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理論

Ponser和Snyder(1975)認為,心理學中的自動化是一種不需要任何目的,不需要耗費認知資源,主體沒有意識到心理活動操作的高效的心理加工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動化理論
  • 特徵:不需要耗費認知資源
  • 性質:心理加工過程。
  • 優點:主體沒有意識到心理活動操作
簡介,類型,

簡介

一、社會心理學中自動化的定義及其類型
這一過程具有四個特徵:(1)無目的性:指心理加工的過程中不需要有意識的目的或目標,只需要某種引發刺激出現,信息的加工過程就自動開始;(2)無意識性:指自動化的加工過程可以在意識之外進行操作,主體沒有意識到這一過程;(3)不可控制性:指自動化加工過程開始後,由於沒有意識到這一過程,主體很難對加工過程進行控制;(4)有效性:這是一個重要的加工特徵,指自動化的信息加工耗費很少或不耗費有限的注意資源,其加工過程不受有限的注意資源限制。
具備以上四個特徵的心理過程是自動化過程,反之則為控制的過程,一種心理活動不是自動化過程,就是控制過程。心理過程的這種二分法從80年代開始有所改變,因為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中大量的研究表明沒有任何一個心理過程是符合四個標準的純自動化過程,許多複雜的心理現象的加工一些方面是自動化的,另一些方面卻是可控制的。

