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軍(北京大學哲學系副主任)

胡軍(北京大學哲學系副主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胡軍,1951年8月15日生。出生於上海。

職稱: 教授。

最後學位: 博士。

機構: 中國哲學教研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51年8月15日
  • 職業:教授
  • 信仰:無
  • 代表作品:《哲學是什麼》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民眾
  • 婚姻狀況:已婚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課題研究,專著,合著,譯著,譯文,主編,參編,其他,

人物經歷

胡軍
1951年8月15日出生於上海市。
1957年9月-1963年7月就讀於上海南市區四牌樓路國小。
1963年9月-1969年7月就讀於上海南市區建浦中學。
1969年9月-1978年3月任黑龍江嫩江國營農場場直中學教師。
1978年3月-1981年1月就讀於哈爾濱師範大學政教系。
1981年2月-1983年7月留校任教並於此段時間在北京大學哲學系進修。
1983年7月返回哈爾濱師範大學工作。
1985年9月-1988年7月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獲哲學碩士學位。
1988年9月-1991年7月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獲哲學博士學位。
1991年7月-1998年2月哈爾濱師範大學工作,並於1991年底破格晉升副教授,1993年8月晉升教授。
1998年3至今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
1998年3至今在北京大學哲學系任教,是中國現代哲學家。
擔任職務:
北京大學哲學系副主任。
北京大學哲學系學位委員會副主任。
北京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
韓國金剛大學名譽教授。
西南民族大學客座教授。
北京市哲學會秘書長。
馮友蘭學術研究會秘書長。

研究方向

中國現代哲學、知識論。

主要貢獻

課題研究

2003.5 胡軍 《現代儒學》 211二期。
2003.12 胡軍 《20世紀中國哲學》 211二期工程。

專著

《金岳霖》(22萬字) 台灣東大圖書公司 1993年1月。
《哲學是什麼》《哲學是什麼》
《知識論引論》(23萬字) 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97年7月。
《哲學是什麼》(台灣版) 台灣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 2002年。
《哲學是什麼》(15萬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年5月。
《分析哲學在中國》(33萬4千字) 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2年9月。
《道與真》(39萬8千字) 人民出版社 2002年9月。
《哲學是什麼?》(香港版) 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03年10月。
《知識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1月。
<燕園哲思錄>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0年6月。

