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性纖維性變

胰腺囊性纖維性變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國外統計本病的發生率每1000~5000人中可見1例。本病具有明顯的種族性和地區性。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消化內科
  • 多發群體:嬰幼兒
  • 常見發病部位:胰腺
  • 常見病因:病因不明,或由基因缺陷導致
  • 常見症狀:脂肪瀉,生長緩慢,糞便多、不成形,肝硬化,繼發低蛋白血症、水腫、貧血、眼乾燥症及維生素K缺乏症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病因尚不十分明確,通常認為系基因缺陷性,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由單基因或多基因異常突變所致。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只有致病基因在純合狀態下(rr)才發病,在雜合狀態(Rr)由於有正常的顯性基因R存在,所以致病基因r的作用不能表現出來。但這樣的個體雖不發病,卻能把致病基因r傳給後代,成為攜帶者。具有遺傳因素的後代,胰腺囊性纖維性變的發生機率高達25%,男女總機率相等。

臨床表現

開始出現症狀都在一歲之內,有些病例在新生兒期就有大量糞便,胎糞可呈黏稠膠狀如油灰樣的黑色物質,與腸壁緊密黏著,引起胎糞性腸梗阻或腹膜炎。有些則數月後才出現顯著的脂肪瀉。患兒的食慾良好,體重仍不增加,生長緩慢。糞便的量多,不成形,臭味特重,每天3~6次。有些患兒可發生肝硬化,並繼發低蛋白血症、水腫、貧血、眼乾燥症及維生素K缺乏症。患兒經常有呼吸道感染,反覆發作,嚴重者發生氣胸或咯血,晚期常見呼吸衰竭、肺心病及心力衰竭。患兒的汗液、淚液及唾液內的鈉和氯化物含量增多。出汗時水及電解質大量丟失,易致虛脫。

檢查

1.影像學檢查
(1)腹部X線平片顯示,梗阻上端小腸擴張充氣或有液平,胎糞中有散在的小氣泡(肥皂泡征),即為典型的胎糞性腸梗阻徵象,為胰腺囊性纖維性變患者的重要依據之一。伴有胎糞性腹膜炎患者,平片上尚可見細條或斑片狀鈣化影。不完全性腸梗阻患者吞服造影劑後,造影劑呈節段或團塊狀分布,腸管粗細不均,小腸黏膜粗亂。
(2)胸部X線平片可見局限性或較廣泛的肺大皰、肺氣腫、肺不張、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肺膿腫、支氣管擴張、肺纖維化改變。
(3)B超和CT成像顯示胰腺縮小,表面不均,廣泛纖維化,胰腺導管囊狀擴張。所見肝臟縮小、硬化,肝內膽管擴張伴結石。膽囊縮小,脾臟增大。
2.內鏡檢查
(1)腹腔鏡檢查將可窺見胰腺變硬纖維化、表面不規則結節狀,脂肪變性引起的肝臟腫大,局灶性或瀰漫性膽汁性肝硬化。
(2)纖維十二指腸鏡或可見食管靜脈曲張、十二指腸液黏稠,ERCP造影顯示胰腺管節段性囊狀擴大。
(3)直腸鏡可見隱窩寬大、擴張,滯留較多的稠厚黏液。
3.病理學檢查
在B超或CT導引下作胰腺、肝穿刺活檢,較為安全。顯微鏡下胰腺腺泡及腺管被嗜伊紅物質所堵塞,周圍纖維組織增生及炎症細胞浸潤;肝組織呈膽汁性肝硬化病變和結石形成。

診斷

臨床上有消化道吸收不全及慢性呼吸道疾病同時存在的病例,應考慮此病的可能:
1.90%的病例有脂肪瀉及營養不良。十二指腸液中各種酶缺乏,胰蛋白酶缺乏。
2.阻塞性肺氣腫及雙肺慢性支氣管肺炎且反覆發作。
3.汗液內氯化物及鈉明顯增高。
4.有家族史。
5.有肝硬化、門脈高壓症。
肝穿活檢為膽汁性肝硬化及膽結石形成。

治療

1.內科處理
(1)改善胰腺功能適當服用胰酶有助於食物吸收,症狀嚴重者應適當增加胰酶製劑的劑量。注意調整嬰幼兒飲食,給予低脂肪、中等量糖類、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如服用中鏈三酸甘油酯、水解蛋白、葡萄糖、多種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應給雙倍劑量)、微量元素製劑、鹽類。病情嚴重者可給要素飲食或腸道外營養。
(2)防治肺部感染鼓勵咳痰、體位引流,蒸汽吸入和超聲霧化(加適量胰蛋白酶)吸入有助於黏稠痰液排出。若有大量黏液堵塞支氣管,需行氣管吸痰或支氣管鏡灌洗。一旦出現咳嗽、氣促、體溫上升,顯示呼吸道感染,可根據口腔拭子和痰培養及其藥敏試驗選擇用藥,一般需連續給藥10天左右。銅綠假單胞菌感染常是其致死性原因,應及時採用環丙沙星、羧苄西林,頭孢哌酮等廣譜抗生素。
(3)不完全性胎糞性腸梗阻可採用加有胰酶的等滲鹽水、平衡液灌腸,口服山梨醇、甘露醇等輕瀉劑。少年患者可套用10%N-乙醯半胱氨酸口服;或10%N-乙醯半胱氨酸加胰酶製劑灌腸。
(4)其他1%~2%兒童患者合併糖尿病,成年人可上升至13%,需用胰島素治療。有膽汁性肝硬化的患者,應保肝利膽。
2.外科手術
(1)腸梗阻完全性胎糞性腸梗阻,合併腸扭轉、腸壞死腸穿孔者均需要手術治療。對胎糞性腸梗阻,可採取切開取糞塊腸造口、腸切除方法解除梗阻。
(2)門靜脈高壓症發生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的兒童,應及時施行門-體靜脈分流術。脾大、脾功能亢進患者有手術指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