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縣三弦書

臨縣三弦書

臨縣三弦書是一種山西省的傳統說唱藝術。相傳在清代鹹豐年間由柳林傳入臨縣,所以也稱柳林調。臨縣三弦書,流行於呂梁山區諸縣。後來,當地藝人吸收了一些民間小調,經過長期的說唱實踐,創造了平調、四平調、上川調。臨縣三弦書的唱腔屬於板腔結構。演唱時,藝人懷抱大三弦,左腿綁楷子響板,自彈自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縣三弦書
  • 類別:戲曲
  • 地點:鹹豐
  • 年代:清朝
  • 代表藝人:康雲祥  張玉旺  白貴明
歷史發展,傳統曲目,演奏特點,藝術評價,面臨危險,保護措施,

歷史發展

臨縣三弦書是流行於黃河中游地區、陝北、晉西的一種戲曲藝術形式。臨縣因為地廣人眾,本土文化獨立性強、兼容性大,民眾崇尚並傳承民間曲藝,漸漸成為晉西地區的三弦書藝術核心發展區和傳播區。
臨縣三弦書臨縣三弦書
以使用三弦為主要伴奏樂器說唱書目而得名,鄉野民間稱為“說書”或“瞎子說書”。它最引人注目令人驚嘆的地方是,沒有接受過任何學校教育的盲人能將它表演的活靈活現。歷史上,盲人為了獲得生存而一門心思撲在了彈三弦說書上,一代代盲人中間口傳心授、耳提面命,並把不向健全人傳授作為絕對的行業禁忌。臨縣歷來為生存環境艱難的地方,因病致盲者比比皆是,只要不是嚴重的五音不全,盲人就加入到說書行列中。人們驚訝於盲藝人超人的記憶能力和表達能力,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一人精彩表演,千人俯首貼耳。優秀的盲藝人既能把書文演得精彩絕倫,又能現編現唱,聽眾更是嘖嘖稱奇,產生了眾星捧月般的效果,那是地地道道的“草根明星”。因為擁有獨門藝術,盲藝人在公眾場合被人們稱為“先生”,誰也不能說出“瞎子”這個字眼,他們的收入超過了普通農民,因而娶妻生子,修窯蓋房,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相傳在清代鹹豐年間由柳林傳入臨縣,所以也稱柳林調。屬於彈唱藝術.它的特色是盲人說書。最初是宗教性質的,老百姓得病後求神保佑,在神前許願“如病好就請盲人說神說三天”,起初盲人傲神、請神、安神、送神而念念有詞,後來發展為說長篇古書。臨縣三弦書流行於臨縣、興縣、方山、離石、柳林、陝北佳縣、吳堡、榆林等地,其中盛行於臨縣。
臨縣三弦書是由一種帶有神秘色彩的祭祀演變而來,初為廣大民眾求神降福、敬神還願等而表演。祈願的多為個戶,由個戶延請說書人作為代言人說唱表達和進行祭祀活動,以村為單位進行祈雨,盲人代言進行說唱。後來逐漸在農閒時間,便由好事者或眾人以各種形式湊錢請來說書人,成為了一種不可或缺的娛樂活動。”

傳統曲目

臨縣三弦書的傳統書目有《珍珠汗衫記》、《金鐲玉環記》、《紅門寺》等近百部中長篇書。新編書目有《張秋林擁軍》、《蘆溝橋事變》、《兩支隊伍兩個樣》、《三才哭妻》、《石門嫣大捷》、《修公路好處多》、《模範飼養員王傳河》等。

