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腔梗

腦腔梗

腦腔梗是一種病症名稱,屬於中風的一種,約占“中風”19%。腦腔梗是指發生在大腦深部某些缺血性微梗死,受累的腦動脈一般直徑多在3-4毫米。

基本介紹

  • 別稱腔隙性腦梗塞
  • 中醫病名:腦腔梗
  • 常見發病部位:大腦
  • 常見症狀:純運動性輕偏癱
  • 類別:中風的一種
簡介,治療,急性期治療,康復期治療,預防,意見建議,

簡介

腦腔梗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就是通常所說的腔隙性腦梗塞,屬於腦梗塞(腦血栓、腦栓塞、腔隙性腦梗塞、多發性腦梗塞、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一種特殊類型,多發生在基底節區。是在高血壓、動脈梗化的基礎上,腦深部的微小動脈發生閉塞,引起腦組織缺血性軟化病變。其病變範圍一般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為多見。臨床上患者多無明顯症狀,約有3/4的患者無病灶性神經損害症狀,或僅有輕微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輕度頭痛頭昏、眩暈、反應遲鈍等症狀。部分多發性腦腔梗,可影響腦功能,導致智力進行性衰退,最後導致腦血管性痴呆。該病的診斷主要為CT或MRI檢查,
對於“腔梗”的形成原因大多認為由高血壓所致的腦內細小動脈硬化,進而引起深部腦組織點狀缺血、壞死、液化並由吞噬細胞移走而形成一個小孔隙,即是CT片上所見的小低密度影。中年以上(一般指45歲以上)有高血壓病的,如果再有糖尿病、高血脂等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出現這樣的小“腔梗”是很多的。
因為人們對中風十分恐懼,CT片上的小“陰影”便成為蒙在病人心頭的大“陰影”,唯恐自己會很快癱瘓在床。事實上,因為“腔梗”的病灶很小,它涉及到的腦細胞範圍也就很小,出現的症狀比較單純,常常為單純的感覺喪失、單純的偏癱共濟失調,即走路搖晃、手腳不聽使喚;單純的言語困難等症狀。這些症狀常突然發生,約30%病情在36小時內逐漸加重,但這種加重僅是程度上的加重,範圍並不擴大。如單純性的偏癱,可以從輕度的活動不便到明顯的癱瘓,但部位仍是一側的某部分
腦腔梗的臨床表現
臨床較為常見的有6種表現形式:
⑴純運動性輕偏癱;
⑵純感覺性卒中;
⑶同側共濟失調性輕偏癱
⑷構音障礙-手笨拙綜合症;
⑸感覺運動型卒中;

治療

既然知道了腦腔梗是什麼病,那么該用什麼藥物來治療它呢,其實能及早的發現腦腔梗是患者不幸中的萬幸,因為及時發現,用藥物干預還完全來得及,只要堅持用藥完全可以防止腦腔梗發展成重度腦梗塞

急性期治療

以儘早改善腦缺血區的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為原則。
(1)緩解腦水腫 梗塞區較大嚴重患者,可使用脫水劑或利尿劑。
(2)改善微循環 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環。
(3)稀釋血液 ①等容量血液稀釋療法 通過靜脈放血,同時予置換等量液體。②高容量血液稀釋療法 靜脈注射不含血液的液體以達到擴容目的。
(4)溶栓 ①鏈激酶。②尿激酶。
(5)抗凝 用以防止血栓擴延和新的血栓發生。①肝素。②雙香豆素。
(6)擴張血管 一般認為血管擴張劑效果不肯定,對有顱內壓增高的嚴重患者,有時可加重病情,故早期多不主張使用。

