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之原

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第一章九針十二原。

拼音,來源,釋義,位置,

拼音

gāo zhī yuán

來源

出自《黃帝內經·靈樞》第一章九針十二原。原文如下:
......
五臟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於四關,四關主治五臟。五臟有疾,當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臟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陽中之少陰,肺也,其原出於太淵,太淵二。陽中之太陽,心也,其原出於大陵,大陵二。陰中之少陽,肝也,其原出於太沖,太沖二。陰中之至陰,脾也,其原出於太白,太白二。陰中之太陰,腎也,其原出於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於鳩尾,鳩尾一。肓之原,出於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臟六腑之有疾者也。
......

釋義

膏: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原:本原、真元之義。這裡指原穴。原穴:是臟腑原氣經過和留止的腧穴。十二經脈在腕、踝關節附近各有一個原穴,合為十二原穴。
膏之原:指任脈的原穴。

位置

鳩尾穴位於心窩正下方,最底下肋骨稍下處(人體鳩尾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合部下1寸)。
鳩尾穴意義:任脈熱散的天部之氣在此會合,任脈絡穴。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上部的浮游之氣。
運行規律:散熱冷降後下行中庭穴。
功能作用:收引水濕。
主治疾病:
心痛,心悸,心煩,癲癇,驚狂,胸中滿痛,咳嗽氣喘,嘔吐,呃逆,反胃,胃痛。消除疲勞、治療暈車暈船、可以緩解焦躁性格等。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人體穴位配伍: 配梁門穴、足三里穴治胃痛;配三關、足三里穴治嘔吐。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生理解剖:白線上,腹直肌起始部,深部為肝臟;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六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