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街村

自由街村

自由街村位於鄭州市中牟縣青年路辦事處的西北部,距青年路辦事處1.5公里所轄六個村民組,一個自然村,其中五個村民組居住,主要分布在西街村、西關村、民主街村,該村五組集中居住在谷堆劉自然村,全村共570戶,2532人,其中漢族1830人,回族702人,轄區總面積230畝,村組幹部19人,黨員102人,2011年集體收入158萬元,人均收入9660元,固定資產1107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自由街村
  • 所屬地區:鄭州市中牟縣
  • 郵政區碼:451450
  • 地理位置:鄭州市中牟縣青年路辦事處的西北部
  • 人口:2532人
  • 戶數:570戶
鄭州市中牟縣青年路辦事處下轄村,概述,所獲榮譽,北京市延慶縣延慶鎮下轄村,概述,歷史,延慶古城,地圖信息,

鄭州市中牟縣青年路辦事處下轄村

概述

自由街村位於鄭州市中牟縣青年路辦事處的西北部,距青年路辦事處1.5公里所轄六個村民組,一個自然村,其中五個村民組居住,主要分布在西街村、西關村、民主街村,該村五組集中居住在谷堆劉自然村,全村共570戶,2532人,其中漢族1830人,回族702人,轄區總面積230畝,村組幹部19人,黨員102人,2011年集體收入158萬元,人均收入9660元,固定資產1107萬元。

所獲榮譽

該村因縣城開發時大量土地被徵用,90%的勞動力從事第三產業,村民的收益來自第三產業,該村在縣委、縣政府及青年路辦事處的正確領導下以辦事處十六字精神(團結奮進,務實創新,廉潔高效,科學發展)為動力,一強村富民為發展思路,榮獲鄭州市各種榮譽共9項:“少數民族脫貧致富先進村;市級小康村;市級生態文明村;民主法治示範村;市級衛生先進村;市級計畫生育優秀和各村,民間藝術盤古比賽第二名”,榮獲縣級榮譽4項:“縣級先進黨支部;縣級文明村;縣級衛生先進單位;縣級造林綠化先進村”

北京市延慶縣延慶鎮下轄村

概述

自由街村隸屬北京市延慶縣延慶鎮,位於縣城舊城西北角,現有風水街、三清觀街、草場街等古街巷,隨著城市發展,村民遷至城北建設新村,2013年新村又改造成格蘭二期小區。現狀舊城內部分街巷改造成永安社區。是原縣政府、公安局所在地,現有農委、農業局等機關和延慶縣十一學校。北城牆還餘下一僅有的一段,在十一學校北牆處。

歷史

延慶城有著淵遠的歷史,其始建年代已無從考證。但近年來在延慶南菜地區連續發掘數百座古墓葬,其中尤以漢唐時期的磚室墓居多。從北京鋁加工廠院內發掘的唐開元廿二年(734年)侯臣墓和延慶鎮谷家營村東發掘的唐憲宗元和八年(813年)雲麾將軍張乾曜墓出土的墓誌看,至少唐代在現在延慶城的位置就已建有軍城。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在前代城址的基礎上復建隆慶州(即今延慶城),宣德五年(1430年)陽武侯薛祿奉命補修,景泰二年(1451年)知州胡璉築城二丈二尺,景泰七年(1456年)知州李鼐、千戶劉政砌磚,但未竣。隆慶元年為避穆宗年號諱,改稱延慶州。萬曆八年(1580年)展修北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添修南關。當時城設四門,周長達四里三百四十六步。其後,清康熙年間略有修葺。解放後,大部分城牆被拆毀,只留下西北角長約110米的一段。但城內卻保留下了數以百計的明清時期的古建築。

