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30

臘月30

臘月三十又稱除夕,漢族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這一天主要的漢族民俗活動有祭祖,貼鬥神,放爆竹,給壓歲錢,吃年夜飯,送財神等。"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臘月30
  • 外文名:30th December
簡介,風俗,

簡介

臘月三十——除夕/貼鬥神/貼春聯/守歲/吃年夜飯/壓歲錢/祭祖/送財神 【春節習俗】

風俗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鬥神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鬥神的風俗.最初的鬥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鬥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
臘月三十
、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鬥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鬥神的.鬥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鬥神畫成一文一武.鬥神分三類:第一類是"大門鬥神",多貼在車門或整間大門上,高約四五尺,寬約二三尺.第二類是"街門鬥神",多貼小街門上,高約二尺,寬約一尺.這兩種鬥神都是一黑臉一白臉兩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獰惡,各手執槊鉞.第三類是"屋門鬥神",較街門鬥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門最多是貼"麒麟送子"像,兩個傅粉塗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這種鬥神,本應貼在新結婚的屋門上,以取吉利,後來也就作普通街門的新年點綴品了.
貼春聯
春聯亦名"門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鬥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鬥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發展為春聯.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幅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
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 臘月三十
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鬥神".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著繪畫方向發展.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鬥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裡,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為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余,是"小掛千",為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置天地桌
這是一個臨時性的供桌,是除夕專設之桌.一般無大佛堂之家特別重視天地桌,因為平時對佛供獻較少,到年終歲盡時對神佛大酬勞一次,此外,這桌主要是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內容與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掛錢、香燭、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臨時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畫冊;"天地三界十八佛諸神",是一張用大幅黃毛邊紙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碼;福祿壽三星畫像等.以上諸像有的接神後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則須到破五、甚至到燈節才焚燒.擺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統一,如堂屋地方寬大,可置於屋中,如屋內無地,就置於院中.傳說此夜為天上諸神下界之時,所以民間有此接神習俗.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放爆竹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整箇中華大地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時刻,有的地方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歷代的詩人墨客總是以最美好的詩句,讚頌新年的來臨.王安石的《元日》詩: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麵.新年吃麵,是預祝壽長百年.
給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臥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有童謠雲:
三星在南,家家拜年;
小輩兒的磕頭,老輩兒的給錢.
要錢沒有,扭臉兒就走.
接神
接神是為新舊年分野,但接神時間亦不太統一.有的子時一到就開始舉行儀式,有的到"子正"之時,即午夜零點開始接神,有的則在"子正"之後方接.祭灶後,諸神都回天宮,不理人間俗事,到除夕子時後,即新一年來臨時,又降臨人間理事.接神的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全家中的最長者主持.因為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於接何神,神從何方來,要預先查好"憲書",然後帶領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禮畢後,肅立待香盡,再叩首,最後將香根、神像、元寶錠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錢糧盆內焚燒.焚燒時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時鞭炮齊鳴,氣氛極濃烈.
踩祟
接神後,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聲,稱為"踩歲",亦叫"踩祟".由於"碎"與"祟"同音,取新春開始驅除邪祟的意思.
祭祖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麵,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藉此保存了.
送財神
舊時,從春節子夜開財門起,就有送財神的,手拿著一張紙印的財神在門外嚷著:"送財神爺的來啦!"這時屋裡的主人,為了表示歡迎財神,便拿賞錢給來人,送財神的口中,當然總免不了要說些吉利話.例如:"金銀財寶滾進來"啦!"左邊有對金獅子,右邊有對金鳳凰"啦!等等之類的口彩.另外還有一種就是裝扮成財神爺的模樣,身穿紅袍,頭戴紗帽,嘴上掛著假鬍子,身上背著一個收錢的黃布袋,後面跟著幾個敲鑼打鼓的,挨家挨戶地去散發財神爺像,以便討賞錢.每到人家門口,就唱起:"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滿屋堆."一大堆討吉利的話,不絕於口,直到主人歡喜地接過那張紅紙財神爺像,給他們些錢,扮財神的這些人,連聲道謝之後,就起勁地敲打一陣,在咚咚鏘鏘的鑼鼓聲中,轉到別家去了.
飲屠蘇酒
屠蘇酒是一種藥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製作屠蘇酒的方法是:用大黃一錢,桔梗,川椒各一錢五分,桂心一錢八分,茱萸一錢二分,防風一兩,以絳囊盛之懸於井中,至元日寅時取起,以酒煎四五沸.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後飲以示挽留.宋朝文學家蘇轍的《除日》詩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說的就是這種風俗.這種別開生面的飲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產生種種感慨,所以給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隔年飯
在北方,有的人家還要供一盆飯,年前燒好,要供過年,叫作"隔年飯",是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今年還吃昔年糧的意思.這盆隔年飯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來煮,北京俗話叫"二米子飯",是為了有黃有白,這叫作"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金銀飯".不少地方在守歲時所備的糕點瓜果, 都是想討個吉利的口彩: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邊吃邊樂,談笑暢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