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渙茶館

臨渙茶館

早在東晉南北朝時期,臨渙的茶館是以茶攤的形式出現的。進入唐代,臨渙地區水路運輸便利,對外交流頻繁,商業交往發達。為適應經濟活動的需要,臨渙古城出現了茶館。

宋、元朝代,以賣茶為業的茶館,在臨渙古鎮上已很普遍。據《宿州清代志》,早在宋代,臨渙的回龍水就常作為禮物,被商人帶往汴梁等一些重要城池。

明、清時期,臨渙茶館日趨發達,成為臨渙地區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和一大景觀。茶館對擇水、選器、沏泡等,都有一定的講究。據《通志載記》,明、清時期的臨渙茶館就以獨有的水源優勢而遠近聞名。茶館的經營規模、茶館的社會功能與影響也越來越大。清末,臨渙茶館數目就已達十幾家,並衍生至今,臨渙人的飲茶習慣也自此沿襲下來,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渙茶館
  • 主要用水:回龍泉水
  • 主要茶葉:特色棒棒茶
  • 出現時間:東晉、南北朝時期
茶館信息,沿革現狀,興衰更替,發展壯大,優勢特色,社會功能,

茶館信息

中國是茶的故鄉,底蘊豐富的茶文化淵源流長。中國茶文化融合了儒、道、佛諸家的思想精髓,尤其將儒家的清醒、達觀、熱情、親和與包容表現得淋漓盡致。具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城臨渙,將中華民族的茶文化演變發展成其獨具特色的皖北茶文化。臨渙茶館印證著古鎮的歷史。伴隨著整個社會的風起雲湧與急劇變化,臨渙茶館也經歷了一個起伏發展的歷程。作為大眾經濟的一個部分和大眾文化一定的載體,在這一歷程中,臨渙茶館從數量的增減,場地分布的變遷,經營特色的改變,都體現出了鮮明的時代和地域特點。它的種種表現又反過來折射出臨渙一定的社會風貌和市俗人情,成為觀察和了解近現代臨渙經濟及文化的重要視窗。

