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後天

中醫基礎術語,是指脾之運化,運化水谷精微。機體生命活動的持續和氣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賴於脾運化的水谷精微來供給,故稱“脾主後天”。《醫宗必讀》:“一又此身,必資谷氣,谷入於胃,灑陳與六腑而氣至,和調於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以為生者也。故曰後天之本在脾。”臨床上,後天營養失調或因病傷及脾胃治療,多能獲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脾主後天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脾主後天,機體生命活動的持續和氣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賴於脾運化的水谷精微來供給,《醫宗必讀》:“脾何以為後天之本?蓋一日不食則飢,七日不食則腸胃涸絕而死。《經》云:‘安谷則昌,絕谷則亡’,胃氣一敗,百藥難施,一有此身,必資谷氣,谷入於胃,灑陳六腑而氣至,和調於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以為生者也。故曰後天之本在脾。”《素問·平人氣象論》說:“人以水谷為本,人絕水谷則死。”所以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組織器官,由脾維持其正常生理功能。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中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及李東垣“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論點,說明了“脾胃後天之本”在預防醫學上的重要性。

中醫套用

脾主後天,強調了脾的重要性,飲食入於胃,經過胃的初步腐熟,下送小腸,“泌別清濁”,其中精微的部分通過脾氣散精以布散全身,由此,四髒及全身皆賴脾多運化的水谷精微,宋代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曰:“目得之而能視,耳得之而能聽,手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髒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氣。”脾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正常,臟腑經絡、四肢百骸、乃至筋肉皮毛等都能得到充分的濡養,從而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機體保持健康。若運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減退,則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不能很好地吸收、輸布,可見食欲不振、腹脹、便溏和完谷不化等疾,可因化源不足而出現心悸、頭暈、食少、體倦、舌淡、脈弱等證。李東垣“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張介賓《類經》注釋說“脾胃為藏腑之本,”所以,歷代醫學家主張欲要保持機體的健康,必須維護脾胃功能的健旺 。一般根據具體情況,有脾胃病表現時,一般都主張應先治脾胃病,然後治其他臟腑病,在治療其他臟腑病時也要顧護脾胃,以保持胃氣的健旺,這樣不僅使藥力能充分發揮它的治療作用,而且營養來源的供給,抗禦疾病的能力也有所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