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驛瀟湘夜雨

元雜劇作家楊顯之的《臨江驛瀟湘夜雨》,寫書 生崔通在探望伯父崔文遠時,和與父失散被崔文遠收養為義女的翠鸞相遇而 一見鐘情,並由伯父作主結為夫妻。崔通中狀元後,背親忘舊,另攀高門, 又娶主考官趙禮部之女為妻,授官秦川縣令。 翠鸞尋夫至秦川,崔通不但不相認,反而誣衊翠鸞是逃婢。嚴刑拷打後, 刺配沙門島,並吩咐解差於途中將她害死。行至瀟湘地界,夜宿臨江驛站, 在淒風苦雨中,翠鸞在哭訴自己的苦處時,被歇宿孤館,現已做了廉訪使的 父親張天覺發覺而被救。張天覺欲將崔通就地正法,經崔通伯父說情,才赦 免了罪過。最後翠鸞與崔通重新團圓。 《瀟湘雨》批判了在封建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富貴易妻的負心行為。對崔通內心骯髒,陰險毒辣的卑劣行徑和性格狠毒等,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描繪, 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名稱,劇情,思想,作者,

名稱

《瀟湘雨》,《全名臨江驛瀟湘夜雨》,故又簡稱《瀟湘夜雨》。

劇情

寫書生崔通在探望伯父崔文遠時,和與父失散被崔文遠收養為義女的翠鸞相遇而一見鐘情,並由伯父作主結為夫妻。崔通中狀元後,背親忘舊,另攀高門,又娶主考官趙禮部之女為妻,授官秦川縣令。
翠鸞尋夫至秦川,崔通不但不相認,反而誣衊翠鸞是逃婢。嚴刑拷打後,刺配沙門島,並吩咐解差於途中將她害死。行至瀟湘地界,夜宿臨江驛站,在淒風苦雨中,翠鸞在哭訴自己的苦處時,被歇宿孤館,現已做了廉訪使的父親張天覺發覺而被救。張天覺欲將崔通就地正法,經崔通伯父說情,才赦免了罪過。最後翠鸞與崔通重新團圓。

思想

《瀟湘雨》批判了在封建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富貴易妻的負心行為。對崔通內心骯髒,陰險毒辣的卑劣行徑和性格狠毒等,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描繪,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全劇以淒風苦雨貫穿始終。尤其是第三折,抒寫翠鸞在被押解赴沙門島途中,帶枷走雨的場面,和第四折對瀟湘水色、風雨淒迷的抒寫,中間插入臨江驛棄婦的哀訴等,都是以景襯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進一步襯托出翠鸞的悲苦和被迫害的哀傷,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量。但戲的最後,在“一女不嫁二夫”思想的支配下,以團圓結束,不但顯得很勉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作品的積極意義。

作者

楊顯之,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詳。《錄鬼簿》說他與關漢卿為“莫逆之交”。並經常與關切蹉技藝,又長於替別人修改作品,被人稱為“楊補丁”。楊顯之還十分熟悉舞台演出,所作戲曲多行家語,易被藝人接受。一生共寫作八種雜劇。今存《瀟湘雨》和《酷寒亭》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