沿革現狀

茶館是以營業為目的、供客人飲茶的場所,但歷史的滄桑巨變賦予茶館的又不僅僅於此。臨渙茶館的時代經歷、設施特徵、茶具演變、成因變化等諸多因素都能給我們一些啟迪。
現存的臨渙老茶館多是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築。青磚粉牆、重梁飛椽、小樣黛瓦。在大梁的內側下面置一拱梁,與大梁的走向並行,穿過牆壁,伸出牆外。內側用一圓柱形立柱撐住主梁。伸出牆外的部分,下有馬腿作為撐柱,撐柱的上端連線拱梁,下端插入牆體。為穩固起見,有的在馬腿下邊的前面伸入牆體的平面放一木板作為支點,叫做穩梁板,外側拱梁子上面為出廈和擋風板。臨渙茶館的門面簡陋陳朴,有舊式的三開或多開門頁,褐色、厚重的木板門,古舊的銅門環,精細的透窗雕欞,剛勁的黃舊橫樑。室內經年煙燻火燎,黑乎乎的。房舍內的地面凹凸不平,鄉土氣很濃。 過去,茶館辦在主人自己的家中,沒有名稱,門前掛著一面 “茶”字旗,以示招攬生意。茶館被當作地點提及時,茶客就說“誰誰家的茶館”。後來的茶館大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如“文昌茶館”、“淮海茶館”等,“茶”字旗大多換成了木質招牌,或橫或豎,或明朗或暗淡,鑲嵌或裝裱在門面的顯眼處。
過去,燒茶用的“茶爐子”就是當地人俗稱的“老虎灶”,灶體做的十分特別。爐口也就是“虎口”,用於續填穀殼或木材等燃料;爐口之後是兩眼深鍋,也就是“虎眼”,用以燒水;再後是一口大鍋,也就是“虎灶”,用於保溫開水;煙道,也就是虎尾,放在最後,用於排放炊煙。由於煙道設計的合理,餘熱經大鍋四周由煙道排出,厚厚的爐體起到保溫作用,幾米長的爐體平臥在地上,形如一隻老虎。“茶爐子”改以煤炭為燃料,其形制也作了相應的改動。多數茶館的爐子依牆而建,通體為長方體,煤炭直接從上面添送,路口一般可以並排放5至10個水壺不等。火苗從“茶爐子”洞內躥出,直燒壺底。爐子旁邊有一把“透火釺”,為了使爐火更旺,燒開水的人會提起茶壺,用“透火釺”捅火,火苗隨火星剎時躥起老高,這壺水頃刻間就會沸騰起來。
茶館裡大都備有兩個或更多的“砂缸”。主人將從澮河岸邊回龍泉里運來的“活水”倒入砂缸。砂缸水生津潤口,比井水甘甜清醇。現已停業的藍田茶館依然保留著清朝時期的兩口大“砂缸”。茶館的用水是人工挑來的。吳清傑隨父親開茶館時,為節省往返的次數和時間,常使用兩根扁擔,同時挑四桶水。年輕時靠給茶館挑水為營生的段漢鼎老人,對茶館別有一番情感。據段漢鼎老人介紹,他年輕時,從南閣下面的回龍泉挑水,供給鎮上的幾家茶館,2分錢一擔,一天都挑150多擔。
當回龍水受到污染不能使用時,人們改用龍鬚泉的水,這時就開始用平板車拉水了。
茶館裡一般都擺設著幾張八仙桌或陳年古董般的木茶桌,配著數條長凳。由於日深年久,大部分桌凳缺角少棱、殘缺不全。後來,茶館多使用簡易的方形或長條木桌。主人還在門面的兩邊或對面的空地處,放些粗糙的石蹲、石凳,供茶客多時使用。
茶館裡使用土瓷或粗砂茶具。90時代工作室各家茶館的茶壺式樣大致相同,但顏色有別,這樣不會搞混。早些時候,使用的茶壺都是紫砂的。壺的一邊帶一個把,壺嘴是小獅子造型。早年燒水用的水壺多是方形的由水桶改制的,偶爾也有一些圓形的錫壺。
茶館不僅用於招待茶客飲茶,還向街坊鄰居供應開水。這與當年市民儉樸的生活習慣有關:一般家庭除做一日三餐時才舉火燒灶,絕少有單為燒開水而費煤費柴的。日常若用開水,常提著茶壺、暖瓶去茶館買水。為避免現金找零的不便,茶館使用一種木質水牌,一牌一壺,這樣就便利多了。另外,一些茶館還備有香菸和糖果、瓜子、花生等小吃。老茶客們還清晰地記得當年生意人潘孝武的大老婆最愛到茶館裡去,邊飲茶邊吃花生和青蘿蔔,而且專挑癟花生吃。在土質土色的茶館中,時常晃動著一位珠光寶氣的富太太,也成了當時的一景。
茶館的營業時間,從清早五、六時起,直到晚上十點鐘才打烊(即關閉店門)。有說書藝人演出時,往往持fhrt續到夜裡十二點以後。

