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田村

脈田村

高村鎮脈田村位於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高村鎮政府駐地東6公里,隆高線北2.5公里處。村四周高,中間低,因其山有九脈,呈九龍聚會之勢,遂得名脈田。村占地4730畝,人口89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脈田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高村鎮政府駐地東6公里
  • 人口:890人
村莊概況,村莊歷史,地圖信息,

村莊概況

明中葉,伯姓由今榮成賽前來此建村。清初,殷姓自集西,原姓自榮成原家先後遷入,於、王、張、賽、孫諸姓相繼來此落戶。該村歷史悠久,其中脈田糖瓜久負盛名,古文化遺址、村西古木、馬家園的傳說、金山羊的故事等獨具特色。
“脈田糖瓜”之由來
相傳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臏和龐涓師從鬼谷子同師學藝。期滿,鬼谷子欲試二人才藝,遂出題測之,題目之一是:讓二人用日常五穀雜糧,製作一種食品,要求漿上來漿上去。龐涓求成心切,匆匆將黃豆置於溫水,浸泡膨發,倒入磨斗,推研成潑,用帆布包袱擠壓出豆汁漿沫,再加熱成潔白的豆漿,點加滷水,漿汁凝固成豆腐腦,再舀於鋪墊帆布包袱的扁圓柳條筐中,稍事擠壓,便成鮮嫩潤滑的豆腐。龐涓得意間,成形的豆腐卻回不到漿汁中去,鬼谷子笑而不言。孫臏則選一升大麥,也加入適當的溫水發酵,待顆顆子粒抽出指長的嫩芽,置於磨中研成糟,再用孔眼較大的粗布包袱捺壓液汁入鍋,點火加溫,濃縮成漿,凝成糖稀,扯之成絲成綹,待次日凌晨三四點鐘,火勢不減,一人趁熱自鍋中扯一綹糖稀,一人手持麻絲,借清晨寒氣,絞勒出一塊塊、一段段,圓鼓修長,粗細如同胡蘿蔔狀的小糖瓜,而糖瓜遇熱又變成粘稠的糖稀,鬼谷子見狀,默然頷首。這就是在當地廣為流傳,男女老少耳熟能詳的關於糖瓜的來歷,村人稱之為“漿上來漿上去”。
脈田糖瓜久負盛名。相傳明崇禎年間,伯姓村民闖關東學得麥芽糖製作技術,回村後,組織族人成立製作麥芽糖瓜的小作坊,每年冬閒製作麥芽糖。此後,村中許多人學會作糖瓜。脈田糖瓜甘甜脆酥,入口即化。清嘉慶年間,就馳名膠東。清末,製糖作坊發展到6處,從業者50多人。後脈田糖瓜不僅受到當地民眾青睞,而且大量銷往威海、煙臺、青島、榮成等地。1990年,製糖作坊9家,從業人員120多人,年產糖瓜1.5萬公斤,成為農民致富的重要副業。
脈田大汶口文化遺址位於脈田村正南。遺址面積約10萬平方米,1989年5月,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文登市6處同類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中,面積最大,文化積澱最厚。1992年8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在此立碑定界,重點保護。遺址中曾發現新石器時代古村落遺蹟,有陶片、鼎足、石器、先民們生活遺棄的活土、居住過的洞穴及活動場所。地表現已成良田、溝渠、果園和小路,四季被小麥、玉米、花生、園地所覆蓋。