合著

《哲學百年》 北京出版社 1999年12月。
《位極北辰》(獨立完成30萬字) 北京大學出版社《中國儒學文化大觀》 2001年。
《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年12月。
論文 《金岳霖共相理論剖析》 《哲學研究》 1990年第四期。
《金岳霖在知識論出發方式上的變革》 《北京大學學報》 1992年第2期。
《金岳霖真理標準綜合說》 《中國哲學史》 1992年創刊號。
《試析金岳霖〈論道〉中的能與式》 《文史哲》 1990年第一期。
《羅素與張申府》 《學術月刊》 1994年第12期。
《金岳霖與中國哲學》 《哲學研究》 1995年增刊。
《馮友蘭重建形上學之方法》 《求是學刊》 1993年第4期。
《試論中國傳統哲學的直覺思維方式》 《北方論叢》 1990年第1期。
《金岳霖歸納理論述評》 《學術交流》 1994年第4期。
《金岳霖的知識論與中國哲學的現代化》 《理論探討》 1994年第4期。
《金岳霖論事實》 《學術交流》 1992年第4期。。
《儒家的理想人格及其在傳統社會中的示範作用》 《大慶高專學報》 1994年第1期。
《馮友蘭〈新理學〉方法論批判》 《二十一世紀》 1996年第12期。
《什麼是知識》 《求是學刊》 1999年第3期。
《方東美哲學思想的莊學精神》 《中國哲學史》 2000年第1期。
《中國現代哲學中的方法論意識》 《中國哲學史》 2000年第3期。
《中國現代哲學視野下的分析哲學》 《科學 經濟 社會》 2000年第3期。
《湯一介與中國哲學史研究》 《社會科學戰線》 2001年第1期。
《莊子人學的現代意義》 《哲學研究》 1998年增刊。
《也論方東美哲學思想的儒家精神》 《中國哲學史》 2001年第4期。
《重建還是拒斥形上學》 《東嶽論叢》 2002年第1期。
《論知識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 《新視野》 2002年第2期。
《反思 方法 境界》 《學術界》 2002年第1期。
《知識論與哲學》 《北京大學學報》 2002年第2期。
《從生存論哲學看人的在世方式》 《新視野》 2004年第2期。
《張岱年哲學慧觀中的邏輯分析方法》 《北京大學學報》 2004年5期。
《略談文化與文化建國理念》 《博覽群書》 2008年第八期。
《金岳霖,重視知識論與邏輯研究之第一人》 《北京日報》 2009年8月31日。
《中國傳統思想的意義》 三聯書店《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 1988年。
《金岳霖的中西文化觀》 湖南人民出版社《文化衝突中的抉擇》 1989年7月。
《金岳霖真理標準說的啟迪》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改革開放與馬克思主義》 1991年。
《試析金岳霖的‘理有固然,勢無必致’》 三聯書店《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 1991年。
《金岳霖論感覺內容和外物的關係》 江蘇文藝出版社《學人》 1992年。
《從張載的易學哲學看中國氣論哲學的特色》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西哲學與文化》 1992年。
《金岳霖在知識論出發方式上的變革》 《新華文摘》 1992年第六期。
《中國哲學應重視對知識論的研究》 光明日報 1993年3月23月。
《從知識看人性》 北京大學出版社《文化的回顧與展望》 1994年。
《金岳霖論道》 上海古籍出版社《道家文化研究》第十輯 1996年。
《馮友蘭共相理論今探》 九州圖書出版社《中國傳統哲學新論》 1999年。
《羅素哲學思想在中國》 四川教育出版社《分析哲學——回顧與展望》 2001年。
《張岱年分析唯物論知識論管窺》 湖北教育出版社《現代中國》第一輯 2001年10月。
《胡適與實驗主義哲學》 中國書籍出版社《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哲學》 2001年6月。
《中國現代科學史上的〈科學〉雜誌》 北京大學出版社《詮釋與建構》 2001年9月。
《新理學的道家精神》 廣東人民出版社《道家與道教》中的《道家卷》 2001年9月。
Jin Yuelin’s Philosophy of Dao Blackwell Contemporary 2002。
《羅素哲學在中國的熱情宣傳者:張申府》 湖北教育出版社《現代中國》第二輯 2002年。
《馮友蘭與邏輯分析方法》 北京大學出版社《傳統與創新》 2002年。
《中國現代哲學中的形上學建構理路》 北京大學出版社《本體詮釋學》 2002年。
《知識論研究在現代中國》 安徽人民出版社《東吳哲學》 2002年卷。
羅素《哲學問題》(1912)及其在華演講《哲學問題》(1921)之異同考 湖北教育出版社《現代中國》第三輯 2003年。
《賀麟“新心學”的基督情懷》 《人文雜誌》 2003年4期。
《以哲學代宗教——馮友蘭哲學觀管窺》 《中州學刊》 2003年4期。
《分析哲學在中國》 商務印書館《中西會通與中國哲學的近現代化轉換》 2003年6月。
《分析哲學在中國》《分析哲學在中國》
《方東美的儒釋道會通論及其莊學精神》 三聯書店《道家文化研究》 第二十輯 2003年9月。
《金岳霖——當代新道家》 三聯書店《道家文化研究》 第二十輯 2003年9月。
《儒釋道:紛爭與融合》 《普門學報》 第二十四期 2004年11月。
《“天地本一氣”——牧隱自然觀管窺》 商務印書館《哲學、宗教與人文》 2004年12月。
《論儒家思維方式的特質》 山東文藝出版社《齊魯文化研究》 總第三期 2004年12月。
《"中國哲學"和"philosophy"》 《河北學刊》 2004年第四期 2004年1月。
<"'中國哲學''合法性'討論"的合法性問題>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2004年2期 2004年4月。
<賀麟的文化體用觀>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哲學與易學> 2004年4月。
《北京大學哲學系與中國現代哲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觀瀾集》 2004年4月。
