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

自律神經

「自律神經」是人類神經系統中非意識可控制的神經系統。這個系統掌控了唾液分泌、胃腸蠕動、膀胱收縮等功能。當人們處在壓力之下,跟「自律神經」有關的功能常會出現不正常的運作,常見的問題有,拉肚子、胃痙攣、口乾、火氣大、失眠等。

自律神經是指它獨立自主而無法用人體自己意志去控制的神經,又分為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兩大系統。兩者保持著絕佳的平衡。當自律神經承受來自外界的壓力時,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就會失去平衡,自律神經失調的人必須從間腦釋放大量的腦內荷爾蒙,來修復凌亂的自律神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律神經
  • 外文名:Autonomic nerve
  • 症狀:拉肚子胃痙攣口乾火氣大失眠
  • 涵義:不能獨立自主,無法控制的神經
簡介,正常平衡狀態,失調病狀,致病因素,

簡介

自律神經是指獨立自主、無法用人體意志控制的神經,又分為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兩大系統,兩者保持著絕佳的平衡。當自律神經承受來自外界的壓力時,交感及副交感神經就會失去平衡。自律神經失調的人必須從間腦釋放大量的腦內荷爾蒙,來修復凌亂的自律神經。

正常平衡狀態

自律神經系統在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系統之間保持平衡,並對我們體內的內臟器官進行調控,而且有一定的節奏韻律。一天、一年、一生的周期都是如此。以一天為單位來看,白天主要是交感神經的活動,呼吸和心臟機能都非常活躍,體溫和血壓較高,完全是為了白天的活動做好必要的準備動作;到了晚上,則由副交感神經發揮作用,心臟的跳動和呼吸頻率都減少了,體溫和血壓也稍為下降,為休息或睡眠做好準備。 再以一年的周期來看,夏天以副交感神經的活動為主,為了讓體溫下降,就拚命流汗,另外也因為較容易疲勞,所以也提供了一個要多休息的狀態;相反地,在冬天換成交感神經系統活絡起來,為了不讓體溫流失,必須讓皮膚附近的血管收縮,也讓血流的速度放慢。 以人的一生來看,幼兒期人生舞台的主角是副交感神經,青壯期換成交感神經,老年期又恢復為副交感神經。

失調病狀

自律神經是無法用我們的意志去控制的,平常功能運作良好時,並不需我們的大腦意志去費心,我們平常很難察覺自律神經的存在與功用。當有一天,自律神經 功能崩潰失調,就會出現心悸、呼吸急促、胃痛、頭痛、心律不整的症狀,我們才發現自律神經是多么重要。 自律神經一旦失調,會引起各種現代文明病:交感神經過度緊張,會導致高血壓、心臟病、血糖上升;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會導致氣管收縮(氣喘),消化液分泌過多(胃潰瘍),等等。
當自律神經功能產生失調時,只有調整恢復神經傳導物質活性相關的作用,才能恢復自律神經功能。因為各種神經都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長時間讓他維持在良好狀況下運作,自然會有適應性反應,以致恢復自行穩定運作的能力。
這個立論是強調“神經生理機轉”(biological approach),而非心理因素引起,與心理壓力無關,患者不需要辭職減壓,要繼續正常的生活活動,只要配合調整神經生理功能的治療,以及適量的運動、飲食與睡眠,就能完全康復。多年前,研究者發現當患者在完全不緊張焦慮的狀況下,如果服用興奮交感神經的藥物(例如:氣管擴張劑等)就會立刻引發最嚴重的症狀。再進一步,從患者病史上去了解,常常發現當過去患者在最緊張、最焦慮而壓力最大的數年前(生病前),患者承受起來沒有問題,也沒有自律神經 失調的症狀;當患者生病之後,通常接受各方勸告而辭掉工作,且整天放鬆不緊張,家人也都是儘量不要讓他擔心,但是病情卻總是沒有好轉。為什麼在壓力最大的當時沒有症狀,而在壓力已經消除時症狀嚴重呢?研究者終於發現“神經生理機轉”的因素是其真正病因。

致病因素

長期累積壓力是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因素之一,這是普遍觀察的推測,當然造成的原因還有很多(食物、睡眠、基因表現······),等待進一步研究,但是最後共同結論都走到了自律神經的中樞(自律神經之神經核與相關整合區),然後經由交感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系統之傳輸,導致功能性疾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