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清架鼓

臨清架鼓

臨清架鼓是流行於山東省聊城地區臨清市的一種純打擊樂合奏形式,由鼓、點鑼和大鑼(也叫“篩鑼”)三種樂器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清架鼓
  • 地點:山東省聊城地區
  • 形式:純打擊樂合奏形式
  • 組成:鼓、點鑼和大鑼
臨清古城,歷史悠久,鼎盛時期,臨清架鼓,架股傳說,架鼓組成,演示地點,演奏規模,煥發青春,

臨清古城

歷史悠久

臨清歷史悠久,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西漢初年即以清淵之名設縣制,後趙建平元年(公元330年)因臨清河而改稱臨清,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2006年,被聯合國地名專家組認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鼎盛時期

明清時期,臨清憑藉大運河漕運興盛而迅速崛起,經濟發達,文化繁盛,成為當時中國30個大城市之一,是重要的商貿流通中心、稅收中心、最大的貢磚燒造中心和中國北方曲藝的發祥地,素有“富庶甲齊郡”、“繁華壓兩京”、“南有蘇杭,北有臨張”的美譽。臨清是歷史文化名城,古運河傳統文化的流傳在這裡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風韻,臨清架鼓會是臨清人一代一代相傳下來的一種歡樂的慶典風情。

臨清架鼓

架股傳說

據說,架鼓原名助陣鼓,又名羯鼓,起源於東漢末期,擊鼓是為大將助陣揚威的。蜀國名將張悅曾兩次為關羽擊鼓助威。流傳到五代、十國、宋、清等朝代,於民國初期,臨清正式成立了架鼓會。參加架鼓會的多是回民民眾,所以,架鼓流傳至今已成為當地回族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娛樂形式。

架鼓組成

從規格來說,鼓面直徑一般為1尺3寸,高20厘米。點鑼和大鑼“個頭”相差懸殊:點鑼鑼面直徑一般為20厘米,因為小,所以叫“點鑼”;大鑼鑼面直徑一般為80厘米到120厘米不等,因其個大如篩,故又稱“篩鑼”。每種樂器都有獨特的音效特點。鼓聲雄壯有力、威武;點鑼聲音高、尖、亮,穿透力強;而大鑼發出的聲音則渾厚低沉、寬廣。

演示地點

臨清架鼓是舊時臨清廟會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每年農曆三月三十日開始到四月底,歷時一個月,是盛況空前的臨清廟會,廟會期間除了經貿交易和各種祭祀活動外,就是要舉行雲龍會,舞獅會,秧歌會,架鼓會等各種表演活動。各路文藝大軍,各顯技藝,招搖過市,使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臨清架鼓就是當時比較盛行的一種大型表演活動,所有樂器有鼓、點鑼和篩鑼,樂隊的組成分為大小兩種,大隊一般有二十四面鼓,八麵點鑼、兩面篩鑼組成,小隊一般有八到兩面鼓,二到十麵點鑼,一面篩鑼組成。

演奏規模

臨清架鼓的演奏隊伍有“半隊”、“整隊”之分。人員和樂器齊備時,可組整隊,即所有樂器要由48面鼓、8麵點鑼和2面大鑼(每一面大鑼均需由兩人抬起,另需有一人敲打)組成;而半隊的組成結構自然就是整隊的一半了。但不管是“整隊”還是“半隊”,臨清架鼓都有鼓點豐富多變、聲音洪亮威武、氣勢磅礴雄偉的特點,因而,臨清架鼓會在歷史上又有“威武會”之稱。
解放前,臨清架鼓是和寺廟以及寺廟主持的祭祀活動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當時,臨清廟宇最多的時候,大大小小共有72座。每座廟宇都定期組織廟會。廟會期間,各架鼓會便和廟宇自由結合,參與其中,賺取報酬。除了主要參加廟會的祭祀活動外,在商家開業和大戶人家婚喪嫁娶時,他們也前去提供服務。也正因如此,在舊社會,架鼓成了“‘要飯人’的藝術”。“因為民間架鼓在早年的社會地位低,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關於這一民間音樂藝術,就連文獻資料也少有記載。”

煥發青春

如今,聊城市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大力弘揚民俗文化,使獨具特色的運河文化傳承至今而得以發揚光大。臨清架鼓也被列為山東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駕鼓藝術以宏大氣勢,震撼的旋律,為臨清文化爭得了榮譽,為聊城歷史的文化再添新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