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護理學

《臨床護理學:認知/感知》立足於現代醫學模式,以全新的結構,系統地介紹了精神科、五官科、皮膚科常見疾病患者的護理,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十五章主要介紹精神科護理,下篇五章,主要介紹五官科皮膚科護理。

基本介紹

  • 書名:臨床護理學
  • 出版社: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 頁數:438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 作者:李崢 王志英
  • 出版日期:2002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10722698 
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圖書目錄

上篇 精神疾病護理與精神衛生
第一章 精神病學及精神科護理概念
第一節 精神病學定義及發展史
第二節 精神科護理學定義及發展簡史
第三節 精神衛生
第四節 精神科護理學的任務
第五節 精神科護士的角色功能和職業素質
第六節 正確認識精神疾病和精神病患者
第二章 精神疾病的病因、診斷、分類與表現
第一節 精神疾病的病因、診斷、分類
第二節 精神疾病的常見臨床表現
第三章 精神狀況評估與精神科護理評估
第一節 精神狀況評估
第二節 精神科護理評估
第三節 常用精神科護理診斷
第四章 治療性人際關係
第一節 治療性人際關係
第二節 治療性溝通
第五章 精神科護理基本技能
第一節 生理需求的護理
第二節 病情觀察和護理記錄
第三節 護理技術操作在精神科臨床的運用
第四節 約束帶的使用
第五節 病房管理
第六章 心身疾病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及發病機制
第三節 分類
第四節 護理評估
第五節 護理診斷及醫護合作性問題
第六節 計畫與實施
第七節 預期結果與評價
第七章 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二節 愛滋病伴發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三節 中毒性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八章 腦器質性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器質性精神障礙的相關因素
第三節 護理評估
第四節 護理診斷及醫護合作性問題
第五節 計畫與實施
第六節 預期結果與評價
第九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及發病機理
第三節 護理評估
第四節 護理診斷及醫護合作性問題
第五節 計畫與實施
第六節 預期結果與評價
第十章 情感性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及發病機制
第三節 護理評估
第四節 護理診斷及醫護合作性問題
第五節 計畫與實施
第六節 預期結果與評價
第十一章 神經症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焦慮性神經症患者的護理
第三節 強迫性神經症患者的護理
第四節 恐怖性神經症患者的護理
第五節 抑鬱性神經症患者的護理
第六節 疑病性神經症患者的護理
第七節 癔病性神經症患者的護理
第八節 神經衰弱患者的護理
第十二章 心因性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一節 概述
第十三章 精神活性物質濫用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十四章 兒童與青少年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十五章 老年期精神障礙患者的護理
第十六章 社區精神衛生與護理
下篇 感官疾病與護理
第十七章 眼部常見疾患與護理
第十八章 耳部常見疾病與患者的護理
第十九章 鼻部常見疾病與患者的護理
第二十章 咽喉部常見疾病與患者的護理
第二十一章 皮膚常見疾病與護理

文摘

在討論精神病學定義之前,首先應該明確精神及精神疾病的概念。什麼是精神?精神是人腦的功能,是客觀世界在人腦中的主觀反映。人腦是由近千億個高度分化的神經細胞構成,它是產生精神活動的物質基礎,如果由於某種原因破壞了腦部結構及其代謝功能,精神活動就會隨之發生障礙。但是僅有健全、完善的腦組織結構,如果沒有外在客觀世界各種信息的刺激,人的精神活動也無法產生,所以外界客觀環境是產生精神活動的源泉。然而,人們對客觀現實的反映並不是像鏡子反映物像一樣,人的精神活動一般受三種因素的影響,即遺傳特性和發育水平因素、社會文化與歷史背景因素、學習與文化傳統因素等,所以在同一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生存的人,其精神活動卻是千差萬別的。精神意即心理,精神是通過精神活動表現出來的,精神活動的表現形式一般按照心理現象劃分為心理過程與個性特徵兩個部分。心理過程是指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情感、意志等表現形式。個性特徵是指在人的心理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具有個人特點的、穩定的心理傾向與特徵,如需要、興趣、觀點、信念、動機等心理傾向,以及氣質、能力、性格等個性的特徵。

序言

隨著21世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各個國家都日益重視人的價值,重視人的生活質量。人們的健康觀念和對健康的需求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日益增長的保健需求和衛生資源不足之間的矛盾不斷加劇。同時,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和壓力的增長,影響健康的因素和傳統的疾病譜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所有這些變化,都使得古老而又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護理專業面臨著新的挑戰和前所未有的機遇。21世紀社會的發展和健康需求的改變,對護理專業人員賦予了更多的任務。護士的工作從單純地為病人提供身體和生理的照顧擴展到為病人、家庭和社區人群提供生理護理、心理諮詢與疏導、健康指導與教育。護士的角色也相應地擴展到健康教育和指導者、精神衛生和心理支持的提供者、個體和群體健康的管理者、護理對象同家庭以及和其他醫務人員的溝通者、健康保健團隊的協調者;從單純的醫生的助手改變為健康保健隊伍中的合作夥伴。在人類健康從最佳狀態到生命瀕臨盡頭的全過程中,“促進和維持健康、預防疾病、協助康復、減輕痛苦”將是21世紀護理人員的根本任務。眾多的變化對護理人員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傳統的生物醫學知識,護理人員必須對人、對影響人的健康的所有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對人是一個整體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護理專業教育應該具有綜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的獨立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為了探討新世紀護理人才培養的新模式,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在國家教育部和衛生部的領導和支持下,提出了“體現整體、突出護理、重視素質、最佳化資源”的新的課程計畫,並編寫了與之相配套的教材。這套教材堅持了“整體性、綜合性、科學性、實用性、先進性”的原則,是目前我國較為系統的一套全部按照護理專業人才培養要求編寫的教材。值得注意的是這套教材分為三部分,以護理專業的知識體系為主線將全部課程分為公共基礎課程群、人文科學課程群和護理課程群。本套教材從培養21世紀合格護理人才的需要出發,按照護理專業的學科特點和工作要求進行編寫,形成了同醫療專業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特色的護理專業用教材體系。相信它的整體出版,必將對我國護理事業的發展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