《洪謙與維也納學派》 北京大學出版社《觀瀾集》 2004年4月。
「境地」に関する理論の伝統性と論理的分析方法の近代性との間で-馮友蘭「新理學」の方法論に関する考察 『中國-社會と文化』  第19號 2004年4月。
《風雲際會哲學門》 《光明日報》 2004年4月22日。
《On Jin Yuelin' matephysics》 北京大學出版社 Beida Journal of Philosophy 2004年5月。
《賀麟—另一位西化論者》 《中國哲學史》 2004年2期 2004年5月。
《也論方東美哲學思想的理論歸趣》 《學術月刊》 2004年5期 2004年5月。
《從歸納法的向度審視中國為何無科學》 《北京行政學院學報》 2004年第3期 2004年6月。
《論張岱年哲學思想的理論特色》 《中國哲學史》 2004年第3期 2004年8月25日,2004年第2期。
《金岳霖哲學思想的現代意義》 《哲學研究》 2005年增刊 2005年。
《金岳霖的思想與生平》 吉林人民出版社《金岳霖選集》 2005年5月。
《哲學何以源於驚訝》 大象出版社《新哲學》 2005年6月。
《什麼是北大精神》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大學人文》 第三期 2005年8月。
《知識的證實及可能性》 北京大學出版社《探尋真善美》 2006年12月。
《“太和”理念 的現代解讀》 《民主》 2006年12月。
《知識論研究與中國現代哲學》 中國文史出版社《唐君毅知識論思想研究》 2006年12月。
《形上學與心靈境界》 中國文史出版社《唐君毅形上學研究》 2006年12月。
《張岱年與邏輯分析方法》 中洲古籍出版社 2006年4月。
《為現代中國哲學中的形上學辯護》 北京大學出版社《現代中國》 第七輯 2006年6月。
《獨闢蹊徑的文化三路向說》 《科學文化論》 2006年3期 2006年6月。
《“和而不同”理念的現代的意義》 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合文化傳統與現代化》 2006年9月。
《大學理念與人文精神》 南京大學出版社《問題與方法》 2006年9月。
The Legitimacy of The Discussion on the "Legitimacy" of "Chinese Philosophy" M.E.Sharpe,Inc.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Vol.37 No.3 2006年春。
《“太和”理念的現代意義》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6月。
《北京大學精神的一種解讀》 北京大學學報 2007年第4期 2007年7月。
《以直覺解讀中國文化——梁漱溟早期文化觀》 《新視野》 2007年第五期 2007年9月。
《自然、活潑、活水似流了去的生命觀—梁漱溟生命觀的解讀》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外人文精神研究》 2008年1月。
《中國走向自由之路的哲學思考—馮友蘭文化觀解讀》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 2008年第2期 2008年2月。
《北大精神解讀》 北京大學出版社《北大講座》 第十七輯 2008年4月。
《關於知識定義的分析》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年7月 2008年7月。
《梁漱溟的生命觀》 《大連大學學報》 2008年第四期 2008年8月。
《北大精神與大學理念》 《文化學刊》 2008年第五期 2008年9月。
《試論陳獨秀的儒家觀》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 2009年第三期 2009六月。
《文化:軟實力、硬實力及其相互關係》 《南陽理工學院》 2009年第一期(創刊號) 2009年。
《梁漱溟文化三路向說解析》 《大連大學學報》 2009年第5期 2009年10月。
《中國現代哲學視野下的分析哲學》 《廣東社會科學》 2009年第六期 2009年11月。
<從身心關係理論審視精神超越之可能> <社會科學> 2009年3月。
《中國現代哲學建構的理路(上)》 北京大學出版社《現代中國》第十二輯 2009年4月。
《新文化運動的反思》 《民主》 2009年第5期 2009年5月。
《陳獨秀與五四時期的儒家思想》 《科學時報》 2009年6月30日。
《傳統與現代之間的張力-輪陳獨秀對儒家思想的批判》 《北京大學學報》 2009年第四期 2009年7月。
《蔡元培大學理念的現代意義》 《科學時報》 2009年7月21日。
《貧賤憂戚,庸玉女於成》 北京大學出版社《我心所依》 2009年8月。
《蔡元培與五四運動》 《科學時報》 2009年8月11日。
《北京大學哲學系與中國現代哲學》 《科學時報》 2009年9月15日。
《中國現代哲學建構的理路》(下) 北京大學出版社《現代中國》,第十三輯 2010年11月。
《知識主義引領未來》 科學出版社《國家創新戰略》 2010年12月。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解讀》 商務印書館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2010年12月。
《知識主義宣言》 《光明日報》 2010年12月31日。
《覺解與人生境界》 江西高校出版社《馮友蘭論人生》 2010年1月。
《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儒學》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外人文精神研究》 第三輯 2010年1月。
《邏輯分析方法的中國式解讀》(下) 《學術月刊》 2010年第三期 2010年3月。
<北大精神的一種解讀> 北京大學出版社 <民族復興的歷史起點> 2010年5月。
《從反傳統到國學熱》 新世紀出版社《在北大聽講座》第二十輯 2010年5月。
《揭示牟宗三哲學困境》 科學出版社《光明日報》 2010年9月25日。
《儒學的人文本質》 文化藝術出版社《談藝論文》 2011年3月。

