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長齡(清朝乾隆時期禮部尚書)

胡長齡(清朝乾隆時期禮部尚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胡長齡(1758-1814),字西庚,號印渚,江南通州(今江蘇南通寺街)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狀元,官至禮部尚書。其才譽卓著,為“江東三俊”(馬有章李懿曾)之一,與山陽汪氏合稱“汪經胡史”。著有《胡三餘堂存稿》等。

基本介紹

  • 本名:胡長齡
  • 別稱:“江東三俊”之一
  • 字號:字西庚,號印渚
  • 所處時代:清乾嘉年間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江南通州
  • 出生時間:1758年
  • 去世時間:1814年
  • 主要作品:《胡三餘堂存稿》等
  • 主要成就狀元、官至禮部尚書
胡長齡(1758-1814),字西庚,號印渚,江南通州(今江蘇南通)人(南通寺街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大考二等,提升為侍講學士武會試副考官。乾隆六十年(1795年)任國子監祭酒,並主試山東。後官至禮部尚書。胡長齡才譽卓著,位“江東三俊”(馬有章李懿曾)之一,與山陽汪氏合稱“汪經胡史”。著作有《胡三餘堂存稿》等。
他為官清正廉明剛正不阿,反對趨炎附勢,曾多次智斗當朝權傾一時的和珅,表現出了機智果敢、不畏權勢的個性。
胡長齡考中了狀元的時候,按禮節,就是當朝宰相和珅的門生,應該去拜謁和珅。可是胡長齡卻因為不齒和珅的作為,不願交結,就沒去拜謁和珅。和珅十分惱火,就讓胡長齡當了翰林院修撰。這在朝廷是一份沒有油水的“清差”,這一晾十年,朋友們看他日子過得太清苦,就悄悄在和珅做壽時,用烏賊魚的墨汁仿照胡長齡的筆跡寫了一副壽聯,送給和珅,並解釋說,由於胡長齡太窮,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可出門做客,不能親自來賀壽。和珅這才讓他去山東任學政。事後,朋友又同樣替他寫了一個謝帖送給和珅。
嘉慶年間,和珅倒台,家中被抄,人們發現朝廷大臣與和珅都有往來,惟獨沒有胡長齡的隻字片言。原來用烏賊魚墨汁寫字,時間一長,字跡就消失了。由於胡長齡的正直和才幹,得到嘉慶皇帝的賞識,官職逐步提升,位至禮部尚書,兼戶部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