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寨鄉

舊寨鄉

舊寨鄉隸屬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城東雲蒙湖北側,總土地面積121.6平方公里,總人口38168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舊寨鄉
  • 外文名:Jiu Zhai Xiang
  • 地理位置: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城東
  • 鄉總面積:121.6平方公里
  • 鄉總人數:38168人
  • 耕地面積:33816畝
  • 產業:農業
  • 郵編:276212
  • 電話區號:0539
歷史沿革,綜合經濟,林果業,畜牧業,財稅工作,勞動和社會保障,招商引資,民營經濟,基層黨組織建設,行政區劃,基礎設施建設,計畫生育,科教文衛,平安舊寨建設,地理環境,資源狀況,旅遊景點,特色物產,歷史遺址,舊寨村,山寨風貌,

歷史沿革

舊寨鄉以駐地村舊寨得名。舊寨村位於雲蒙湖北側,明初馬姓由山西遷此建村。相傳因當時野獸多,村莊扎木寨防備,後因住戶增多,不需再扎新木寨,原有的木寨已陳舊,故名舊寨。舊寨鄉轄舊寨村等43個行政村。
清末屬東二區官莊鄉,民國初為舊寨區,1958年10月與坦埠鄉合併後為坦埠公社,1962年與坦埠分開成立舊寨公社。1985年,改稱舊寨鄉

綜合經濟

2011年換屆以來,鄉黨委、政府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了“三四三”的工作思路,即打造“特色產業之鄉、生態文明之鄉、和諧幸福之鄉”三大目標,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帶動、生態推動、三產拉動、民生促動”四大戰略,進一步夯實“基層組織、社會穩定、隊伍建設”三大基礎,全鄉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經濟和社會發展步入快車道。2013年,全鄉實現公共財政收入2435.6萬元,增長68.9%,總量居全市157個鄉鎮街道第96位,比上年上升13個位次;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1億元,增長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4億元,增長27%;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大關,達到11380元,增長27%。在全鄉黨員幹部的共同努力下,舊寨鄉多次受到上級單位的表彰獎勵。2011年2月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特色產業先進鄉鎮和招商引資先進鄉鎮;2012年2月被市委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13年2月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臨沂市二〇一二年度安全生產先進鄉鎮,2013年2月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鎮域經濟發展二等獎、2012年度招商引資先進單位;2014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山東省信訪工作先進集體,2014年2月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平安臨沂建設先進鄉鎮、信訪工作“三無”鄉鎮、統計工作先進鄉鎮、安全生產先進鄉鎮,2014年2月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鄉鎮街區綜合考核前六名、財稅工作先進單位、重點項目管理先進單位、經濟運行工作先進單位、生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農業農村工作先進單位、2013年度全縣外經貿工作先進單位。2013年8月舊寨桃花景觀被山東省農業廳評為“齊魯最美田園”,2013年12月舊寨桃花被國家農業部評為 “中國美麗田園”。

林果業

鄉黨委、政府立足當地實際,加快以蜜桃為主的果業生產,積極引導廣大民眾發展蜜桃產業,種植面積達6萬餘畝,年產蜜桃1億公斤,擁有早中晚熟品種30餘種,是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的“全國優質水蜜桃基地鄉鎮”。2013年,在“蒙陰杯”全國第三屆賽桃會上獲得2金、6銀、1銅,獎牌總數居全縣第一位。一是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蜜桃產業發展。按照“一園一社三對接”的發展思路,大力抓好精品園區建設,大力發展合作社,按照“基地+農戶+合作社+市場”的形式,實現蜜桃產業規模化生產、企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一體化經營,使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土地產出率得到極大提升。金橋、杏山園、慧冠文冠果等一批農業合作社日益壯大,其中金橋合作社被農業部命名為國家級合作社示範社。二是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實行“六個統一”模式,即“統一規劃設計、統一設施建設、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物資供應、統一品牌包裝、統一果品銷售”,推進蜜桃種植標準化、規範化、產業化。三是以花為媒,以節會友,不斷提高蜜桃品牌知名度。每年四月份,依託萬畝桃花舉辦桃花節,截至2014年已連續成功舉辦11屆桃花節。通過一屆屆桃花盛會,廣邀外地客商前來賞花遊玩的同時,召開果品銷售洽談會、招商引資推介會,真正實現“桃花搭台,經濟唱戲”的目的,進一步提高了蜜桃知名度。

