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炎奈氏菌

腦膜炎奈氏菌通稱腦膜炎球菌,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的病原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腦膜炎奈氏菌
  • 形態:腎形
  • 染色:革蘭陰性
  • 致病物質 :菌毛、莢膜和內毒素
  • 所致疾病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
簡介,生物學性狀,致病性與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防治原則,

簡介

腦膜炎奈氏菌通稱腦膜炎球菌,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的病原菌。

生物學性狀

1.形態與染色 革蘭陰性,呈腎形,直徑0.8um,凹面相對,成雙排列。人工培養後呈卵圓形或球形,排列不規則。在患者腦脊液中,多位於中性粒細胞內,形態典型。新分離的菌株大多有莢膜。
2.培養特性與生化反應 營養要求較高,必須在含有血液或血清等培養基上才能生長。最常用朱古力血瓊脂培養基。專性需氧,初次分離需在5%~10%二氧化碳環境中。本菌在朱古力血瓊脂平板上,35攝氏度孵育24小時後,可行成圓形、無色透明、似露滴狀的菌落。在血瓊脂板上不溶血,在血清肉湯中混濁生長。產生自溶酶,人工培養物超過48小時不移種場常死亡。多數腦膜炎球菌有莢膜多糖群特異性抗原、外膜蛋白型特異性抗原、脂多糖抗原和核蛋白抗原。根據莢膜多糖抗原性不同,將腦膜炎球菌至少分為13個血清群,對人致病的多屬A、B、C、Y和W135群,我國以A群為主。
3.抵抗力 對理化因素抵抗力弱,對乾燥、熱、寒冷等十分敏感,室溫中3小時即死亡,55攝氏度5分鐘內被破壞。常用消毒劑可迅速將其殺死。對磺胺、青黴素、鏈黴素等敏感。

致病性與免疫性

1.致病物質 有菌毛、莢膜和內毒素。菌毛可使細菌粘附於宿主細胞表面,有利於細菌入侵。莢膜有抗吞噬作用。內毒素是最主要的治病物質,它使機體發熱、白細胞升高、皮膚黏膜瘀斑,嚴重時引起DIC和中毒性休克。
2.所致疾病 流腦傳染源是流腦病人或帶菌者,流行期間人群中帶菌率可高達50%以上,主要通過飛沫傳播,細菌侵入易感者機體首先在鼻咽部繁殖,潛伏期1~4天,機體抵抗力強多無症狀或只表現上呼吸道炎症;而抵抗力較弱時,細菌大量繁殖後入血引起菌血症或敗血症,病人突然惡寒、高熱、噁心嘔吐、皮膚黏膜上出現出血點或出血斑。少數病人可因細菌突破血腦屏障引起蛛網膜化膿性炎症,病人出現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頸強直等腦膜刺激症狀。嚴重病人可出現中毒性休克,預後不良。
3.免疫性 機體對腦膜炎球菌的免疫以體液免疫為主,病人及帶菌者體內都可產生群特異性抗體,抗體可通過調理作用促進白細胞的吞噬、活化補體引起溶菌。抗菌抗體對各血清群均有交叉免疫反應。母體隱性感染或預防接種而產生的IgG類抗體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故6個月內嬰兒極少患流腦。兒童因血腦屏障的發育尚未成熟,流腦發病率一般較成人高。

微生物學檢查

取病人腦脊液、血液或出血瘀斑滲出液檢查,帶菌者可取鼻咽拭子。因本菌對低溫和乾燥敏感而易死亡,故標本採集後應注意保暖保濕並立即送檢,最好是床邊接種。
1.直接鏡檢 取腦脊液離心沉澱後,將其沉渣直接塗片染色,鏡檢時發現中性粒細胞內外有革蘭陰性雙球菌,即可初步診斷。對出血斑應先消毒,然後用無菌針頭刺破擠出少量血液或組織液,製成印片、染色、鏡檢,本法檢出率較高。
2.分離培養與鑑定 腦脊液或血液標本可先經血清肉湯增菌或直接接種到預先的朱古力血瓊脂平板,置5%~10%二氧化碳中孵育24小時,挑取可疑菌落做塗片染色鏡檢,並作生化反應和血清凝集試驗鑑定。對於帶菌者的鼻咽拭子的檢查,應採用卵黃雙抗培養基,即含卵黃的培養基中加入多粘菌素B和萬古黴素,以抑制其它球菌和革蘭陰性桿菌生長,而有利於腦膜炎球菌的分離培養。
3.快速診斷法 腦膜炎球菌易自溶,病人腦脊液或血清中有可溶性抗原存在,可用已知抗原快速檢測其抗原。
(1)、對流免疫電泳 用已知抗血清與患者腦脊液或血清作對流免疫電泳,一般1小時內即可得出結果。本法敏感性高,特異性強。
(2)、SPA協同凝集試驗 用已知腦膜炎球菌的IgG類抗體結合在金黃色葡萄球菌的A蛋白上,然後加入待檢血清或腦脊液,若標本中有其可溶性抗原,則出現肉眼可見凝集現象。

防治原則

流行期間,成年人應普遍短期服用磺胺或用磺胺滴鼻,對易感兒童接種群特異性多糖疫苗,反應小,免疫效果好。對可疑患者,應早隔離、早治療,儘早使用青黴素G,對青黴素G過敏的患者應考慮選用氯黴素或第三代頭孢菌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