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姓

臭姓,是中國的一個較為冷門的姓氏,有三個起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臭姓
  • 讀音:fú
  • 特點:較為冷門的姓氏
  • 起源:有三個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臭[臭、巽、嗅、齅,讀音作fú(ㄈㄨˊ),亦可讀作xiù(ㄒㄧㄡˋ)、xùn(ㄒㄩㄣˋ),就是不可讀作chòu(ㄔㄡˋ)]
臭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天狼星,出自古代天文祭祀活動,屬於以宗教崇拜為氏。“臭”,上古時期用來稱蒼穹,指浩瀚廣宇中的星辰。在典籍《詩·大雅》中稱:“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中國的遠古人類,在很早即發現了並規定了宇宙天文現象與地球生物之間的相互關聯,因此,將可視的、無聲息的、無氣味的浩淼無邊的宇宙蒼穹中的最亮星辰稱作“臭”。人類雙眼的自然注視視角上緣與地平的夾角為40º,在冬季入夜的星空中,不用費力仰視,以40º自然注視視角從正南方的獵戶座三星偏轉向東南方看去,有一顆全天穹最亮的恆星在那裡放射著光芒,它就是天文學中的大犬座α星,上古時代的中國、埃及人皆稱它為天狼星。實際上,天狼星是一個雙星座,由兩顆恆星組成,環繞它們之間的引力中心旋轉一周的時間為50.04年,天狼星距離太陽系只有8.6光年,即8.14×1013公里。天狼星A的直徑是太陽的1.70倍,表面溫度是太陽的2倍,視星等為-1.45m,比天狼星B亮一萬多倍,因此人們目視只能看見天狼星A,而看不見天狼星B。但天狼星B是一顆白矮星,即燃燒盡了的恆星,直徑只有12000公里左右,它的體積雖小,但表面的溫度卻有25000℃,比表面溫度為5500℃的太陽高4.54倍,質量有太陽的98%之多,因此密度大得驚人,為地球的181818.18倍,1立方米就有1000萬噸重,因此其引力是地球引力的350000倍,天狼星A在如此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被牢牢地束縛在天狼星 B的旁邊。在如此強大引力場的作用下,通過它附近的光線也會發生變化,即波長會被拉長,用大倍數天文望遠鏡觀察,其周圍的光暈會產生“紅移”現象。
在商、周時期,人類進行以天為主題的祭祀活動,都是在冬至之日,在國都的南郊築一圜丘舉行,因此也叫郊祭,周朝人們崇拜天,是從殷商時期出現的“帝”崇拜發展而來的。圜丘,只有三層,第一層為地,第二層為人,第三層為天,大家可以從位於北京天壇公園的圜丘看到其樣子,古往今來,概莫能外,數千年來一直就是那個形狀和樣式。在商、周古文字中,“臭”就是星辰,“帝”就是其中“最亮的星”,不過是隨著不同的天文現象而變化的、對星辰的稱謂,包括彗星。而從冬至到驚蟄的整個時段內,天穹最亮的星體即為天狼星,因此又稱作“臭帝”、“臭星”,代表著天之子,因此“帝”就是天子,是人世間的最高統治者,君權神授。所以,古代的祭天活動都是為最高統治者服務的,這種崇拜活動一直盛行到清朝末期才宣告結束。
其時,部落酋首、部落聯盟首領,皆通過祭司向天禱求,指星為己,稱“帝”;亦多有反叛、造反者引稱自己;更有執行祭天的大祭司指其為說。在其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其宗教崇拜稱號為姓氏者,稱臭氏,讀音作fú(ㄈㄨ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後期八卦學說,屬於以自然現象為氏。在典籍《易·說卦》中說明:“巽,為木,為風,為臭。”“臭”,指氣味,為人類六大信息之一,並不專指難聞的“臭味”,所有氣味在動物的嗅覺器官——鼻子——進行捕獲、分析、判斷的過程中,其動作、其感覺皆稱作“臭”,萬味皆臭。在傳說是周文王姬昌所發明的,由中國道家學說創始人老子李耳(李聃)所完善的反映自然辯證邏輯關係的八卦五行理論中,木,為人生之所依,與土、水一起構成人類的自然生存環境,再加上金、火,就構成人類的自然與社會生存環境,因此,巽地在八卦中是紫氣籠罩的卦相方位,巽卦多為吉卦。在地球的北半球,巽方並不是一個僵死不變的方位角度,但總體在東南方向上。東南方向起風,是從驚蟄到清明之間的地球北半球季風帶所帶來的萬物復甦,大地回暖,春雨肇始,所有農事歷開始的自然現象,是古人經過了萬籟蕭寂的冬季所嚮往的季節,因此,“巽方”又稱作“臭方”,因風無味,卻需要及時捕捉和利用。
遠古人創造了工具,逐漸擺脫了漁獵的束縛,進化到農耕社會,這是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的表征,而巽方在農耕社會中至關重要,所以,有以這種自然現象為姓氏者,稱巽氏,或稱臭氏。巽氏、臭氏的讀音皆為為xiù(ㄒㄧㄡˋ)。