畜牧業

近年來,舊寨鄉黨委、政府積極鼓勵民眾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截至2013年底,全鄉長毛兔存欄量達100萬隻,青山羊1.1萬隻,生豬5000餘頭,牛150餘頭。

財稅工作

近年來,依託全鄉交通便捷的外部條件和民間運輸實力雄厚、農產品流通活躍的內部優勢,引導在外物流運輸企業返鄉創業、落戶發展;加強物流運輸業稅收管理,做到應收盡收;強化資源稅、耕地占用稅和契稅征管,不斷拓寬稅收渠道,增加稅收來源。2013年,有納稅過千萬元企業1家,過百萬元企業4家,過50萬元企業4家;全鄉實現稅收總收入3960.9萬元,比2009年增長266.8%,完成地方級財政收入2247.5萬元,比2009年增長360.7%。

勞動和社會保障

2009年,投資20餘萬元建設人力和資源社會保障服務平台,不斷加強各項制度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富裕勞動力資源優勢,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總計5500餘人次。截至2013年底,共輸出國外務工人員400餘人,上海、南京等國內務工人員6800人。為使廣大民眾老有所養,在全鄉範圍內積極宣傳新農保政策,實現應保盡保,參保人數達2.1萬人,參保率、發放率均達到100%。

招商引資

2009~2013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把招商引資作為全盤工作的頭號工程,積極推進“5+4”產業集群建設,創新招商方式,落實招商責任,廣造招商聲勢,在全鄉形成人人搶抓項目、個個心想招商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凝聚發展活力,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新突破。2013年,全年招商引資項目5個,其中過億元項目2個、過5千萬元項目3個,契約利用外資9.1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6億元。中信鈣業當年實現稅收1264萬元、出口創匯280萬美元。白雲石開發項目、環保頁岩磚項目、華磊建築等順利推進,邊家肉絲、九寨水泥、宏發鍛造等傳統優勢企業也煥發出了新的生機。

民營經濟

09年以來,舊寨鄉堅持“放手放開,放寬放活”的策略,對民營大戶進行重點扶持引導,加大扶持力度,促其不斷發展壯大。邊家風味食品有限公司是該鄉一家有30多年生產史的民營企業,是蒙陰縣生產乾煸辣肉絲歷史最早規模最大的企業,總資產3000餘萬元,占地面積60000多平方米,現有員工100人,擁有年生產能力3800噸生產流水線。2013年實現稅收100萬元。
全鄉規模企業5家,民營企業72家;個體工商戶達到1830家,個體工商戶和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員達6860人。2013年,規模企業實現產值7.8億元,利稅2.18億元,分別比08年增長118.2%和778.6%;民營企業實現產值36億元,利稅3.1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5%和30%;出口創匯280萬美元。