類型

Bargh(1989在研究中拋棄了關於自動化全或無的觀點,提出了“條件自動化”的觀點,並據此對社會心理中的自動化現象進行了分析。他認為社會認知過程中自動化出現的必要條件是不同的,有的自動化現象需要目的指導,有的需要注意的支持,還有的需要對引發刺激的意識和覺知。根據社會心理學中自動化現象所需條件不同,可分為三種類型[1]:
1.前意識的自動化 前意識自動化只需要鄰近的刺激出現,感覺器官察覺到,信息加工的過程就能自動開始並完成。例如,對一個人或事的態度激活,只需要這個人或事出現,不需要某種目的或特殊的加工目標,人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過程的出現。種族或性別刻板印象的激活也是如此。
2.後意識的自動化 後意識的自動化與前意識的自動化功能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心理結構需要近期的意識運用而被啟動過。心理結構被相關的刺激激活的準備狀態或易激活性是不同的,一些心理結構的易激活性是長期多次加工形成的,容易被與之匹配的環境特徵前意識地激活,而另一些心理結構的易激活性是通過近期的運用的殘餘活動而由後意識自動激活。這兩種自動化的效應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達到激活的條件不一樣。例如,印象形成過程中的啟動效應就是一種後意識的自動化過程。
3.目標依賴自動化 目標依賴自動化需要有目的的意志行動,但它只需要消耗很少的注意資源。研究表明,特質歸因、有關自我和社會的判斷,在注意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只需要告訴被試作出判斷的目標,加工就能有效的進行。
二、社會心理自動化加工的形成和作用
自動化的過程用一個簡單的形式可表述為“If-Then”關係,假如在認知環境中某種條件出現,對問題的加工就會自動完成。Shiffrin和Schneider(1977)認為這一過程的形成,特定刺激事件與相應的心理過程匹配的頻率和一致性是關鍵,需要多次前後一致的環境事件與相應心理活動的匹配。心理學中的聯想的原理認為,同時活動的心理表征之間在記憶中會形成某種連結,這種連結剛開始是弱的和短暫的,但是通過多次鄰近激活之後,連結會變得非常牢固,以致於當一個特徵出現時,有聯繫的其它特徵也會自動活躍起來。
社會心理的自動加工產生於人對某些環境特徵多次一致的心理、情感、動機和行為的反應。開始時這些反應是費力的,需要意識的目的和注意,但隨著聯繫次數的增多,當相同的範疇評估或目標總是被選擇作為對那些環境特徵的反應,加工過程中對目的和注意的需求就會逐漸減少。自動化的加工使人對環境特徵的反應模式化,以致於心理不必作出決策和理解就能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應。
從總的方面來說,自動化的程式化加工解放了意識的心理對新穎的創造性工作進行加工的能力,因為創造性的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注意資源,只有通過意識的加工才能完成。自動化加工從意識的費力加工中接管了那些幾乎不變的,明顯不值得花費意識資源進行加工的選擇,從而節省了寶貴的認知資源,提高了心理加工的能力。
從具體的心理活動來看,自動化的加工主要是創造一種心理情境,從而影響一個人對他人的行為進行的知覺理解以及在其外表特徵和行為的基礎上作出的評估反應以及在這種情境下應作的動機和行為反應。自動化加工為意識的信息加工提供基礎。
所謂心理情境,Lcwin(1943)認為個體當時的心理情境是由“需要、動機、心態、目標、焦慮、理想”[2]等組成,是個體對客觀情境的當時反應的總和。與格式塔原理一致,Lcwin強調正是心理情境而不是客觀的情境作為刺激對個體行為產生的重要影響,成為意識反應的基礎。Mischcl(1995)在他的人格的社會―認知模式中進一步發展了心理情境的概念。他指出,個體對人或事件產生的各種及時的反應,不限於認知或知覺,還包括[3]:(1)在一定情境下將發生什麼的預期;(2)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的主觀評估;(3)一個人過去在這種情境下的情感反應和經歷;(4)一個人建立在過去經驗基礎上在這種情境內能夠產生的行為反應。
Bargh(1997)認為在自動化的加工過程中,環境事件直接激活三個相互作用但又不同的心理系統:知覺系統、評價系統和動機系統。這三個系統被刺激事件前意識的激活,形成某種心理情境,從而影響人的行為。這得到了大量的實驗證明:
1.知覺系統。社會刺激無意識的自動的知覺理解主要表現在:(1)印象形成。前意識的知覺加工影響一個人對別人行為的範疇化和理解,從而影響對這個人印象的形成。Uleman等[4]關於自發特質推理的一系列研究表明,特質推理能夠在沒有明確加工目標無意識的情況下自發的產生。Trope(1986)、Gibert(1988)等人關於歸因過程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2)刻板印象。一系列研究表明,當有關對象的年齡、性別、種族等特徵出現時,一個人有關這一對象群體的刻板印象就會自動激活,而個體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Gaerther和Mclaugh(1983)[5]研究表明,白人被試對白色―積極詞的配對比黑色―積極詞的配對的反應時更快,而且這一結果對那些種族偏見得分高的被試和得分低的被試沒有差異。(3)自我。當出現與自我有關的刺激時,與之有關的自我概念就會出現,從而影響自我知覺和情感。Bargh和Tota(1988)[6]研究表明,什麼樣的心理結構被自動激活主要依賴於判斷的對象。對於心理壓抑的人,消極的特質結構在作自我判斷時自動激活,而積極的特質結構在對別人作判斷時自動激活。什麼特質結構被激活,依賴於當時的加工目標,當加工目標是自己時,消極的特質自動激活,當加工目標是別人時,積極的特質自動地被激活。