興衰更替

臨渙的茶館很多。沿南閣遺址向北的大街兩側,茶鋪林立,茶香四溢。最鼎盛的時候,臨渙有大小茶館二十多家,每天接待茶客6000多人,如碰上逢集趕場,茶客更是摩肩接踵,穿梭不斷。
由於缺少史料,早年的茶館已澧沒在歷史的煙塵中。人們所能回憶起來的,多是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的茶館。其中較早的有吳雲生開的吳家茶館和一荊姓人家開的荊家茶館。吳家茶館位於南閣以北、街面路東的地方,北面緊鄰大戲園子。生意一直十分紅火。吳雲生的侄子吳清德當時是一名紅軍戰士,化裝成普通百姓到茶館裡幫工,在茶客中開展革命宣傳活動。這為吳家茶館平添了一道美麗的光環,也留下了一段佳話。茶館晚上照明使用的是一種自製油燈,下面是一個鐵碗,碗的中間是用棉花做成的捻子,碗裡兌滿香油。荊家茶館位於臨渙街西、老旱河附近。為招攬茶客,茶館的主人出錢雇來說書和唱大鼓的藝人。人多時,在茶館的門前搭起敞棚。後來,段猴子在臨渙魚市街頭、一單姓人家在南閣的北面各開了一個茶館。解放後,私人經營茶館遭到禁止,茶館由政府的商業部門接管。再後來,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私人茶館又逐漸興辦起來。
在眾多茶館中,較為出名的還有藍田茶館。藍田茶館以前在臨渙的青年街上,茶館的主人是倪結實和倪連生父子。藍田茶館與旁邊的一個澡堂是相配套的,相鄰的還有外號“周三禿子”、“潘四兒”的兩家茶館。農村合作化後,藍田茶館搬到了南閣街。這樣茶館離臨渙回龍水的距離更近,緊鄰風光秀麗的南閣景區,且面對當時臨渙最繁華南北街。茶客來此擇個座位,沏上一壺紅茶,啜茶、賞景、談天、看書或獨坐冥想,悠然自樂。倪家過去為地主幹活,從那裡熟悉並接替的茶館的營生。後來由於國家政策的調整,禁止私人經營,藍田茶館上繳給臨渙的商業部門,由當時的一位叫孫如田的工作人員負責經營。當時的藍田茶館可以說是門庭若市,生意十分興隆,喝茶的人常常需要排隊等候。那時的孫如田是吃國家商品糧的,生活相對比較寬餘,經常接濟一名叫張月珠的老三屆下放知青,從此兩個人便好上了。結婚後,他們生有四女兩男六個孩子。後來商業不景氣,老兩口就靠著經營茶館維持生活。上了年紀的孫如田老人眼睛得了白內障,看不見東西了。老伴退休後回了上海,幾個孩子也都到外地各自發展去了沒有人願意回來承繼這份行當,藍田茶館於2004年歇業了。老人一個人住在歇業的茶館裡。從北邊的門走進,靠北牆是近兩米長、半米多高的磚土結合的茶爐子,爐壁上滿是脫落的痕跡,上面堆積著碎木塊、爛木箱、破舊衣物等。緊鄰爐灶的地方對方著破碎的舊椅子、舊凳子。門的右邊,放著一個一米多高的櫥櫃,裡面亂七八糟地地方的過去用過的茶壺、茶盅。有方型的,有圓型的;有帶花的,有純白的,大約五、六十個,上面落滿了灰塵。挨著櫥櫃是兩個大砂缸,過去盛水用的,水缸閒置著,上面胡亂堆放著各種各樣的雜物。幾面牆壁的泥坯脫落了,煙燻火燎的痕跡依然存在著。提起茶館,孫如田老人心裏面總有一種捨不得的酸楚,擦拭乾淨的藍田茶館招牌依然端正地掛在門口,老人戴著深度眼睛,穿著縫縫補補、褪了顏色的衣服,時常坐在門前髒兮兮的石凳上,向路過的人敘說著茶館的過去。 江淮茶館也是延續至今的較早開辦的茶館之一,由周志田祖孫幾代人用心經營著。過去,作為一種謀生手段,也作為一種樂在其中的生活方式,周家人一直用心經營著這份生意,日子過得也算不錯。店面布局、經營方式和所用器具與舊時依然沒有多大改變。生爐、取水、燒水、沖茶、擺弄茶具成了周老闆家常便飯式的程式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不過多地考慮收入的多少。就這樣做著該做的事情,招待著前來的客人,操持自己的家務,養活著自己的兒女。雖然茶客滿堂,但是日益增高的經營成本和越來越少的微薄收入,使茶館的生意難以維持下去。周志田先生便有了歇業的想法。一直跟著他幹的兒子,在幫襯的父親經營茶館的同時,又在茶館的旁邊做起了小吃生意。 還有很多後期興起的茶館大多都在熱熱鬧鬧中開張,在靜靜悄悄中停業了。這些茶館的主人最初看到的備受歡迎的茶館的贏利機遇,但是在經營中,既缺少傳統茶館的古韻,又沒有樂在其中的興致。一段時間後,慢而少的收益把他們的 經營熱情磨光了。