第三個淵源

源於職業,出自秦朝時期小篆字的發明者李斯,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這裡的“臭”,就是“巽”,有“始”的含義,在秦朝時期專指小篆字型,或以小篆字型撰寫文書之人。小篆,又稱秦篆,為與甲骨文、金文、籀文有所區別而稱之,是秦朝時期秦始皇嬴政命宰相李斯整理髮明所創,也是中華民族今天統一的漢字之始。撰寫小篆體的工具也稱作“巽”,亦稱作“臭”,這在《說文解字》中有明確闡述:“巽,具也。”專職以小篆體書寫簡書文告之人,就稱作“巽人”,亦稱作“臭人”,取其“始”之意。在秦始皇統一文字之前,經春秋戰國的歷代變化演進,各諸侯國的文字有很多種寫法,比如在春秋中期,秦國的“秦”字,有的寫作從舂省從雙禾,有的寫作從舂從三禾。到了春秋晚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文字差異越來越大,晉國侯馬盟書上的草寫大篆,要看到其與西周金文之間的傳承關係已經很吃力了,但六國文字和秦國文字,都是來源於西周金文的,因此還是同源字型和字型,只是西周金文保持著很強的象形化,但由於偏旁部首的位置和形狀皆不統一,這就造成了後來各諸侯國文字產生變異的根本原因。
秦國在立國之初(公元前770年),自身文化很不發達,所以文字的一筆一划都傳承和取自西周文明,在秦文化拿來主義和保守主義的雙重作用下,到戰國末期,秦國文字卻變成了最規範的漢文字。而其他六國的文字則因為隨意簡省,任意勾繪,所以很難辨認,互不相通,以至於各國之間交換文書,都要由專門的譯者進行解釋。因此,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從建立中央集權制度的立場出發,開始責成宰相李斯進行了一系列的強制性文化規範,包括文字、法律、度量衡等。小篆,就是李斯在金文、籀文的基礎上整理而成的規範化漢字,大體完成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有三千二百六十四字,一說為三千三百餘字,具體字數有待進一步考證。嬴政、李斯為中華民族文字的統一與規範,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小篆的基礎上,中國人民發展了隸書、魏書、楷書、草書等多種字型,如今漢字總字數已經
自秦以降直至西漢時期,巽人、臭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稱號為姓氏者,稱巽氏、臭氏、篆氏,巽氏、臭氏讀音皆作xùn(ㄒㄩㄣˋ)。

遷徙分布

臭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丹陽、夷陵、南郡為郡望。
今湖北省的武漢市、枝江市,陝西省的漢中市、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市等地,均有臭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丹陽郡:
夷陵郡:
南 郡:

堂號

丹陽堂:以望立堂,亦稱潤州堂、丹楊堂。
夷陵郡:以望立堂,亦稱宜昌堂。
南 郡:以望立堂,亦稱郢邑堂、江陵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