譯著

《人性與自我修養》(合譯) 中國和平出版社 1988年4月。

譯文

《道、自然與人》(10萬字)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金岳霖集》 2000年。
《自由人的使命》 百花文藝出版社《哲意的沉思》 2000年1月。
《自然與人》 大象出版社《新哲學》 第一輯 2003年10月。
《道、自然與人》 三聯書店《道、自然與人》 2005年8月。
《自由人的使命》 三聯書店《道、自然與人》 2005年8月。

主編

《詮釋與建構》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1年12月。
《傳統與創新》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年。
《觀瀾集》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4月。
《金岳霖選集》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年5月。
《探尋真善美》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12月。
<反思與境界>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6月。
《名家論人生叢書》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0年1月。

參編

《馮友蘭論人生》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10年1月。

其他

《美好生活的嚮導》,《中國教育報》,2004年10月5日第三版 《中國教育報》 2004年10月5日。
《發揚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文化批判精神》 《光明日報》 1999年5月7日。
《重視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的研究》 《中華讀書報》 1999年8月4日。
《哲學源於驚訝》 《中華讀書報》 2002年9月4日。
《哲學是生活的藝術》 《人民日報》 2003年11月28日。
《哲學智慧是人的幸福寓所》 科學中國人 2003年7期。
《論高素質參政黨的構成要素》 《北京民進》 2003年第2期。
《以現實態度看待現實問題》 《中華讀書報》 2004年11月4日。
《哲學是美好生活的嚮導》 《中國教育報》2004年5月13日 2004年5月13日。
《生活的藝術》 《中國教育報》 2004年5月18日。
《文化建國芻議-從文化建國的視角審視中國高等教育的理念》 《民主》 2005年第十期 2005年10月。
《朝鮮行》 《北京民進》 2005年第1期 2005年2月。
《朱熹<觀書有感二首>讀後》(之一) 《北京民進》 2005年第1期 2005年4月。
《往事瑣憶——紀念張岱年先生》 北京大學出版社《不息集》 2005年4月。
《“蒙沖巨艦”的真意》 《文匯讀書周報》 2006年1月27日。
《知識漫談》 《人民日報》 2006年8月11日。
《“一灣淺淺海峽”滿溢兩岸學子深情》 民主 2007年第7期 2007年7月。
《憶張岱年先生》 《科學時報》 2009年6月23日。
《憶張岱年先生二三事》 《人民政協報》 2009年7月16日。
《哲學源於驚訝》 《中國教育報》 2005年1月17日。
《金岳霖形上學的現代意義》 《哲學研究》 2005年增刊。
《蔡元培大學理念的現代意義》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二輯 2008年12月。
《新文化運動的現代意義》 北京大學出版社《歷史中的五四與五四的歷史》 2009年12月。
《中國現代哲學視野下的分析哲學》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分析哲學與中西哲學》 第九輯 2009年12月。
《邏輯分析方法的中國式解讀》(上) 《學術月刊》 2010年第2期 2010年2月。
《關於知識定義的分析》 華東師大出版社《多元現代性》 2011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