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身體部位)

臍(身體部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臍一是指胎兒出生後,與母體相連的臍帶脫落後成的凹陷。人的臍在腹部,也叫肚臍眼兒。二是指解剖部位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臍
  • 拼音:(qí)
  • 釋義一臍帶脫落後成的凹陷
  • 釋義二:螃蟹的腹部
基本信息,解剖部位名,新生兒臍帶護理,漢字演變,

基本信息

臍 (qí)
①胎兒出生後,與母體相連的臍帶脫落後成的凹陷。人的臍在腹部,也叫肚臍眼兒。
②螃蟹的腹部:尖臍|圓臍|團臍。
臍 <名> 形聲。從肉,齊聲。本義:肚臍同本義
螃蟹腹部的厴,雌者圓形稱“團臍”,雄者尖形稱“尖臍”
某些物體中央凹凸處狀如臍
【中醫】臍 ,解剖部位名。①人體腹中部臍帶脫落結疤後的陷窩處。本處穴名“神闕”。《靈樞·五色》:“當腎者,臍也。”②即臍帶。《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三:“胞系連兒臍,胞不出則不得以時斷臍。”
【生物】臍 umbilicus,hilum,navel[1]脊椎動物局部卵裂的胚胎,胚體與胚外區間的縮窄的連繫部形成體蒂,在魚類等無羊膜類的體蒂中包含有內臟蒂,在羊膜類包含著尿囊蒂(在哺乳類這些形成臍帶),這些蒂在胚體上的附著點或成體時所遺留的附著點痕跡稱為臍。體蒂的附著點稱為皮臍(德Hautnabel),內臟蒂的附著點稱為腸臍(德Darmnabel)或卵黃蒂臍(yolk-stalk umbilicus)。[2]也有把與人類的痕跡的臍形相似的小孔、小窩稱為臍的(如羽毛的翨的翮孔、腹足類殼底中央部)。在鳥類的卵黃囊,把卵黃蒂對側的未覆髒層的小區稱為卵黃囊臍(yolk-sak umbilicus)。
臍

解剖部位名

①人體腹中部臍帶脫落結疤後的陷窩處。本處穴名“神闕”。《靈樞·五色》:“當腎者,臍也。”②即臍帶。《諸病源候論》卷四十三:“胞系連兒臍,胞不出則不得以時斷臍。”因此養育一個新生寶寶,最重要的是餵養和護理。新生兒的臍部護理,是其中非常值得關注的一環。臍帶,是胎兒與母體之間聯繫的紐帶,裡面有二根臍動脈和一根臍靜脈,是胎內輸送營養和氧氣的渠道。新生兒出生後,經夾緊,結紮,切斷處理後,殘端往往在生後1-3天內乾枯脫落,此後臍內血管收縮,臍部皮膚向內牽拉而凹陷,形成臍窩,即平時所說的“肚臍眼”。

新生兒臍帶護理

一、新生兒臍帶的護理應分兩個階段:
斷臍斷臍
第一階段:臍帶未脫落之前臍帶被切斷後便形成了創面,這是細菌侵入新生兒體內的一個重要門戶,輕者可造成臍炎,重者往往導致敗血症和死亡,所以臍帶的消毒護理十分重要:在臍帶未脫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潔乾燥,特別是尿布不要蓋到臍部,以免排尿後濕到臍部創面。要經常檢查包紮的紗布外面有無滲血,如果出現滲血,則需要重新結紮止血,若無滲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簽輕拭臍帶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脫落。
第二階段:臍帶脫落之後
臍帶脫落後臍窩內常常會有少量滲出液,此時可用75%酒精棉簽卷清臍窩,然後蓋上消毒紗布。以前曾經有人主張局部
臍塗1%的甲紫(紫藥水),因甲紫有殺菌、收斂作用,但由於甲紫的穿透力弱,有時表皮已有痂皮形成而底下卻窩芷著膿腫,故現在多數主張採用蘸了75%酒精的棉簽消毒。但切忌往臍部撒“消炎藥粉”,以防引起感染。如果臍窩有膿性分泌,其周圍皮膚有紅、腫、熱、且小兒出現厭食、嘔吐、發熱或體溫不升(肛表溫度低於35攝氏度),提示有臍炎,應立即去醫院診治。
二、父母在護理新生兒臍部時需要特別注意臍疝,它是兒童常見病。有些小寶寶,尤其是未足月的早產兒,臍帶脫落後在肚臍處會有一個向外突出的園形腫塊,這就是“臍疝”。它小如黃豆大小,大的可像核桃,當小兒平臥,安靜時,腫塊消失,而在直立,哭鬧、咳嗽、排便時腫塊又突出。用手指壓迫突出部,腫塊很容易回復到腹腔內,有時還可以聽到“咕嚕嚕”的聲音,如果把手指伸入臍孔,可以很清楚地摸到臍疝的邊緣。
1、發生臍疝的原因:嬰兒臍帶脫落後,臍孔兩邊的腹直肌尚未合攏,一旦腹腔內壓力增高,腹膜便向外突出而造成疝。臍疝的內容物是腸管的一部分。
2、幫助臍疝自然癒合的措施:隨著年齡的增長,疝環口也會逐漸縮小,一般在2歲以內部可自然閉合,因此只要沒有腹痛,嘔吐(腸子被環口夾住)或局部感染,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如果臍疝較大,為了加快其癒合,可取一條寬約4-5厘米的鬆緊帶,在其中心處用布固定半隻桌球,球的凸面對準臍孔,使腸子不再突出,鬆緊帶兩頭用可調節長短的扣子固定,壓力應保持在既能保證腸子不再突出,而又不影響呼吸和吃奶為準,使用後每2-3小時檢查一次,以防止皮膚擦傷
值得注意的是,曾有人主張用錢幣壓迫或繃帶紮緊,實際上效果並不理想,因為嬰兒的腹部呈圓形,繃帶過緊會造成局部皮膚壞死,所以還是應該用桌球壓迫,這樣既安全效果又好。

漢字演變

臍(身體部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