南閣茶館是後來開設的,場面也不小。新主人秉承著茶館老的經營方式,招攬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茶客們也沒有什麼生疏感,就象慣常的活動一樣,來到茶館就喝茶,就三個一堆,五個一起地交流起來。前不久。南閣茶館也作了調整。整個茶館一分為二。南半部繼續茶館的生意,北半部改作了時裝店。
怡心茶樓是新興建的,也是臨渙規模最大的茶館之一。茶館主人鄭同川和張秀俠夫婦有著自己的經營頭腦,一方面保持著招攬農民老茶客的傳統經營方式,一方面開闢適宜當代生活的新生茶道,把傳統茶館的特點與現代人生活需求結合起來,賦予了茶館新的內涵。古色古香的茶具,配上咔啦OK等娛樂設施,更多地吸引了當地的中、青年人和慕名而來的外地訪客。鄭先生懷著恢復和弘揚臨渙傳統茶文化的志向,不惜借債對茶樓進行裝修和配置。通過仿古建築營造濃厚的古典茶館氛圍,通過裝備點歌系統和多媒體影視設備滿足現代人的需求。每天吸引了大量的茶客,生意也紅紅火火。這讓人們在為多數老茶館被迫停業、傳統茶館難以維計而扼腕嘆息的時候,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臨渙茶館由其最初的形成,到後來的興盛有其自己的成因。
古城臨渙的重要地位為臨渙茶館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可能性。歷史上臨渙曾為郡、為縣。唐代臨渙縣先後為北譙郡、亳州所轄。五代時期,臨渙仍設定為縣,屬宿州所轄。宋朝,銍城為北沛屬地,後臨渙改屬河南道。元朝,臨渙改屬河南歸德府,後又併入宿州。明時,臨渙下設十三集,屬鳳陽府。清朝,臨渙為宿州三大鎮之一,下轄百善鄉、孫町鄉。以後又改鎮為區,轄有商東、商西、仁聖等19集。歷史上,這樣一個重要城鎮占據著重要的政治和經濟地位,它的各個行業的發展也就因了這一特殊地位而發展起來。茶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當然,也與這樣一個重要城鎮溶為一體。
臨渙便利的水路交通把臨渙茶館推到了一個重要發展時期。古代沒有汽車、火車和飛機等交通工具,陸路上的人力和畜力運輸又耗費大、容量小、限制多,遠遠比不上水路運輸的經濟與便利。臨渙由於有泡河和澮河兩條河流穿境而過,占盡了水利交通之便。兩河在臨渙南端會合,下游入淮河,進入長江;唐代澮河上游挖掘鴻溝直通東京汴梁。明、清時期,澮河上游可達河南省商丘,泡河上游可達河南省民權縣王六口。豫、皖、蘇、浙四省的船隻都可由澮河和泡河進入臨渙地區,臨渙與周邊的經濟文化交流非常便捷和頻繁,因此成為遠近有名的古代名城。明清時期澮河中往來船隻十分眾多,停泊在臨渙碼頭橋東西兩邊等待裝卸貨物的船隻每日不下100艘,最大木船載量為10噸。臨渙當地專門依靠水運生活的船隻24戶,具有大小木船182隻。過去,臨渙由於地處蘇、魯、豫、皖貿易往來的交通要埠,這裡逐漸成為過往商賈休閒的重要場所。 四面八方的客商聚集在一起,品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這樣當地的人們也逐漸養成了喝茶的習慣,並一直延續了下來。