延慶古城

延慶城位於媯河北岸的台地上,南扼居庸, 北依冠帽,沽水西繞,水陸交通便利,這也許就是古人所說的“形勝之地”吧。我們的祖先選擇這裡建城,確實也是經過了認真的勘察和考量。近年來在延慶南菜園、西屯等地發現的大量的春秋、漢、唐至明清時期的墓葬群表明,延慶城這個區域很早以前就已經有大的聚落或城址出現了。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年)設上谷郡,延慶等地屬之。秦統一六國後,天下設三十六郡,延慶仍屬上谷郡,並在延慶地區設居庸縣和上蘭縣。西漢復置上谷郡,並在延慶境內設居庸縣和夷輿縣。有學者考證,居庸縣治就在今天延慶城的位置。如果這一說法成立的話,那延慶城建城至少也有2200 多年的歷史了。
自由街村
自由街村
出土墓誌和文獻告訴我們,唐代的時候延慶城曾設過防禦軍、媯州、北郡城、儒州等一系列行政或軍事機構。元代的時候曾為鎮州治所。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為了割斷北元殘餘勢力的侵擾,採取堅壁清野的政策,廢棄龍慶州,將延慶地區人口遷關內順天府玉田、三河、固安、昌平等州縣。永樂十二年(1414年) 三月,朱棣第二次親征漠北時途徑延慶,看到延慶地區位於新選址的皇陵之後,地理位置重要、土地肥沃,因此命人重建隆慶州,並設永寧縣, 謫發犯罪官吏和山西等處移民充實隆慶州和永寧縣。到了明隆慶元年(1567年),新繼位的明穆宗朱載垕的年號定為“隆慶”,為避年號的忌諱,將隆慶州改名延慶州了。這也就是延慶這一地名的由來。
自由街村
現存的延慶州城是明代在元以前的舊城址上補築而成的,平面呈不規則四邊形,北城牆和東、西城牆較直,南城牆隨著地勢修築。北城牆長約800米,東城牆長約660米,南城牆長約760 米,西城牆長約630米,周長約2800多米。以南北大街為中軸線,東西基本對稱。中軸線正對著冠帽山方向。明朝初年的延慶城沒有南關部分,只開南、北、東三座城門,南門稱奉宣門,北門稱靖遠門,東門稱致和門。宣德五年(1430年)陽武侯薛祿奉命補修。景泰二年(1451年)知州胡璉請命副總兵紀廣率軍修築。城牆高二丈二尺, 周四里零一百三十步。正德年間才開設西門,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增修了南關和新堡磚牆。按著清代的延慶州城圖的記載,延慶城就變成了六座城門、一座西水門和一個南水門洞,而且北城門、東城門和內城南城門都築有翁城,城市結構更為複雜,是北京現存唯一的一處州城遺址。
延慶舊城雖然面積不大,大大小小有近40條街巷。明清的地方志中記載了24條街巷的名字。延慶城街巷的名稱最初是由明代重建延慶州的戶部尚書趙羾規劃的。趙羾(1364年—1436年),字雲翰, 明山西夏縣人(徙於河南祥符縣)。官至禮部尚書、兵部尚書。洪武年間,趙羾由鄉舉入太學,授兵部職方司主事。永樂二年(1403年),出使交阯(今越南)。後升為刑部侍郎,後改工部侍郎,再改禮部侍郎。永樂五年(1407年)升禮部尚書。永樂九年(1411年)秋,朝鮮使臣將要歸國,按照明朝慣例,通常有賞賜。但趙羾並未將賜予賞賜之事向皇帝奏明奏,明成祖怒斥他:“這樣做不是讓朕失去朝鮮人心嗎?”將他下獄。後獲釋,命他督建隆慶、保全、永寧諸州縣,撫慰新集之民,使民安居樂業。後改任兵部尚書,專理塞外兵事。
永樂十二年(1414年)50歲被貶官的趙羾與隆慶州首任知州陸震來到廢棄了40多年的隆慶州城, 搭草棚建起了隆慶州治,開始規劃延慶城街巷, 安排軍民居住。這些街巷的名稱經過600多年的演變,至今已大多不用了。僅從遺留下來的街巷名稱就可以推想幾百年前趙尚書的規劃思想。而阜成街( 今南街) 、永安街( 今觀音堂後)、鹹寧街(今小十字街口,北名三義廟胡同)、景仰街(今小井街)、延壽街(今藥王廟街)等名稱,則體現了對當時對隆慶州的老百姓能夠過上物阜民豐、安居樂業、長命富貴、遠離戰亂、永遠安寧的美好生活的祝願。
延慶四合院的門樓也很有特色。與北京的四合院門樓相比,一般門樓的屋面與倒座屋面同高,有的用屋脊分開,並飾以磚雕,而不是像北京四合院單獨門樓要高出倒座屋面一截。門樓的寬度一般為一間或半間房寬,以半間房寬的門樓為多,門樓的墀頭、雀替常飾以精美的磚雕和木雕。門樓的形式多樣,如金柱大門、如意門、隨牆門等形式均有發現, 而且以金柱門最為常見。另外,還有一些門樓在秉承傳統上還有所創新。比如昌平街2號院的門樓是一座類似城門洞式的磚券“如意門”,形制十分獨特,門樓外側不用門簪、門楣等木構件,而是用磚砌成券洞,上部飾以竹節紋,然後在裡邊安裝木質大門。此外,與山西四合院門樓相比,延慶城的四合院門樓要規矩得多,遠沒有山西四合院門樓那樣磚雕、木雕繁縟,規制不拘一格,有的民居還使用了類似皇宮大門的八個門釘。比如孟子街3號、5號,楊家胡同29 號、30號院的磚雕跨山影壁,或雕人物故事情節,或刻福、祿、壽字,並配以詞名幽雅的對聯、家訓等,做工精細,保存完整,是難得的佳品。
今天我們之所以能夠了解延慶這么多明代的故事,這主要得益於延慶現存最早的一部志書《隆慶志》。這部志書的最初編纂者就是謝庭桂。《嘉靖隆慶志》的編撰實際上分為兩個階段:成化十一年乙未(1475年)知州李鼒開局採訪,聘山西舉人謝庭桂編撰成《隆慶志》十六卷,未刊印。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蘇乾等人在此基礎上增刪成十卷本《隆慶志》,這就是今天我們能看到的天一閣藏書的版本。
經過上千年的風雨飄搖,延慶城蹣跚走到今天, 迎來了繁榮發展的新機遇。面對著世界延慶建設的新挑戰,延慶老城區又面臨著新的抉擇。我們相信,在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下,這些承載著延慶歷史文化信息的老街區、老房子會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利用,將媯川文化的精髓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地圖信息

地址:鄭州市中牟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