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詩

自由詩

自由詩是沒有規則的音節、韻律及其他正規設計的詩。它追求“有機形式”,依靠言語的自然節奏。這種言語對詩的主題和感情來說是“自然”的。自由詩並非什麼現代發明,但它隨著現代主義的到來而占據顯著重要的地位,並且構成了對19世紀詩歌固定形式的反叛。自由詩沒有任何外在的形式可以利用,同以前的詩相比,可能是最難寫好。艾略特(T·S·Eliot)1917年在《對自由詩的看法》中指出,“對於要好好乾一件事的人來說沒有什麼詩是自由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由詩
  • 外文名:free verse
  • 又名:新詩
  • 創始者:惠特曼
  • 代表作:郭沫若《女神》 《星空》《瓶》
誕生髮展,主要特點,格律,表達,不足,代表作品,

誕生髮展

一般認為,美國19世紀詩人惠特曼是自由詩的創始者,代表作《草葉集》。
五四前後,自由詩開始在我國流行,如郭沫若女神》、胡適劉半農徐志摩(“新月派”)
自由詩是白話文學領域中的先行者,它的產生可以看作是五四新文學和五四文學革命開端的標誌。五四運動前舊體詩詞的腐朽最為明顯,反映在思想內容上,就是無病呻吟、言之無物;反映在形式上,就是死死堅守著陳腐不變的格律。為此,胡適明確指出:形式上的束縛,使精神不能自由發展,使良好的內容不能充分表現……五七言八句的律詩決不能容豐富的材料,28字的絕句決不能寫精密的觀察,長短一定的七言五言決不能委婉表達出高深的理想和複雜的感情……的新詩發生,不但打破七言五言的詩體,並且推翻詞調曲譜的種種束縛,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長短,有什麼題目,做什麼詩,詩該怎么做就怎么做(胡適《談新詩》)。這一主張,成為後來白話新詩創作的經典理論。

主要特點

格律

自由詩從舊式詩詞格律的鐐銬里脫胎而出,在體式、音節、語言方面力求解放,顯示出新的特色:
首先是破除僵化陳腐文言,以白話加入詩行。尤其是提倡以接近大眾口語的簡潔親切的俗字俗語取代文言的艱澀濫調,實寫社會狀況,表現真摯的感情和嶄新的思想。
其次是在音節韻律上破除舊體詩詞的聲韻、格律平仄,廢除駢偶典故等僵化的束縛,講究切合自然音樂而不必拘於音韻康白情新詩之我見》),詩歌的聲氣音節輕重緩急、抑揚頓挫只求合乎詩人自身情緒感興的自然消漲和語氣的自然節奏。

表達

另外,在體式上有意追求一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表達方式。不為格律音韻所束縛,毫無顧忌的傾吐心裡的東西,詩既不分行也不押韻,即使分節分行也完全按照作品內容而隨意排列,以此形成了自由詩藝術形式上的主要特點。自由詩在思想內容上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便是對被壓迫被奴役的下層工農勞動者的悲慘命運,表現出深切的同情和關懷。前所未有的以大量篇幅,展現了他們現實人生的苦難,以此來揭示舊社會貧富尖銳對立和封建專制的本質特徵。
另一顯著特點是在反封建專制種種舊傳統舊觀念的精神禁錮和束縛的主題上更多地寄寓著渴求個性自由解放、獨立不阿的意義。這一特點又集中地體現在以汪靜之馮至為代表的愛情婚姻題材的自由詩創作中。他們赤裸裸地表述男女青年在戀愛上的欲望和要求,毫無拘束地自由放肆地歌唱自己的青春愛情,清澈見底地傾吐和展露五四青年不受傳統道德觀念束縛的內心深處的自由嚮往和個性解放要求,表現出一種蔑視舊禮教的叛逆姿態和對婚姻對自由的如火如荼的熱切嚮往,真正地顯示出五四要求個性自我解放的時代主題
自由詩中也有一些讚美勞動意義,歌頌勞動人民優良品質,抒寫對理想社會和光明前景憧憬的作品,這些作品尤為可貴的思想特徵是往往在讚美的文字里透露出反封建的主題和樂觀明朗積極進取的傾向,體現出新的時代精神
還有相當數量的寫景抒情短詩,諸如冰心、宗白華的那些詩意幽美的小詩,雖然不如揭示勞苦大眾悲慘命運和歌唱追求愛情自由反叛封建舊禮教的詩篇深刻動人,但它們開掘和探索人生的意義,並由此展示出這方面的苦惱迷惘感傷和憤懣,同樣映照出時代的投影,並且在思想感情的表現上尤為真摯細膩新穎,顯得別有意味。

不足

自由詩的不足也非常明顯:一方面詩的語言和形式自由自在地開放缺乏應有的約束,自由成章,語風散漫,總顯得平鋪直敘,一覽無餘。這種過分直露和明快的毛病不僅使詩作本身缺乏應有的意境和充沛深刻的感情,也從整體的構成上喪失了詩歌的美感,並且損害了在衝破舊體詩詞鐐銬的基礎上興起和發展起來的白話新詩的信譽和地位。另一方面以太多太盛的說理入詩,使理念多於情感,這亦反映出詩人體驗生活的膚淺和對詩歌抒情特點的幼稚把握。與此相聯繫的是,那些描述社會人生苦難生活的詩作的寫實手法也較膚淺,多以旁觀姿態和一些生活表象的羅列堆集手法,因而缺乏對現實社會的細緻觀察和更深刻的分析,這些都是自由詩的通病。

代表作品

郭沫若女神》 《星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