基層黨組織建設

09年以來,鄉黨委牢固樹立“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機制,著力破解基層組織建設難題,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黨建工作實現新突破,為全鄉科學跨越發展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一是圓滿完成村兩委換屆工作。在認真把握政策要求的基礎上,加強組織領導,嚴肅換屆紀律,真正把政治素質高、民眾威信高、文化水平高和發展能力強、服務能力強、協調能力強的“三高三強”型優秀人才選出來,增強了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為全鄉科學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目前,全鄉村兩委成員161名,符合“三高三強”標準的達到87%,村書記主任一肩挑達80%,女性進村委會比例達100%,村幹部隊伍結構顯著最佳化,整體素質明顯提高。2013年,共調整村黨支部書記3人、黨支部委員19人,全鄉村幹部“三高三強”比例提升11個百分點;紮實開展行政村規模調整,將18個行政村合併調整為7個行政村,減少行政村11個。
二是加強村級活動場所建設。結合村級場所建設年活動,積極向上級組織、計生部門爭取活動場所建設專項資金100多萬元,鄉政府投入配套資金30萬元,完成24個村的村級活動場所的新建、擴建和修繕,其中完成臥龍灣村、上峪村、西彭吳村、楊家林子村、北峪村等5個村級場所新建,八里廟子村、蓮汪崖村等6個村的活動場所擴建和13個村的村級活動場所的修繕提升。投資20萬元,重點打造杏山子黨員教育實踐基地、工商業園黨群活動中心等5處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實踐基地。先後在中信鈣業、邊家食品等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開展了“三諾五比”活動,新成立永昌商貿、紅嫂辣肉絲2家非公有制企業黨支部。
三是全面做好乾部直接聯繫和服務民眾工作。以“千名幹部駐基層,排憂解難促發展”活動為依託,統一製作發放規範的民情聯繫卡,及時解決民眾訴求;包村幹部每天撰寫民情日記,建立民情台賬。以“合力暖心、排憂解難”為主題,深入開展幹部直接聯繫和服務民眾工作,實現了幹部聯繫和服務民眾“格線化”和“全覆蓋”,共走訪民眾3500餘戶,解決民眾訴求137件。抓好省市縣鄉“第一書記”工作。截至目前,各級“第一書記”爭取的水利、道路、希望工程等各類項目資金近千萬元。

行政區劃

該鄉總面積121.6平方公里,占蒙陰縣總面積的7.7%,有53個行政村,11266戶,38168人。舊寨鄉轄43個行政村,總面積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萬畝,人均耕地0.86畝。2016年底全鄉總人口為3.8萬人,比上年增加1062人,增長0.7%,其中農業人口3.65萬人,非農業人口730人,人口出生率11‰,自然增長率5.8‰。2016年,舊寨鄉下設黨政辦、黨建辦、信訪辦、綜治辦、610辦公室、政務大廳、宣傳辦、武裝部、工會、團委、婦聯、老齡辦、經管站、水利站、農機站、農技站、林果站、漁業辦、經發辦、財政所、統計站、安監辦、招商辦、計生辦、鄉建辦、執法中隊、民政辦、殘聯、科委科協辦、文化旅遊辦、人社所、食安辦。至2016年底,在編人員76人。

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步伐。2009-2013年,共投資1248萬元,改造危房231戶;共完成硬化道路142條、130餘公里,其中2013年投資625萬元完成中央彩票公益金項目,硬化道路25公里;共投資3920萬元,完成55處水利工程,改造灌溉面積5000餘畝。其中,2009年投資756萬元完成北樓、東里莊村集中供水工程和李家宅子灌溉工程,2010年投資400餘萬元對龔家莊子、下大窪和唐家莊子水庫進行加固,2012年投資1200萬元完成杏山子流域節水灌溉工程,2013年投資300萬元完成0.3萬畝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累計投資2000餘萬元,突出“六化”建設,鋪路沿石、安裝柵欄、安裝太陽能路燈、粉刷牆體、樹木、栽植各類綠化苗木,全鄉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不斷提升。2012年,投資2900萬元,新建二層樓140戶、老年房84戶和沿街房10戶,完成於家嶺村土地增減掛鈎項目,淨增土地190畝。2013年,投資3600萬元,新建二層樓140戶、老年房40戶,完成北峪村土地增減掛鈎項目,淨增土地176畝;投資100多萬元,擴建桃花節廣場,新建觀光亭3處、採摘園2處。

計畫生育

近年來,舊寨鄉以穩定低生育水平為主線,以優質服務為抓手,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得到了健康發展,鄉村兩級計畫生育服務設施建設得到了極大提升。2010年籌集資金150餘萬元,率先按照國家計畫生育基層服務陣地建設標準,建設計畫生育服務中心,建築面積1262平方米,並於2011年9月投入使用。2011—2012年,根據《蒙陰縣鄉村兩級計畫生育宣傳服務陣地規範化建設實施方案》要求,鄉黨委、政府爭取上級資金近100萬元、自籌資金100餘萬元,利用3年時間對全鄉46個村的計畫生育基礎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均通過上級驗收。2012年,山東省基層計生人員中專函授職業化教育在鄉計生服務中心成立舊寨校區。2013年,投資10萬元對尹家窪社區、舊寨中學進行打造,在“計畫生育三進”活動中作為全縣示範點進行推廣;投資5萬元對計生服務視窗進行提升改造,率先在全縣進行了推廣。