發展壯大

長時期的文化積澱賦予了臨渙茶館不可替代的商業和文化地位。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茶對於茶客已由解渴這一生理上的滿足到了心理上的依賴這一地步。茶館是臨渙這一特定區域鄉土文化的載體,它濃縮著一方百姓的精神,標誌著一方百姓的生活風格,凸顯著一個相對獨立人群的價值。茶館蘊涵的茶飲文化,是基於農民對健康長壽最樸實的追求;茶館蘊涵的的娛樂文化,是農閒時光和晚年餘生最基本的精神滿足;茶館蘊涵的社會功能,是農民勞作以外自身價值的又一種真實體現。臨渙茶館的所有文化形態,幾乎都是這一區域文化的典型表現。在臨渙,不管時光流轉,不管社會變遷,不管政府更迭,不管人事代謝,鄉土觀念和親情觀念早已化成深深的情結,植根於茶客的骨髓之中。
老茶館的接連歇業,新茶館的瞬間開業與瞬間關門給茶客帶來的是一種悲涼,也標誌著這一特定的民俗現象在走向衰落。茶館衰落的原因不在於缺少茶客,相反,茶客卻與日俱增。除了老年人以外,許多中年人也養成了到茶館喝茶的習慣,一部分婦女來加了進來。另外,慕名前來的外地訪客也時常不斷。
老茶館的主人年紀大了,沒有能力繼續招攬這門營生了,子女又沒有承繼的興趣。新茶館的主人最初把茶館看作是一種商機,後來發現賺錢少而慢,就轉投它業了。煤價在漲,而茶價無法再長了。茶客多是農民老人,他們沒有自己的生活來源,喝茶的開銷主要靠自己原有的積蓄和兒女的接濟。這種積蓄或接濟是十分微薄的,大部分都用來餬口,節省下來的用於喝茶。若茶價再漲,他們就負擔不起了。臨渙的四大名泉有三個相繼埋沒於地下,僅存的龍鬚泉也隨著臨渙新閘的建成而沒於澮河水中。當地人在努力地挽救著龍鬚泉。
特定時代形成的特定文化是一個地區人們生活習俗的見證,從興盛走向衰落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當今的人們有必要對此加以保護和傳承。