2.評估系統。其主要表現在:(1)評估情感表達的無意識效應。幾個研究表明,人能夠無意識地覺知人的面部情感,從而影響對隨後刺激的的評價。Edwards(1990)[7]研究發現,在評價態度對象之前,閾下呈現的面部表情,會導致被試形成與面部表情效價一致的態度判斷。Marphy和Zajonc(1993)也發現了同樣的結果。(2)自動的態度激活。Bargh和Chaiken(1996)[8]一系列研究發現,在遇到某個態度對象時,只要前意識的掃視一下就會立即分類為好或壞,而不需要進行意識的分析和判斷。
3.動機和目標系統。動機和目標的自動加工是非常重要的,但一直顯得很神秘。鄰近激活原理認為,兩個或多個表征由於彼此形成的聯結而傾向於同時被激活,如果一個個體在特定的社會情境重複多次出現相同的目的或目標,那么,目標的表征及與之相聯繫的達到目標的計畫將同時激活。當情境特徵在環境中出現,激活某些記憶的內在的表征時,目標表征會自動出現,指導相應的行為以達到目標。Chaiken等(1996)[9]的研究就表明,環境刺激能夠直接激活加工目標,從而影響隨後的認知和行為的加工過程。
這三個系統形成某種心理情境,既能單獨也能相互作用影響人的行為。
三 社會心理學中自動化研究的意義
從80年代中期開始,自動化研究成為當今西方社會心理學中研究中的熱點問題,並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對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社會心理學中自動化的研究揭示了社會心理的無意識性、自發性和不可控制性的一面,加深了對社會心理本質的認識。多年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一直被正統的心理學家排斥在經院心理學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學說沒有得到嚴格的實驗證明。社會心理學中自動化的研究用大量的嚴格的實驗證明,社會認知不僅是一種有意識的信息加工過程,也是一種內隱的無意識的加工過程,為社會心理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自發產生的並互有影響的主體反應”[10]提供了實驗基礎,加深了對社會心理現象的認識,促進了社會心理學新理論的發展。
2.有利於社會認知偏差的矯正。自動化對意識加工最重要的影響是人們相信無意識加工輸入信息的有效性和精確性。自動化加工的結果是以一種不經意地方式影響人的心理和行為的,社會知覺的這種流暢性使人們毫無疑義地接受前意識的解釋。由於主體沒有意識到的內隱加工,往往導致許多社會心理偏差,常常錯誤地把知覺的流暢性歸因於目前刺激物的特徵而不是以前經歷,沒有意識到相應心理結構啟動對當前知覺的影響。Jocoby和Kelley(1987)就指出:“人們並沒有發展出一種能力去區分什麼是刺激造成的,什麼是一種解釋。”[11]自動化的研究使社會心理學家認識到偏差產生的原因,導致各種社會偏差矯正模式的產生。
3.自動化的研究探索了社會環境對社會心理作用的機制。科學知識的發展經歷了從肉眼觀察到的結構向肉眼不能觀察的粒子結構的變遷。同樣社會心理結構的潛在層次不能通過意識直接觀察,其分析依賴於心理學研究方法、工具的改進及理論的發展。社會心理研究中,計算機的運用能夠創造一種可控制的、高速呈現的環境表征,獲得對環境的微觀反應,使以前不能達到的和認識的心理的更深層次變得容易處理和可靠的再現。環境如何影響社會心理一直是社會心理學中的中重大問題,認知不平衡實驗、旁觀者效應、沙赫特的情緒實驗都證明了環境的重要作用,但對其作用機制卻一直不太清楚,一直處於粗淺的描述水平。社會心理學中自動化研究通過小環境的研究揭示了它的作用機制。小環境引起的行為是一種微觀行為,由於它們太小,不易被人們觀察到而常常受到忽視,但其影響卻是彌散性的,廣泛地影響人們的生活。注意小環境意味著了解細微的持續不斷的環境是如何形成偏好、願望、知識、信息、動機的。這種影響不能達到意識的覺知水平,是導致對自我和他人錯誤判斷的基礎。小環境不被探測,實際原因的解釋可能仍不得而知。自動化的研究用理論說明了環境特徵和內在心理過程之間的聯結,揭示出全新的加工層次,在理解人的行為方面顯示出前所未有的理論優勢。
4.對無意識社會加工的研究,將促進深層次的人性問題的探討。深入的分析可以發現,自動化的研究在理解社會行為的原因時,採取的是環境決定論的觀點,認為環境對人的心理和行為起決定作用。這傳統西方社會心理學的觀點是完全吻合的。傳統社會心理學中的一些重要研究都顯示出情境對行為的決定作用,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米爾格拉姆的服從權威的實驗及拉坦利關於旁觀者冷漠的研究。這些實驗說明人不能象自己或觀察者所期望的那樣自由地選擇自己的行為,其行為是由周圍的環境決定的。Bargh認為影響人的行為的來源是行動者的環境,考察環境和心理之間的相互作用圈就要確定社會環境是如何影響社會思維、情感和行為的。目前社會心理學中自動化的研究用認知心理學的方法,證明了無意識的存在的普遍性,得出了與行為主義者斯金納相同的結論:人沒有意識到的情境力量能決定人的行為,自由選擇行為只是一種幻覺。我們在感嘆社會認知實驗精妙的同時,對於這一結論卻不能盲目地照搬。看來,建立新的社會心理學理論體系,對人性本質的看法仍是最關鍵、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