科教文衛

全鄉共有國小6處、中心幼稚園1處、中學1處。國小在校生1373人,中學在校生人764人,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全鄉共有教師199人(其中國小112人,中學87人),學歷達標率100%,獲得縣級以上優秀教師榮譽稱號的有24人,獲得縣級以上優秀教學質量獎47人,舊寨中學先後獲得“全國校園文化優秀單位”、“臨沂市教育信息化示範學校”、“臨沂市教學工作先進單位”、“縣級文明單位”等稱號。5年間,先後投入1500餘萬元,完成中學實驗樓、北樓國小、上峪國小、中心幼稚園、中學綜合樓、中學餐廳建設。2013年,按照縣委、縣政府安排,認真開展學校安全格線化管理和校舍危房改造工作。全鄉有衛生院1處,農村衛生室38處,醫務工作者147名,其中職業醫師7人,助理醫師10人,護士7人。

平安舊寨建設

09年以來,始終把平安建設作為保穩定、促發展的大事來抓,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針,狠抓社會治安的綜合治理,深入推進“平安舊寨”建設,打基礎,抓苗頭,抓源頭,抓調解,構建穩定和諧的平安舊寨,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問題不能出案件、案件不能有影響的大穩定格局,未發生一起越級上訪事件。全面推行平安保險,參保率達到了100%。投資30萬元,建設社會管理服務中心1處。2014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山東省信訪工作先進集體;2014年2月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平安臨沂建設先進鄉鎮、信訪工作“三無”鄉鎮;2014年2月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平安蒙陰建設先進鄉鎮”、“全縣信訪工作先進鄉鎮”、“全縣防範和處理邪教工作先進鄉鎮”。

地理環境

該鄉位於縣城東部,距離縣城20公里。東與坦埠鎮和沂南縣交界,西與蒙陰鎮、高都鎮為鄰,南靠岸堤水庫,北與野店鎮相連。
鄉內地勢北高南低,系丘陵山區,除莫莊河、梓河兩畔有平原窪地,多系丘陵山地。境內兗石公路、沂蒙公路橫貫全鄉,有馬高路,東高路,舊界路,艾八路與外界相連。屬溫帶季風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資源狀況

該鄉耕地面積33816畝,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占50%以上,機耕面積占52%,有小型水庫5座,塘壩125處,總容量19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22760畝。南靠岸堤水庫是釣魚的好去處。

旅遊景點

蒙陰72崮之一的司馬寨聳立其境。雲蒙湖風景區,桃花節等。

特色物產

該鄉以農業為主,農產品有玉米、地瓜、小麥、花生;畜牧業以養殖長毛兔為主,2000年存欄48萬隻,年產優質兔毛200噸,另外生豬、本地山羊出欄都在1萬頭以上。
無公害經濟林20000畝,年產優乾鮮果1000萬公斤,其中大上峪的蘋果和杏山子的密桃產量最大。杞柳5000畝,年產2500噸。
工業產品主要是鄉辦的鍛造配件、針織產品。村辦的釀灑和食品加工都有較大的發展。舊寨的漿豆腐、邊家乾煸辣肉絲享有盛名。

