。次日股市反彈。
1990年7月,美國經濟進入一次短暫、溫和的衰退。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國際油價飆升。
1991年7月,布希總統任命格林斯潘繼續擔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
布希在華盛頓與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舉行會談布希在華盛頓與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舉行會談
1991年3月,美國經濟衰退結束,從此開始了長達10年的、創紀錄的經濟擴張。
1994年2月4日,美聯儲首次公開宣布調整其貨幣政策槓桿--聯邦基金利率,即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
1996年2月,柯林頓總統提名他連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6月20日參議院以壓倒多數批准了提名。
1996年9月,格林斯潘說服同僚放棄了升息計畫。他指出,當時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快於政府表面的統計數據,這將使失業率下降,同時不會引發通貨膨脹。
1996年12月5日,格林斯潘在公開演講中提出股市上漲反映了“非理性繁榮”。華爾街股市應聲而跌,但隨後回彈。
1997年4月,與比他年輕20歲的美國全國廣播公司電視台記者安德烈亞·米切爾 (Andrea Mitchell) 結婚。
1998年7月,格林斯潘被授予美國“和平締造者”獎。1998年9月29日,美聯儲開始連續三次快速降息,成功抵禦了亞洲金融風暴和一家大型對沖基金瀕臨倒閉給美國經濟帶來的衝擊。
2000年1月4日,柯林頓總統再次任命他為美聯儲主席,同年6月20日,他第四次就任該職。2000年1月14日,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創11722.98點歷史的紀錄。隨後幾個月中,股市陷入低迷,賬面價值損失近萬億美元。
2001年1月3日,美聯儲出人意料地在兩次決策會議間隙中,將聯邦基金利率調低50個基點。它表明在經歷股市下跌、商業投資下降後,聯儲開始實施新一輪刺激經濟的政策。
2001年1月25日,格林斯潘在國會作證說,當年巨大的財政預算盈餘(但最後未能成為現實)為減稅提供了空間。此舉使布希政府的1.3萬億美元減稅提案在國會獲得通過。
2001年3月,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美國歷史上最長的經濟擴張期結束。
2001年11月,美國經濟衰退停止。但企業為提高競爭力,競相削減勞動力成本,導致失業率上升。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到恐怖攻擊。格林斯潘在歐洲參加一個會議後回國,途中被迫改變航向。美聯儲副主席羅傑·弗格森發表聲明,宣布美聯儲準備為處於金融困境的銀行提供貸款。
艾倫·格林斯潘與財長魯賓交流艾倫·格林斯潘與財長魯賓交流
2002年8月,英國女王授予格林斯潘“爵士”榮譽稱號,以表彰他對“全球經濟穩定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2003年6月25日,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1%這一45年來最低水平。聯儲希望以此刺激經濟成長,並抵禦潛在的通貨緊縮威脅。
2004年5月18日,美國總統布希提名他繼續擔任美聯儲主席。同年6月17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布希的這項提名。
2004年5月18日,小布希總統提名他繼任,這是他的第五次續任聯準會主席。6月19日,格林斯潘宣誓就職,開始其第五個任期。
2004年6月30日,美聯儲開始採取每次25個基點的系列升息步驟,逐漸淡化其經濟刺激政策。
2005年10月24日,美國總統布希在白宮宣布,他提名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出任下任美聯儲主席。
2006年1月31日,格林斯潘卸任美國聯準會主席。其後他獲委任為英國財政大臣戈登·布朗的榮譽顧問,並計畫繼續撰寫著作。
格林斯潘愛用雙關語,喜愛音樂和運動。曾夢想成為一名職業音樂人,在從紐約著名的朱利亞音樂學院退學之後,曾在紐約時報廣場派拉蒙劇院下面的一家時髦的夜總會裡演奏薩克斯管