康復期治療

實驗及臨床研究表明,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存在可塑性,在大腦損傷後的恢復過程中,具有功能重建的可能性。
目前認為腦腔梗引發的肢體運動障礙的患者經過正規的康復訓練可以明顯減少或減輕癱瘓的後遺症,有人把康復看得特別簡單,甚至把其等同於“鍛鍊”,急於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導致關節肌肉損傷、骨折、肩部和髖部疼痛、痙攣加重、異常痙攣模式和異常步態,以及足下垂、內翻等問題,即“誤用綜合徵”。
不適當的肌力訓練可以加重痙攣,適當的康復訓練可以使這種痙攣得到緩解,從而使肢體運動趨於協調。一旦使用了錯誤的訓練方法,如用患側的手反覆練習用力抓握,則會強化患側上肢的屈肌協同,使得負責關節屈曲的肌肉痙攣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復更加困難。其實,肢體運動障礙不僅僅是肌肉無力的問題,肌肉收縮的不協調也是導致運動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誤以為康復訓練就是力量訓練。
恢復期治療目的就是改善頭暈頭痛、肢體麻木障礙、語言不利等症狀,使之達到最佳狀態;並降低腦梗塞的高復發率。
1、科學準確用藥,預防腦梗塞復發
腦梗阻屬於高復發不可逆性的慢性腦血管意外,病人出院後仍需按醫生囑咐規律服藥,控制好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動脈硬化的基礎病變,並定期到醫院複查。常用治療腦梗塞的有效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類藥物。
2、儘早、積極地開始康復治療
如前所述,腦梗死形成後會留下許多後遺症,如單癱、偏癱、失語等,藥物對這些後遺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通過積極、正規的康復治療,大部分病人可以達到生活自理,有些還可以回到工作崗位。有條件者最好能到正規的康復醫院進行系統康復。如因各種原因不能到康復醫院治療者,可購買一些有關方面的書籍和錄像帶,在家自己進行。康復宜及早進行。病後6-12個月內是康復的最佳時機,半年以後由於已發生肌肉萎縮及關節攣縮,康復的困難較大,但同樣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3、日常生活訓練  患病後許多以前的生活習慣被打破,除了要儘早而正規地訓練患肢,還應注意開發健肢的潛能。右側偏癱而平時又習慣使用右手(右利)的患者,此時要訓練左手做事。衣服要做得寬鬆柔軟,可根據特殊需要縫製特殊樣式,如可以在患肢袖子上裝拉鎖以便去看病時測量血壓。穿衣時先穿癱瘓側,後穿健側;脫衣時先脫健側,後脫患側。
4、面對現實,調整情緒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此話用在腦血管病人身上更貼切。面對既成事實,應調整好情緒,積極進行康復以儘早重返社會。嚴重的情緒障礙患者可請醫生幫助,使用抗抑鬱劑,如百憂解,對腦血管病後的抑鬱焦慮情緒有良好的作用。
5、後遺症的功能恢復護理
(1)語言不利 語言障礙的病人情緒多焦躁、痛苦。醫護人員要多接觸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讓病人保持心情舒暢,消除緊張心理。必須儘早地誘導和鼓勵患者說話,耐心糾正發音,從簡到繁,如“e”、“啊”、“歌”等,反覆練習堅持不懈。並配合針刺啞門、通里、廉泉等穴,這利於促進語言功能改善和恢復。
(2)肢體功能障礙 急性期護理上要注意將癱瘓肢體置放功能位置,以防肢體發生攣縮畸形,多採用仰臥位和側臥位。從簡單的屈伸開始,要求活動充分,合理適度,避免損傷肌肉和關節,每天2~4次,每次5~30分鐘。並配合藥物治療,按摩患側肢體,針刺曲池、合谷、足三里等。囑病人經常用熱水浸泡患側肢體,促進其血液循環。
(3)口角歪斜 臨床上常見病側眼瞼閉合不全、口角下垂、不能皺額、閉眼、鼓腮、吹哨。病人常常產生消極情緒,失去治療信心。護士應同情關心病人,給予精神鼓勵,以便取得信任,舒其情志。飲食上宜給易於消化、富於營養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配合針刺頰車、地倉、迎香、四白。鼓勵病人多做眼、嘴、臉部運動,並經常按摩局部。

預防

除了用藥治療外,防治腦腔梗還應注意:
1、高血壓患者應長期藥物治療,定期測血壓,使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
2、糖尿病患者要嚴格控制飲食,堅持降糖治療,使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糖尿病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5mmHg;
3、高血脂患者應進行降脂治療;
4、定期進行血液流變學檢查,血粘稠度過高者,需口服小劑量阿司匹林;
5、定期心臟檢查,特別注意心功能變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臟供血,防治冠心病;
6、對突發頭痛、頭昏、眩暈、記憶力力減退、反應遲鈍、遺忘、視物不清、面部發麻等症狀,應提高警惕,儘早到醫院做頭顱CT,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意見建議

腔梗治療是每個病人和家屬都很關心的問題,腔梗治療的最佳時間是發病的前3-6個月,腔梗治療需要注意飲食調理,清淡飲食,多吃新鮮的青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戒菸酒.適當做一些運動,不要太勞累,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很重要.
定期“通血管”防病有害
一般來說,如果症狀明顯,可適當套用擴血管藥物,以增加腦組織血液供應,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如果沒有症狀,只是作頭顱CT偶然發現有陳舊的病灶,就無需特殊治療,更不需要住院。
病人中誤傳的每半年輸一次丹參,是錯誤的做法。因為任何藥物都有半衰期,靜脈輸丹參數十小時後就被機體排泄掉。活血化瘀也好,擴張血管也罷,都不能去除引起中風的其他因素,如動脈硬化本身的內膜斑塊,血液成分的改變和血壓隨時的變化等等。何況有時靜脈輸液還會引起心臟衰竭、輸液反應等各種意外。
中老年以上人群堅持監測血壓、血脂和血糖是很重要的。發現高血壓的,堅持服藥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要做系統治療;高血脂肥胖的患者要減少脂肪和熱量的攝入,減輕體重,必要時服用降脂藥物。同時,戒酒戒菸,有規律的生活,儘可能去除緊張因素,心情愉快,適量運動,這才是預防“腔梗”逐步增多的最好辦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