優勢特色

和全國其他地方的茶館一樣,臨渙茶館具有一般茶館的共性,也蘊涵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和鮮明特點。
以家為店。臨渙老茶館的最大特點是以家為店。臨渙集鎮坐落在澮河北岸,老茶館大都近水臨街,多依家舍而設。
獨特水質。俗語謂“茶好不如水好”。在天水、井水、江水、湖水、泉水中,茶對泉水情有獨鐘,而臨渙的泉水又最宜沏茶。臨渙城下四大古泉各具特色,它們是回龍泉、金珠泉、飲馬泉和龍鬚泉,四泉沿澮河之水“┗”形排開。臨渙得天獨厚的古泉資源,是臨渙茶館名揚四方的一大優勢。1998年水文專家對臨渙泉水進行過專門化驗鑑定,確認臨渙泉水含有23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這些礦物質活絡通經,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因而對人體健康具有多種功效。另外,臨渙泉水的張力極強,沏泡的茶水高出杯沿而不溢。臨渙回龍水是硬水,同樣是一杯茶,用回龍水泡製的就比用平常水泡製的重約1兩。
獨特茶料。臨渙茶館的茶有著鮮明的特色和唯一性,茶葉的唯一性是臨渙茶館“茶”的精髓。臨渙當地不產茶,臨渙茶館使用的茶也並非一般的茶葉,而是專門取自兩百里以外的六安的茶梗,臨渙人把這種低廉的茶梗叫做紅茶棒。說來也怪,在六安本地很少有人用這種棒棒茶,在其他地方用棒棒茶的幾乎沒有。最令人驚異的是,這種茶梗經臨渙泉水的沏泡,霧氣結頂,色艷味香,入口綿甜,回味無窮。但是一旦將這種茶梗帶出臨渙,用其他地方的水沏泡,永遠不可能有這么好的味道、舒適的感覺和奇特的功效。很明顯,六安的棒棒茶與臨渙的古泉水達到了不可代替的完美結合。常飲這種棒棒茶,有春生津、夏消暑、秋提神、冬生暖的奇特功效,另外還有解酒的功能。臨渙棒棒茶的另一個特點是多飲不撐腹,無論喝多少,都不會有撐脹的感覺。飯前飲之能增進食慾,飯後飲之能幫助消化,閒暇飲之可舒神清心,勞累後飲之能解疲提神,常年飲之能延年益壽,一時飲之能充飢解渴。早些時候,除紅茶棒外,茶館還使用過秫秸庫子(高粱秸皮)、桑葉等作茶料。
宿州清代志上記載著這樣一則故事:臨渙本地有一財主,老年時,隨當官的兒子到了外地。暮年的財主經常心胸煩悶、體乏無力,一天到晚總打不起精神,做什麼都沒有心思,吃什麼都沒有胃口。一天,忽然想起了臨渙泉水,於是托去臨渙貿易的一位船工捎帶泉水。當時澮河水漲,船工到了臨渙碼頭,只得停留在碼頭橋的東面,無法到達回龍水的地方。船工就地裝了一罐澮河水帶了回去。財主命人把水燒開,把茶泡好。已經習慣了臨渙回龍泉水的財主剛喝了一口,就發現此水不是龍鬚泉水,於是命人召來那位船工,很很地責罰了一頓。後來財主經常托船工捎帶臨渙泉水。員外經常飲用臨渙泉水,八十多歲時依然精神,耳不聾,眼不花,走路不靠拐杖。
獨特茶客。臨渙茶館的茶客五花八門,三教九流。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販、拉車挑擔的朋友往往在此歇腳,風塵僕僕中喘口氣、喝碗茶、吸袋煙;再不然,掏出窩窩頭、鹹菜,喝著茶吃頓午飯……。但是常來飲茶者,大都是當地有些年紀的人,六、七十歲的老人占了茶客的一大部分。這些茶客滿臉皺紋,手指關節尤其粗大,吸著劣質的煙。他們一大早從自己家中出發,有著離茶館二、三十里,不急不躁地緩緩地走來,不時地與路見的熟人打聲招呼,或調侃幾句,然後繼續走自己的路。來到茶館,先緩慢地伸出手,從褲袋的深處掏出一個布包或紙包,舉到眼前,一層層揭開,從中摸索出舊而平整的分幣或毛票,很認真地數夠三毛錢,遞給茶館的主人。茶館的主人拿來一把茶壺和一個茶盅,從地面放著的一個塑膠袋子裡抓一撮棒棒茶梗,放在茶壺裡,從熊熊爐火上提起一把水燒得翻滾的鋁壺,往茶壺裡倒水沖泡,然後端起茶壺、拿起茶盅,送到茶客選定的桌子或台子上。茶客便開始慢慢地喝,細細地品。這樣,每天擺在門口的長條矮桌圍坐得滿滿的,每人面前一把茶壺,一隻茶盅,徐徐地品那紅褐色的茶水。他們行動遲緩,表情木然,反映遲鈍,對採風的攝影家、采編的記者都視而不見,對周圍的一切都無動於衷。有一種嗜茶上癮、一整天泡在茶館的茶客,被當地人稱作“茶瘭子”,早晨茶館沒開張就在門口等著,茶館一開門就衝進去,晚上茶館打烊時才依依不捨地離去,臨走時還要帶一壺回家。 獨特底蘊。棒棒茶以其獨有的魅力吸引著萬千農家茶客,箇中原委不僅僅因為它的價廉,很大程度上歸屬於數百年來老茶館的文化積澱:那厚重淳樸的鄉土文化,綿綿延續著棒棒茶的歷史。臨渙人飲茶不是僅僅停留在止渴的生理滿足上,而是作為生活方式和文化情調糅進了每一個日子。空氣里瀰漫著嗆人的咽葉味,滲和著茶水味,混在一起味道怪怪的。就是茶館裡的這種怪味,才是老茶客們最感親切的氣味,缺了它,他們會感到生活枯燥又乏味。這些老人哪兒都可以喝茶,但獨獨喜歡來到茶館裡,主要享受的是一種氛圍、一種情趣、一種滋味。他們看重茶館,這些才是最重要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大清早趕來,摸著黑回去。這些老茶館的館主心裡也清楚,營造一個茶文化的民俗氛圍和心理空間比營利更重要。作為老茶館,不僅是一處喝茶的地方,而且是許多老茶客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一位70多歲高齡的老茶客,每天不惜跑上數公里路,來泡茶館。儘管茶葉、煤炭價格大幅上揚,開茶館其實已利潤不多,但是象江淮茶館的周志田這樣生於斯、長於斯的茶館館主認為,萬萬不可因些許私利而薄了親情。臨渙茶館的業主大都恪守這一點——寧可少賺不賺,也得顧及鄉鄰四方。
茶價低廉。老茶館茶價低廉,只消花上很少的錢便可不計時辰地泡在茶館裡。茶客進了茶館,首先向茶館主人打聲招呼:“來一壺茶!”或“來半壺茶!”茶館主人為要一壺茶的茶客送去一把手提陶瓷大茶壺和兩個小茶盅;為要半壺茶的茶客送去一把陶瓷小茶壺和一個小茶盅。一壺茶價在明代為一個字錢,在清代為一個銅子,在民國時期為兩個銅子,在五十年代為人民幣五分錢,在六十年代為人民幣一角錢,在七十年代為人民幣一角五分,在八十年代為兩角,在九十年代為三角。茶客一次付錢,喝完後,殷勤的茶館主人馬上又給你添滿。喝多長時間以及喝多少茶任隨茶客,不再收取一分錢。

