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絡叢腫瘤

簡介,定義,病因,臨床特點,症狀和體徵,神經影像學,分型,脈絡叢乳頭狀瘤,脈絡叢癌,非典型脈絡叢乳頭狀瘤,鑑別診斷,遺傳學,分級,發病率,發病部位,

簡介

脈絡叢腫瘤起源於腦室內的脈絡叢上皮細胞,好發於兒童,是1歲時最常見的腦腫瘤。主要有脈絡叢乳頭狀瘤(英文名:papilloma of choroid plexus, 別名:choroid plexus papilloma)與脈絡叢癌。脈絡叢乳頭狀瘤是良性腫瘤,緩慢生長,常引起腦脊液的流動障礙。外科手術可以治癒。 脈絡叢癌是脈絡叢乳頭狀腫瘤的惡性亞型。顯示間變特徵,常侵及周圍腦組織。常見CSF 轉移。

定義

脈絡叢腫瘤是腦室內、起源於脈絡叢上皮的乳頭狀瘤。

病因

猿病毒(SV40)DNA 序列是一種小的原始DNA 病毒(乳多空病毒),在脈絡叢乳頭狀瘤、脈絡叢癌和室管膜瘤的演化中起到作用。40年前,廣泛套用含減毒活性SV40 的急性脊髓灰白質炎疫苗致數百萬人隱性感染。SV40 是嚙齒類動物的致癌基因,表達SV40 大T4 抗原的轉基因鼠發生了脈絡叢乳頭狀瘤,接種新生齧齒動物也誘發了脈絡叢乳頭狀瘤和室管膜瘤。但是,對人類的隨訪研究顯示,急性脊髓灰白質炎疫苗並不增加癌症的發病率。幾項早期報導指出人腦腫瘤含SV40 相關病毒DNA。SV40 樣病毒已從人膠質母細胞瘤中分離出來並從人腦腫瘤中克隆出來。然而許多報導稱,分離SV40 不能除外存在攜帶SV40 的細胞株。用PCR 方法再檢測疑與人類腫瘤相關的SV40 結果顯示,SV40 樣DNA 可在50%人類脈絡叢腫瘤和大部分室管膜瘤中檢測到。最近研究在不同的腫瘤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外腫瘤(問皮瘤、肉瘤)和正常組織(如精液、B 和T 淋巴細胞)中檢測到可信的序列,研究發現,這些細胞都可以作為攜帶者在人群中播散sV40。腫瘤中存在病毒並不意味其在腫瘤發生中起作用。

臨床特點

症狀和體徵

脈絡叢腫瘤易阻塞腦脊液循環,引起巨顱征(嬰兒頭圍增大)和顱內壓增高症狀,如嘔吐、斜視和頭痛。

神經影像學

在CT和MRI上,腦室內出現高密度包塊影,增強後可強化,常伴有腦積水

分型

脈絡叢乳頭狀瘤

脈絡叢乳頭狀瘤良性,由一層柱狀上皮細胞圍繞在纖細的毛細血管纖維組織周圍的乳頭狀結構構成,細胞核圓形或卵圓形,位於上皮基底部。核分裂象不多,不侵及腦組織,無壞死。 脈絡叢乳頭狀瘤很像非腫瘤性脈絡叢,但細胞比較擁擠、細長。偶爾脈絡叢乳頭狀瘤可表現少見的組織學特點,包括嗜酸性變、黏液變性、色素化和腫瘤細胞的腺管狀結構以及結締組織變如黃色瘤樣變、血管瘤樣變、骨和軟骨形成。免疫組化染色幾乎所有的脈絡叢乳頭狀瘤都表達角蛋白和波形蛋白。S一100 蛋白存在於約90%的病例。上皮膜抗原陰性。GFAI,在正常脈絡叢上皮細胞不表達,但25%~55%脈絡叢乳頭狀瘤陽性。電子顯微鏡顯示有指狀交叉的細胞膜、緊密連線、微絨毛、偶爾還有頂端纖毛和瘤細胞基底面的基底膜。