人物經歷

一九二六年,格林斯潘生於紐約市一個金融世家,是家中獨子,四歲起由離異的母親撫養。兒童時代他對音樂表現出異乎尋常的興趣,但是作為股票經紀人的父親對他的影響似乎更大一些,他因此對數字著迷,常常潛心鑽研貨幣學而興趣不減。一九四八年他從紐約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一九七七年從該校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布希為艾倫·格林斯潘佩戴榮譽勳章布希為艾倫·格林斯潘佩戴榮譽勳章
一九五四年,年輕的格林斯潘加盟紐約的湯森公司,不到五年,他便擁有了該公司的一半股份,公司也被改名為湯森“格林斯潘諮詢公司”,並出任總裁。那段時間,格林斯潘廣交朋友,在華爾街贏得“最精明證券商”的聲譽。三十年里,格林斯潘不僅在華爾街聲譽卓著,而且頻頻遊走於華盛頓官場,為自己從商人向官員轉變作足了準備。
一九八七年,美聯儲主席沃爾克退休,格林斯潘出人意料地應聲而起,被里根總統任命為繼任者。在美聯儲的歷史上,格林斯潘的出現之所以顯得突兀,是因為美聯儲主席向來從內部產生,而格林斯潘以前從來沒有在美聯儲任過職。
格林斯潘在一九八八年一月的股災前夕受命於危難之際,上任伊始就遇上了一九八七年美國股市的“黑色星期一,許多投資者甚至絕望自殺。格林斯潘冷靜出招,他當時開出的藥方是放鬆銀根,中止股市繼續惡性發展,穩穩地撥正美國這艘大船的航向,”令許多原先對他能力表示懷疑的美國人大喜過望,並從此就與美聯儲主席一職結下了不解之緣。
“怪招”頻頻
從此後格林斯潘“怪招”頻頻,一九九四年他一次接一次地提高利率,被人視為“簡直瘋狂”;一九九八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中沉著應戰,三次削減利率,從而使美國免受金融危機的波及,並且最終遏制住那次危機蔓延的勢頭。這一次次的輝煌使他被煤體稱為“金融之神”。格林斯潘堅持反通貨膨脹主義,勇於突破經濟理論的束縛。傳統理論認為,失業率高於百分之六將導致經濟萎縮,低於百分之五將觸發通貨膨脹。而美國的失業率僅僅百分之四,經濟仍在穩定增長。傳統理論的另一個論點是經濟過熱必將引發通貨膨脹,但他注意到大規模的高科技投資在提高生產率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因此在推動新技術革命方面不遺餘力。國際經濟研究所長伯格斯坦稱這是格林斯潘“最了不起的歷史性貢獻”,他“不僅改變了金融政策,也改變了我們的經濟和未來”。結果美國經濟得以平安“軟著陸”。
《時代周刊》封面上的格林斯潘《時代周刊》封面上的格林斯潘
格林斯潘總是對美國經濟過熱保持著一種警覺,只要一出現過熱的跡象,他就會採取措施把溫度降下來。他指揮著美國經濟巨輪駛過了暗礁叢生的80年代,使美國在90年代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對於這一點,就連苛刻的批評者們也不得不承認,過去25年來沒有人比格林斯潘更勝任美聯儲主席這個職位。據統計,在全美四百多資深高級主管中,對格林斯潘的支持率是百分之九十七。《國家觀察》雜誌則說,經濟如同軍事,在這個戰場上誰也不是無所不能、無往不勝的神明,但格林斯潘卻是一個高明的統帥,他的判斷對的多、錯的少,這實在很難得了。不少美國人說,格林斯潘是影響力僅次於總統柯林頓的"美國第二大有影響的人物"。全球金融界人士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格林斯潘一開口,全球投資人就要豎起耳朵”,“格林斯潘打個噴嚏,全球投資人都要傷風”,因為他所處的位置實在太敏感,這就注定了他必然要成為各種風暴的中心。
“新語言邏輯”
從外表上看,格林斯潘更像一位老學究。他永遠穿著一套深色西服,永遠戴著一副黑邊眼鏡,講起話來永遠慢條斯理,沒有一絲感情色彩。華爾街的投資者們花了很大力氣研究格林斯潘的每次講話,試圖從他的遣詞造句中捕捉到哪怕一點蛛絲馬跡,但結果總是失望。因為格林斯潘的講話是語意暖昧、模稜兩可。格林斯潘自己也承認:我花了不少時間努力迴避問題,因為我擔心自己說話過於直白。最後,我終於學會了"美聯儲局的語言",學會了含糊其辭。
《經濟學人》封面上的格林斯潘《經濟學人》封面上的格林斯潘
有意思的是,格林斯潘也把這種“新語言邏輯”套用在自己的黃昏戀上了。他與國家廣播公司高級記者安德內爾·米歇爾有著十二年的交往,然而由於他習慣性地使用“太多充滿暗示”的語言,競使機敏過人的女記者無法弄清他的本意,幾乎斷送了一門美滿婚姻。不過,一九九六年聖誕節之際年屆五十但依然風韻猶存的米歇爾終於明白了七十歲的格林斯潘的深情厚意,並在次年與他共同步上紅地毯,共結百年之好。
十八年來,格林斯潘的每一天基本上是從凌晨五時三十分開始的。他喜歡泡在放滿熱水的浴缸里,然後花上兩個小時閱讀各種金融和經濟方面的材料,甚至有時會把濕漉漉的材料帶到辦公室去。或許是深感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關係重大,他在辦公桌上放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錢從這裡滾出來”。打開桌上的電腦,格林斯潘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觸摸到全球經濟的動脈,而他對美國"新經濟"的呵護也正從這裡開始。他還擔任過黑管手。
事跡
金融界評論:“格林斯潘一開口,全球投資人都要豎起耳朵”,“格林斯潘打個噴嚏,全球投資人都要傷風”,“笨蛋!誰當總統都無所謂,只要讓艾倫當美聯儲主席就成”---這是一九九六年美國大選前夕《財富》雜誌放在封面的一句口號。所謂“艾倫”,指的就是從一九八七年起就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的艾倫·格林斯潘。
新千年開始後的第四天,柯林頓總統選擇再次任命格林斯潘為美聯儲主席。柯林頓繼續任命格老理由是,格林斯潘在過去十二年半的聯儲局主席生涯中,充分展現了三大特長,即專業技術、精密分析能力以及不失傳統的常識判斷。
艾倫·格林斯潘艾倫·格林斯潘
這項任命二月初獲得參院通過,格林斯潘屆滿時已經七十七歲,他創造了兩項紀錄:一項是美國史上最年長的聯儲局主席;二是聯儲局設立八十六年來任期最久的主席。
柯林頓的這項決定,不僅立即獲得國會兩黨領袖的支持,也受到經濟、金融界以及主要傳媒的一致歡迎。當然,柯林頓的提名也是對格林斯潘長期以來主導美國貨幣政策的肯定。不少人認為,美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格林斯潘的利率政策,某種程度上他已超越黨派,成為美國經濟舵手。
2007年親自寫作格林斯潘回憶錄《動盪年代 勇闖新世界》,該書詳細而生動地記述了他的個人成長經歷和主政美聯儲時的各種趣事逸聞以及其經濟思想的傳統師承,最後還展望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危機,成為著作權收益僅次於柯林頓總統自傳的天價暢銷書。
艾倫·格林斯潘艾倫·格林斯潘
次貸危機過後,雖然曾一度遭到指責,但格氏仍然堅持這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具有不可避免性。