社會功能

茶館之所以引人注目並得以延續下去,不僅僅是它的商業特點和經營之道,更多地表現為它所具有的豐富的社會功能上。我們都習慣於把茶館看作僅僅是一個休閒的地方,但實際上茶館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公共空間。
茶館是高談闊論的好去處。臨渙人愛進茶館,是因為臨渙人喜歡“擺龍門陣”。與面熟又不太相干的茶客聊農事、聊生計、聊百姓中的奇聞軼事,大家各自都在這裡總有說不完的話題,也都得到了些什麼。市井百姓在熙來攘往的茶館之中,談天說地,談古論今,什麼話題都有,涉及時事、社會、文學、藝術、哲學等。有的茶客默不作聲,只在一旁靜靜地聽著。茶客們在這裡可以一邊品飲棒棒紅茶,一邊海闊天空,談笑風生,無拘無束,實為人生至樂。
茶館是較勁競技的好去處。解放後的茶館還增加了打牌、下棋、搓麻將、讀書看報、賞花遛鳥等活動。常有一些自恃技藝超群的青年人,也來這樣尋找棋藝高手,殺上一盤。贏了,帶著得意的微笑輕盈離去,輸了,帶著不服氣的神情準備明天再戰。高興起來,放聲大笑;著急起來,拍得桌子山響,別人也見慣不怪。
茶館是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有人說”戲曲是用茶水澆灌起來的一門藝術”。下茶館的人可以邊飲茶,邊欣賞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曲藝節目。最常見的是評書、大鼓書、墜子。時常也有蓮花嘮子、清音、金錢板等客串。在茶館義務客串的有唱大鼓書的李明才、說快板的吳清傑等民間藝人。茶館對於一個男人來說是一個毫無拘束的地方。如果他感覺燥熱,可以剝掉衣服赤裸上身;如果他需要理髮,理髮匠可就在他座位上服務。
茶館是接客待友的好去處。小鎮民居狹窄,親友來訪,無法在家中接待,往往起身招呼親友:“走,茶館吃茶去。”以茶待友、以茶會友,促膝談心,既體面又方便。泡上一碗茶,想談多久就談多久,花費無幾,卻十分方便。
茶館是洽談生意的好去處。在舊社會不同行業、各類社團在此了解行情、洽談生意、看貨交易。可以說,七十二行,行行都把茶館當做結交聚會的好去處。茶館因而成為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商人在茶館隔著袖子互掰手指頭,扭捏比劃,論質討價,發出的聲音或震耳欲聾,或低聲細語。幾盅紅茶,也就促成了一筆生意。
茶館是調解糾紛的好去處。舊社會的茶館還兼有調解社會糾紛的職能。親朋鄰里之間若出現了糾紛,雙方約定到某茶館“評理”。凡上茶館調解糾紛者,由雙方當事人出面,請茶客調解。茶客們一邊品茶,一邊傾聽雙方訴說。根據理法、人情秉公評議,最後說得雙方心服口服。大多是盛怒而來,低頭含笑而去。如果雙方各有不是,則各付一半茶錢;如是一方理虧,則要認輸賠禮,包付茶錢。很多民間矛盾紛爭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得到解決的。茶館在發展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維持社會穩定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從某種意義上講,茶館就是一個“民事法庭”。 解放後,隨著我國法制的不斷健全,到茶館去理論的人逐漸減少,但這種習慣依然保存至今。
茶館是議事決策的好去處。若家有婚喪嫁娶、置辦家業的大事,常邀幾位老兄弟到茶館裡一聚。一壺老茶,一捧瓜籽兒,私私竊竊的就把事情商量妥了
茶館是江湖救急的好去處。在過去,個別生活無著的人,實在走投無路了,到茶館去求救,往往都會得到茶館主人或茶客的資助。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茶館的有些社會功能得到了強化和提高,更多的功能卻逐漸退縮或消亡了。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但是時間在剝奪了它的一些優勢的同時,也必將賦予它新的功能。對於這些功能的有效發掘、研究和利用,就會大大增加茶館存在下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茶客到茶館並不是簡單地品茗,更多的是享受一種文化,感受一種氛圍。早年的茶館就是因為有了這種文化氛圍,才使茶館成為人氣旺盛的場所,才有更多的回頭客和固定客捧場聚人氣。
臨渙的茶文化,譽滿全國,名揚海外。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安徽日報安徽青年報等多家報社對臨渙的茶文化進行過專門報導,人民日報海外版也連篇報導。中央電視台等多家電台進行過專門採訪和詳細報導。在1999年法國巴黎舉行的世界民風民俗攝影展上,一組臨渙茶文化的照片榮獲金獎。臨渙把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二定為“棒棒茶”節,屆時舉行盛大的慶祝和文化展示活動。
臨渙茶館作為臨渙茶文化里重要的一部分,其立足點和吸引人的是其文化底蘊和內涵,失去這一內涵,茶館也就失去了特色與本色,失去了格調和情趣,也就失去了其生命的活力。茶館最終得以倖存並仍然是這個城鎮日常生活中最活躍的部分,充分顯示了它的特色與本色和極其旺盛的生命力。生命在重複的形式中才顯出它的堅韌,這就是臨渙茶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