歷史遺址

舊寨鄉文化遺存豐厚。
張子書堂(亦稱北麓書院)遺址
位於舊寨鄉駐地西北10公里司馬寨山前,南臨莫莊河,依山面水,風景秀麗。清康熙《蒙陰縣誌》載:“張子書堂在城北三十里莫莊河之西北,即北麓書院也,旁有洗硯泉”。張子書堂為蒙陰舊“八景”之一。原書堂西有一深溝,張子在溝上修一水漫橋,引泉水流下。現橋的遺址已淹入水庫。
張子品德聲名遠播,書院遺址也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前來思古尋幽,留下不少詩文。據道光十年(1830年)碑文,書堂是元代地方文人張墊設所的義學。張墊多次謝絕官府的做官邀請,變賣家產創辦義學,免收貧苦學子學費。他教學認真,桃李滿天下。
北樓迎仙橋
位於舊寨鄉北樓村西南,橫跨在由北向南流淌的河灘上,是一座三孔石拱橋。橋長30米,寬5.35米,高4米。橋面用青石板及條石鋪成。橋面兩邊各立欄柱五根,間隔欄板四塊,上面飾有石刻,淺浮雕刻,為“八仙”傳說意境。橋南側由東向西欄塊畫面依次為花籃、荷花(寓意為籃采和與何仙姑),
菊花、牡丹、長尾鳥、古松、仙鶴、竹子,寶葫蘆、芭蕉寶扇(寓意為鐵拐李和漢鐘離)。橋北側由東向西欄板畫面依次為玉版、寶劍(寓意為曹國舅和呂洞賓),繡球、獅子、梅樹、梅花鹿、喜鵲、麒麟、漁鼓,毛驢、紫簫(寓意為張果老和韓湘子)。南側欄柱上圖案由東向西分別為葡萄、蓮花、石榴、荷花,造型優美,雕刻精細,寓意吉祥。柱頭上石雕像由東向西依次為獅子、蓮蓬、猴子等,妙趣橫生、形神俱備。
上游距橋1.35米處兩岸各有一石牛,東雄西雌,石牛身長1.72米,通高0.60米,頭部略殘,盤臥,身軀肥壯,頸部粗短,眼外鼓。下游距橋2米處兩岸各有一石獅,整體高0.83米,底寬0.45米,蹲坐在石座之上,頭略側歪,胸前佩帶鈴鐺。石牛、石獅雕工精美,形象生動。橋西約5米處,立碑三叢,中間碑石上刻記重修迎仙橋的經過。其餘兩碑上刻記捐資者的姓名及數量。三碑皆完好無損。
據史料記載,迎仙橋始建於明朝,清同治年間被損壞,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重修。橋上雕刻的民間傳說中“八仙”手中的法寶,寓意吉祥,故名迎仙橋。迎仙橋歷經600餘年風雨滄桑,是全省僅存的四處古代橋樑建築之一。該橋建築結構緊湊,布局合理,造型雅致,雕刻技藝高超,富有動感,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和藝術觀賞價值,是一處集建築藝術和雕刻藝術於一體的歷史人文景觀。2006年12月,北樓迎仙橋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舊寨村

舊寨古代名曰“九寨”取境內九個寨子而得名,現為舊寨鄉駐地,位於縣城東20公里處,兗石公路橫貫東西,與蒙山孟良崮遙相呼應,“雲蒙湖”相依環抱村子左右。總面積6平方公里、戶數466戶、共有人口1488口人,村子前依“雲蒙湖”、背倚九山寨、波光漣漪、層巒疊翠、山水相依、豐富的自然景觀與濃厚的人文景觀盡現眼前。 舊寨原名九寨,取境內九個寨子而得名,坐落於現舊寨村後。面積約100餘畝,山寨藉助當地岩石築建了現在的山寨風貌:寨牆長600多米,高3.5米,寬3米,四周有10座炮樓拱衛形成,其指揮塔聳立中央,相傳宋朝楊家將曾在此招兵買馬,唐朝著名女將桃三春在該村內(桃花山)大戰魯智恩後在此安營紮寨,操練兵將有5000多餘眾,故得此名“桃花山”(現居舊寨醫院)。
舊寨鄉
該山寨有石碾、古井,高峰時有周圍村500多人居住
舊寨村擁有工業園、商業聚集區、紡織公司、食品加工廠、兔毛加工廠、果品儲藏、運營公司、石材板業、大中小廠20餘家。農業主導產業:果樹和養殖業、每年三月千餘畝桃花盛開形成了獨特的地方特色,是舊寨農業、農村、農民發展的先進單位。

山寨風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