村莊歷史

“馬家園”的傳說
村東北200米,有高約10米環台狀崗丘,村人稱之為富台山。山腳下有一條東西路,沿路東行大約100米,路北有一處200畝的平地,俗稱“馬家園”。當地有個水淹馬家園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馬家園有個財主馬員外,富甲一方。馬員外有個兒子不務正業,整天遊手好閒,惹事生非。馬家為炫耀家業,特意餵養一百匹馬,一百頭騾子,一百頭牛。馬公子常與家丁騎馬驅牛,橫行鄉里。富台山腳下有一處黑龍潭,水極清幽,深不可測。馬家常役牛逐馬,到潭裡飲水滌足,每至此,潭水被攪的渾濁不堪,村人不能用。一日,富台山上富員外兩個女兒結伴來山下黑龍潭洗衣服,剛洗了一會兒。只見遠處馬騰牛奔,塵土飛揚,一群騾馬跑到潭邊,躍入潭中,嬉水暢飲。頓時,潭水混濁不堪,富家兩姐妹花容失色,呆立岸邊。馬公子見狀,嬉皮笑臉,竟上前動手動腳,富家大小姐狠狠打了他一記耳光,馬公子惱羞成怒,指使家丁欲搶兩姐妹回府。富家兩姐妹雙雙跳進潭中,變為一對白龍。此潭乃東海地脈行經處,水源旺盛,經年不涸。事後馬家仍驅牛逐馬,來此飲水攪鬧。潭中白龍氣憤不過,每當馬家騾馬進潭飲水時,便擇機拖一隻至潭深處咬死,送入東海餵魚。日復一日,馬家發現這一端倪,為不使騾馬頻遭傷害,竟在馬頭牛角綁上尖刀,驅入潭中。白龍姐妹竟被牛頭上的尖刀戮破嬌軀。疼痛難忍的白龍姐妹騰空而起,萬里晴空頓時烏雲密布,雷電交加,傾盆大雨狂泄而下,驚慌失措的馬公子被四散狂奔的牲畜踐踏而死,百畝馬家園自此湮沒。
金羊鎮邪的傳說
村西北,有一座長滿松樹的山崗,是全村地勢最高處。山頂有塊岩石,岩石上有8隻至今仍清晰可見的羊蹄印。村人中自古流傳著金羊鎮邪的傳說。相傳,伯姓定此,諸姓遷入,村莊初立。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後來人們發現村西北林豐草茂、鳥語花香,地里長出的莊稼穗大粒飽,汁香味美。但不知何時,出現了令人驚異的怪現象,每到夏秋之際,稻豐谷熟,滿山金黃之時,便自西南突來一片烏雲,行至村西,狂風肆虐、電閃雷鳴、大雨傾盆,瞬時,田毀地損,豐收的莊稼頃刻化成泥土。村民以為上蒼怪罪他們處福地無誠意,遂殺豬宰羊,沐浴而冠,夏秋之際,擺案設幾,聚首山下,焚香祭奠,跪拜祈禱,以期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但天不遂人願。村人茫然,然仍年復一年,祭拜不輟。
有一年,正當稻黃谷豐時,人們正忙於祭奠禱告,又見西南烏雲驟起,翻滾而來。村人正驚悚間,忽見村北山頂祥雲朵朵,瑞氣四射。彤雲起處,金光閃閃,兩隻金羊昂頭揚蹄,望南而鳴,西南烏雲瞬時消逝。雲頭落處,恰在山頂青石硼上,村民紛紛焚香叩拜。自此,村西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知縣聞知,認為金羊石下定是風水寶地,遂決定將祖墳遷移至此,蔭被子孫。遂令衙役掘其祖墳,千里迢迢,運抵羊山,擇日動土。剛剛挪動石硼,猛聽到“咩”“咩”兩聲羊啼,只見羊山上空濃雲驟起,狂風大作,暴雨如注。風雨過後,縣令衙役都不見蹤影,只有青石硼前一棵松樹枝上掛著一隻衙役靴子。石硼上留下8個深淺有致的羊蹄窩。如今,人們還能在羊山頂上一一數出。
沿脈田村西小道前行280米,有一古灰棗樹,樹高18.4米,冠徑16米,樹幹胸徑逾1米。主幹起6米分伸成四大次主幹,成枝向上,各撐一方枝葉。盛夏時節,枝繁葉茂,狀如華蓋。隆冬來臨,猶如一隻碩大無比的蘑菇。村里老人講,建村時就有這棵樹,據今約500多年。棗樹雖常遭雷擊電灼,但至今仍活力旺盛。年末歲初,人們都要在頂乾枝丫處掛滿紅布條、紅繩結,祈福盼吉祥

地圖信息

地址: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