脈絡叢癌

腫瘤顯示惡性特徵,包括核多形性、核分裂象多見、核漿比例明顯增大、核密度增高、乳頭狀結構不明顯伴片狀瘤細胞灶性壞死並常瀰漫浸潤腦組織。 免疫組化染色脈絡叢癌常表達角蛋白,然而S 一100 蛋白和甲狀腺運載蛋白的陽性率比脈絡叢乳頭狀瘤低。大約20%的脈絡叢癌GFAP 陽性。上皮膜抗原常不表達。罕見病例脈絡叢癌由非典型透明細胞排列成實性結構,使診斷很困難。在這些病例,需要做電鏡檢查協助診斷。

非典型脈絡叢乳頭狀瘤

非典型脈絡叢乳頭-狀瘤與脈絡叢乳頭狀瘤和脈絡叢癌之間的區別不很明確。一些腫瘤僅表現出一種或少許惡性組織學特點,如核分裂象增多。這些腫瘤叫做非典型脈絡叢乳頭狀瘤,明確的診斷標準尚未建立。

鑑別診斷

許多腫瘤需與脈絡叢腫瘤相鑑別。 絨毛肥大為兩個側腦室的脈絡叢瀰漫增大,組織學形態正常,患者常出現高分泌性腦積水。 脈絡叢癌與轉移癌的鑑別非常重要。脈絡叢腫瘤共同表達波形蛋白、角蛋白和s 一100 蛋,有助於與其他轉移癌相鑑別。另外}IEAl25和Bm'EP4 也有幫助,因為它們標記 95%的腦轉移癌,而脈絡叢乳頭狀瘤和脈絡叢癌僅10%陽性。甲狀腺運載蛋白與甲狀腺素和維生素A 的轉化有關,是正常和腫瘤性脈絡叢上皮的標記物。但是約20%的脈絡叢乳頭狀瘤陰性,而其他腦腫瘤和轉移癌可以陽性。最近報導,正常脈絡叢、脈絡叢乳頭狀瘤和脈絡叢癌突觸素強陽性,但這一發現沒有被其他人證實。一項研究顯示,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I(IGFⅡ)可以在脈絡叢乳頭狀瘤表達,但其他腦腫瘤陰性。由於先前的研究顯示IGFll 可以在星形細胞瘤、腦膜瘤和癌中表達,所以IGF lJ 是否具有鑑別診斷意義還待證實。癌胚抗原(CEA)陽性提示轉移癌,雖然偶爾脈絡叢癌也陽性。非上皮性的問葉性腫瘤也可起源於脈絡叢,包括腦膜瘤

遺傳學

脈絡叢乳頭狀瘤和脈絡叢乳頭狀癌曾出現在I。i-Fraumeni 綜合徵患者中。有4例報導,3例有TP53 密碼子248 的胚系突變。在散發的脈絡叢乳頭狀腫瘤中沒有檢測到TP53 的突變。 細胞遺傳學和分子遺傳學 經典的脈絡叢乳頭狀瘤細胞遺傳改變和FISH 顯示超二倍體,有7、9、12、15、17和18 是染色體的獲得。9 號染色體短臂的重複與脈絡叢乳頭狀瘤和脈絡叢異常增生相關。超單倍體可能是脈絡叢乳頭狀癌的特徵。

分級

脈絡叢乳頭狀瘤組織學相當於wHo I 級,脈絡叢癌相當於wHo m 級。

發病率

占所有腦腫瘤的0.4%~0.6%,占兒童腦腫瘤的2%~4%,1 歲兒童占10%~20%。脈絡叢乳頭狀瘤與脈絡叢癌的比例為5:1。約80%的脈絡叢癌發生於兒童,占脈絡叢腫瘤的20%~40%。每年發病率為0.3人/lO萬。
側腦室腫瘤患者大多數小於20歲,第四腦室的腫瘤各年齡組都可發病。用超音波技術已經發現宮記憶體在先天性腫瘤甚至是胚胎性腫瘤。側腦室男女發病率為1:1,第四腦室為3:2。

發病部位

脈絡叢乳頭狀瘤和脈絡叢癌發生在有脈絡叢的地方,即側腦室(50%)、第三腦室(5%)和第四腦室(40%),2 個或3 個腦室受累占5%。發生於橋腦小腦角靠近第四腦室開口處的腫瘤少見。例外的異位腫瘤可發生在軟組織內或蝶鞍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