演奏特點

一個人拿五項樂器演一台戲
五項樂器中,三弦分為大三弦與小三弦,臨縣藝人用的三弦為小三弦,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組成。竹板,表演者選用四塊或三塊用繩系在左小腿部,跟隨節奏快緩晃動擊打。竹板使用毛竹製作,以選擇不帶竹節、無劈裂和無蟲蛀的竹材為主。驚堂木,也叫醒木,也有叫界方和撫尺的,一塊長方形的硬木,有角兒有棱兒,說書人用中間的手指夾住,輕輕舉起,然後在空中稍停,再急落直下。小銅鑔,一種金屬圓片(銅製),中間凸起,有一條鈸巾系在中央綁在右大腿,演奏時手持竹筷擊打。竹筷,即食用時所用的筷子,用來擊打小銅鑔。
說書時,表演者前面放一張桌子,桌子上面置有驚堂木一塊,打竹板,敲鏟鏟,彈弦子,還要用書墩(驚堂木的俗稱)摜桌子,一個人手持五項樂器獨唱一台戲,十分熱鬧。為了省錢,盲藝人的三弦和四音、竹板大都是自己設計製作。
表演形式是自彈自唱。可一人自彈自唱表演,也可以幾人或多人集體說唱表演。主要樂器為三弦,還可以用揚琴、二胡、笛子等參與伴奏。三弦為主配樂伴奏。表演者左小腿上綁五六寸長的三至四塊串連的竹板,腳尖旋轉,盪出打擊節拍;右大腿上綁直徑約十厘米大的小銅鏟,銅鏟當中有細繩系一圓珠。懷抱三弦,左手按弦,右手食指戴一小骨片撥弦,中指和無名指之間夾一支竹筷,撥弦時順帶敲擊小銅鏟,銅鏟中的小圓珠受振動擊打銅鏟發出和音。
表演時藝人懷抱三弦、右膝上縛一小鏟,左小腿上縛著甩板,配以節奏,同時,右手指尖還夾一鼓箭子按節奏敲擊縛在腿上的小鏟。形成一人自彈自打自唱,多種樂器伴奏的效果。基本唱詞為七字句、十字句、中間夾有念白,都用方言表演。

