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學堂(央視紀錄片)

船政學堂(央視紀錄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船政學堂》首次以編年體共時性兼備、中西文化學者共同講述的國際化視角,從“人”的角度切入,來講述船政學堂以及船政畢業生鮮為人知的故事。六集片名分別為《海國圖夢》、《孺子可教》、《問道“泰西”》、《蛟龍出海》、《一聲嘆息》和《世紀星火》,涉及時間跨度45年。2014年6月29日起,在央視紀錄頻道(CCTV-9)播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船政學堂
  • 類型:紀錄片
  • 出品:中國中央電視台
  • 集數:6集
  • 每集長度:47分鐘
  • 總策劃胡占凡
  • 出品人胡占凡,張宗雲
  • 總監製羅明,王展
  • 監製劉文
  • 節目監製:周艷,史岩,陳曉卿,石世侖
  • 技術監製:栗小斌,李躍山
劇情簡介,分集目錄,分集劇情,主創團隊,播出信息,

劇情簡介

影片既開掘“創辦—保台—留學—整軍—報國—啟蒙—圖治”等辦學前後一系列生動感人的真實事件,更圍繞船政學堂關鍵人物如左宗棠、沈葆楨、嚴復、魏瀚、劉步蟾、陳季同、薩鎮冰等,展開故事講述和人物塑造,生動再現晚清“千年未有之變局”中,福建船政學堂大膽開放、提倡啟蒙與創新、悲壯報國的集體群像,揭示船政學子與中國近代變革之間的關聯。全片的故事起點為1866年左宗棠上疏奏請創辦馬尾船政及學堂,終點為1911辛亥革命後,嚴復在內心矛盾糾葛中仍然堅持喚醒民眾、期待新人。

分集目錄

  • 《船政學堂》第一集:海國圖夢
  • 《船政學堂》第二集:孺子可教
  • 《船政學堂》第三集:問道“泰西”
  • 《船政學堂》第四集:蛟龍出海
  • 《船政學堂》第五集:一聲嘆息
  • 《船政學堂》第六集:世紀星火

分集劇情

第一集《海國圖夢》
央視紀錄片《船政學堂》央視紀錄片《船政學堂》
為何“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會誕生在東南一角的福州?
本集從林則徐與左宗棠“湘江夜話”展開敘述,將福建船政學堂的創辦置於國內外巨變的背景下,由此展現強固海防、掌控海權這一“中國夢”初創過程中的歷史複雜性和曲折性。1863年秋天,朝廷提拔左宗棠為閩浙總督經略東南。雄才大略的左宗棠敢為天下先,在洋務運動的大勢下主張在中國南方航海與治學頗有基礎的福州造船辦學、創建中國第一代近代海軍。
第二集《孺子可教》
船政學堂
本集從船政大臣沈葆楨在三坊七巷貼出第一屆新學堂招生公告遭遇冷落展開情節。為了吸引考生,新學堂不收學費反給補貼,沈葆楨甚至親自出馬動員親友子弟報考。首批錄取的學生包括嚴復、魏瀚、陳季同、劉步蟾等。這些後來成為晚清至民國深刻影響中國近代史進程的著名人物,最初發出的ABC外文單詞誦讀聲,是伴隨著福州定光塔寺的鐘鼓之聲蕩漾在福州上空的。
  
第三集《問道“泰西”》
1877年初夏,30名腦後拖著長辮子的清國留學生出現在法國和英國,他們是船政學堂的優秀畢業生,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由官方組織向歐洲派遣留學生。在中國首任駐外使節郭嵩燾、留學監督日意格等人幫助下,嚴復、薩鎮冰、劉步蟾等12人赴英國學習駕駛、指揮等海軍專業課程;魏瀚、陳兆翱等18 人留在法國學習艦船製造、礦務、電氣等。
船政學堂
第四集《蛟龍出海》
本集敘述船政學子們學成後為祖國取得的一系列貢獻與成就。船政學子們第一次登上中國的歷史舞台,是因1874年的日本侵台事件。是年日本借“牡丹社事件”侵台,沈葆楨帶領船政學子駕駛第一支中國蒸汽艦隊,投身到保衛國家疆土的戰場,使日本首次武力犯台失敗。之後沈葆楨又以興辦船政的開放性思維建設開發台灣,在很短時間內推行一系列國防、行政、經濟、文化政策,而船政學子們也在繪製新式地圖、礦產開發、電話電報等方面施展身手,為台灣近代化建設做出巨大貢獻。
船政學堂
第五集《一聲嘆息》
船政學堂
本集敘述以海防強軍為己任的船政學子,從1884年到1894年十年間遭遇兩場悲壯而恥辱不堪的大海戰——中法馬江海戰和中日甲午海戰,從中再現清朝“大廈將傾”背景下船政學子的不屈海魂和無奈奮爭,並揭示歷史悲劇的深層根源。面對來自海上的列強入侵,學有所成的歷屆船政畢業生們一心壯心報國,然而由於清政府腐敗和沒落帝制,他們一腔熱血換來的只能是一聲嘆息。
  
第六集《世紀星火》
甲午戰敗,清廷通過“洋務運動”裱糊陋屋的努力徹底失敗。痛定思痛的國人開始深刻反思:在列強面前,中國為何一敗再敗?在世紀轉折點上,船政畢業生中的精英人物為除舊革新大聲吶喊,成為各個領域標舉一代的人物。船政學堂經歷晚清中國最為動盪的四十年,它培養的學生在近現代中國的政治、軍事、教育科技外交、思想文化等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它對中國近現代史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創辦者最初的預期和想像。
船政學堂(央視紀錄片)

主創團隊

播出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