主要成就

曾擔任美國第十三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1987-2006)。伊莉莎白女王授予他英國爵士稱號,法國人也給予他法國榮譽勳章的榮譽。

人物評價

人們稱他為偉大的經濟學大師、預言家、魔術師……
在格林斯潘盛大謝幕的前後,對他的批評聲不絕於耳;次貸危機爆發之後,各種質疑更是層出不窮。人們開始追問格氏主政期間的種種失策,贈予他一連串新的“頭銜”:機會主義者、諂媚者、兩面派---然後卻很少有人能夠對他進行全面客觀的評述。

人物質疑

美國《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羅伯特・塞繆爾森就嘲諷說:2006年初從美聯儲主席卸任時,格林斯潘還被譽為“藝術大師”,人們稱讚他帶領美國渡過了多次經濟險灘;但4年後,他昔日的政策卻遭到了空前抨擊,人們指責他釀就了2007-2009年的金融危機。
在2010年美國國會“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舉行的聽證會上,84歲的格林斯潘再次遭到了無情的詰問。委員會主席安熱利代斯(Phil Angelides)指責說,危機之所以爆發,格林斯潘和美聯儲未能有效監管問題信貸是一個重要原因,他們應該為此承擔歷史責任。
“你本來能夠(阻止),你本來應該(阻止),但你卻沒有這樣。”擔任過加州財政廳長的安熱利代斯言辭凌厲。
這次金融危機,導火索是美國房市泡沫和隨之引爆的次貸危機。而房市泡沫和次貸危機的根源,一是美聯儲的過低利率政策,二是美國金融企業的過度借貸,身為美國央行行長並被外界寄予厚望的格林斯潘,顯然難辭其咎。
在美聯儲任職期間,格林斯潘一直以含糊其辭的“格式言辭”著稱於世,但在外界指責問題上,他則一改模糊風格,乾淨明了地堅稱自己是無辜的。在他看來,危機的肇源很多,一是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使市場現金充裕,導致房價出現暴漲;二是評級機構低估了房貸投資的風險,而房利美和房地美兩大房貸巨頭,又加劇了市場的投機行為。
至於美聯儲的過低利率,格林斯潘辯護說,監管者無法完全避免未來危機的發生,“房地產市場泡沫,幾代人所見的最顯著的全球泡沫是由低利率引發的,但是……是由長期抵押貸款利率刺激的價格,而不是由於中央銀行的隔夜拆借利率”。
在格林斯潘看來,市場監管者不是超人,他們不可能預料到大部分危機,甚至在掌握大量證據的情況下也會漏掉部分重大詐欺,麥道夫就是證據。而且,格林斯潘還認為,市場監管者也不能完全阻止危機發生。
穆迪經濟學家網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就批駁說,在控制次貸等問題貸款方面,美聯儲擁有足夠的權力,但格林斯潘卻採取了放任自流的舉動。
至於低利率政策,此舉確實結束了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帶來的美國經濟衰退,但作為“硬幣的另一面”,該政策也造成了更大的美國房市泡沫的誕生,“有足夠的證據顯示,美聯儲利率保持得太低太長了”。
在聽證會上,他也感嘆,在自己在美聯儲的21年中,犯下了一系列“糟糕的錯誤”,但總體上“只有30%的錯誤”。
格林斯潘希望歷史對自己“三七開”。但面對一場將美國拖入“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的經濟危機,美國人還要給予格林斯潘70%的正確,恐怕也需要相當的勇氣。也難怪在聽證會上,曾擔任美國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的博恩(Brooksley Born)絲毫不顧格林斯潘的老態龍鐘,毫不留情地用了一連串的“失敗”來質疑其業績。
“美聯儲在阻止金融危機上遭遇了徹底失敗,美聯儲和銀行監管者在預防房市泡沫上遭遇失敗,他們在防止掠奪性的借貸醜聞上遭遇了失敗,他們在防止我們大銀行陷入沒有納稅人的大規模救助就會崩潰的業務遭遇了失敗。
格林斯潘格林斯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