藝術評價

三弦書中的書文都是琅琅上口的韻句,以七字居多,也有八字句、十字句,每一組句數均為偶數。說唱時,有板式,有音調,兼有道白,以三弦為主要伴奏樂器,常用的輔助樂器有竹板、小銅鐃,還有醒木。在表演中,彈奏曲調緊緊結合說唱內容,喜怒哀樂,抑揚頓挫,營造並烘托現場氣氛,把聽眾吸引在書場中。作為一種典型而又獨特的口頭文學形式,它嚴格地講求韻律,句句押韻,是精緻的文學作品。其中,將比興、鋪陳等文學藝術手法用到了極致。聽來有濁浪排空,萬馬奔騰之感,其氣勢雄渾,是其他文藝形式難以比及的。
三弦書是一種起始於帶有神秘文化色彩的說唱藝術。既有神秘性,更有趣味性。說、學、逗、唱、演、評、彈包羅其中,用的是鄉土音,押的是家鄉調,說唱故事娓娓道來,故事情節曲折生動,老的能聽懂,小孩能取樂。在民間,求神降福設書場,敬神還願設書場,祈天降雨設書場,婚喪嫁娶設書場,休閒娛樂設書場。社會改革開放之前,廣大山區農村信息閉塞、交通不便,接受新鮮事物的機會很少,三弦書就在很大程度上承擔了廣大鄉村的宣教義務,即使在今天,民眾對三弦書仍舊喜聞樂見。臨縣十年九旱,自然環境比較惡劣,被聯合國官員稱為“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這方水土繁衍生息,綿延不絕,靠的就是臨縣人民戰天鬥地的浪漫情懷。三弦書唱出了老百姓的心聲,聽一段三弦書能解除渾身的疲憊,聽一段三弦書能消除內心的憂愁。三弦書能隨時隨地即興演唱,唱大事深入淺出,講道理寓教於樂,在捧腹大笑之間,明白了真善美、假醜惡,懂得了該怎么做,不能怎么做。人們通過三弦書這一特殊的媒介構建了樸素而本質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三弦書正是在簡樸中體現了高度,直白中表達了厚重,深刻地體現出黃河文化的審美意蘊。
三弦書的傳播範圍較廣,欣賞人群較多,具有深厚鄉土基礎和人文基礎。三弦書說唱的書目是現實社會的藝術反映。書目中留下了豐富的歷史印記,是構成歷史的重要參考資料。它記錄了人們的真情實感和喜怒哀樂,是娓娓道來的歷史,是時代變遷的印跡,是了解社會形態的第一手資料。它是民間文藝的集大成者,是綜合體,它對表演性要求極高,它對現場發揮最為講究。說書人作為人民民眾感情的代言者,形成了剛健、清新、簡煉、明快的獨特的藝術風格,塑造出了純樸自然真實的人物形象,寓教於樂。它的藝術價值還體現在對藝術的兼容和解構,這對於自身的傳承和發展都是獨具價值、獨具高度的。
新中國成立後,三弦書的價值功能受到了政府的重視,1957年,臨縣成立了盲藝人協會,組建了盲人宣傳隊,由文化部門組織培訓,並編寫了迎合時勢的書文作品,要求盲人傳唱。盲人宣傳隊人人持有政府頒發的宣傳證,所到鄉村任何地方不能拒絕接納。在支持引導盲藝人的同時,說書藝術也極大地感染了地方文藝工作者。1978年,康雲祥、樊如林這兩位地方文藝專家合編了現代書《回娘家》,並創造性地將三弦書搬上舞台演出。非盲文藝工作者的參與,使得三弦書從形式到內容發生了深刻變化。此後,以康雲祥為代表的臨縣三弦書表演成為進入全省、全市性的文藝競賽活動的必須內容,三弦書的影響範圍進一步擴大,藝術形式日臻完美。
臨縣三弦書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諸多不利的發展因素。多年來一直靠自發傳承,缺乏系統有效的整理、記錄、保存,使不少優秀書目失傳散佚。三弦書書藝的不少內容因盲藝人辭世已經失傳。部分從業者,放棄了傳統精華,把流行歌曲作為彈奏曲調顯得不倫不類,對三弦書傳承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說唱三弦書的代表人物整體年齡偏大,年輕者或不樂此業,或從者也不深鑽細研,從業梯隊出現了青黃不接的跡象。與此同時,青少年群體漸漸疏遠了這一傳統的地方曲藝,傳播市場受到了較大的制約。

面臨危險

臨縣三弦書面臨失傳絕種的危險
其原因之一是:盲藝人老的老、死的死。有很多精彩的作品沒有傳下來,而年輕的盲藝人也因社會進步、生活有了保障而不用靠說書養家餬口了。
其二是:電視和臨縣傘頭秧歌的衝擊。生活水平提高了,電視已經進入了大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因此,電視對三弦書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另外則是傘頭秧歌這種藝術形式的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老百姓越來越看中藝術的多樣性。
其三是:缺乏經費支持三弦書活動。康雲祥先生曾五次成立曲藝宣傳隊都因缺乏資金投入而失敗,三弦書需要買樂器、音響等設備。而傘頭秧歌恰恰最大的優勢是行動方便——兩個肩抬一個嘴、胳膊夾著一把傘,說走就走,又不用定弦,又不用化裝,說演就演。

保護措施

1、保護臨縣三弦書的相關器具、製品及作品、收集所有書目腳本,錄製所有曲調磁帶。收集整理古書口傳本,印刷文字腳本。把臨縣三弦書曲調記譜成冊。
2、依靠黨和政府的領導與支持,成立一個長期培訓班招收學員,把盲藝人的技藝吸收到明目人身上來。臨縣三弦書是一種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藝術。我們一方面應大力宣傳臨縣三弦書在民族民間藝術中的地位,讓大家認識到民間藝術是一種財富,另一方面應大力宣傳為臨縣三弦書做出傑出貢獻的人才,讓他們的貢獻得到社會的承認和頌揚,使它能夠繼續發展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