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登洲

胡登洲(1522-1597),字明普,經名穆罕默德·阿卜杜拉·伊萊亞斯,陝西省鹹陽渭城灣胡家溝人,明代伊斯蘭教學者、經師,因開創伊斯蘭經堂教育,被中國穆斯林尊稱為“胡太師巴巴”。胡登洲不僅開創了伊斯蘭教經堂教育,更是把中國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相結合、相融入的典範,也可以說經堂教育文化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豐富了中國文化,也豐富了阿拉伯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登洲
  • 別名:字明普,經名穆罕默德·阿卜杜拉·伊萊亞斯
  • 國籍:中國
  • 民族:回族
  • 出生地:陝西省鹹陽渭城灣胡家溝
  • 出生日期:1522年
  • 逝世日期:1597年
  • 職業:伊斯蘭教學者、經師
  • 信仰:伊斯蘭教
  • 主要成就:開創伊斯蘭經堂教育
    中國穆斯林尊稱為“胡太師巴巴”
人物生平,史書記載,個人貢獻,技能傳承,個人成就,

人物生平

胡登洲幼年學習伊斯蘭教經典及儒家之書。長大後隨同鄉高阿訇潛修波斯語阿拉伯語及伊斯蘭經籍,精通認主學、教義學和教法學等。50歲時去京城經商,在陝西臨潼遇見一位阿拉伯國家的貢使。胡登洲以教義中許多疑難費解的總是向其請教,貢使一一作答,胡登洲獲益匪淺。客居北京時,胡登洲從國學名士學習經史子集各部之書,對於性理之學,獨有心得。他哂笑宋儒,說其言論不過是個“泥美人”而已。一日購得《毋噶麻忒》一部,胡登洲又師從阿拉伯國家貢使學習這部經典。這位貢使對胡登洲很有好感,向其盡傳中國所無之經典。胡登洲由是學問大進。回到故鄉後,胡登洲設館開學,收徒約百餘人。
公元1597年10月8日(明萬曆25年8月28日)歸真後葬於渭城渭河岸邊,
公元1662年渭河泛濫,墓塋遭浸,遂遷葬於胡家溝(今鹹陽市渭城區窯店鎮窯店村),留有著名的“建修胡太師祖佳城記”碑銘。

史書記載

據1718年《建修胡太師祖佳城記》碑文載:胡登洲幼時習儒,長大後隨其同鄉著名阿訇高某潛修波斯文、阿拉伯文及伊斯蘭教經籍。精通伊斯蘭教哲學、教義學和哈乃斐教法學。據康熙十六年(1677)抄本《經學系傳譜》載:胡氏家道殷實,經營商業。一次赴京售貨,行至西安以東新豐一帶,路遇一位從西域赴京朝貢的回回老人,遂相與講經論道,並閱讀了老人所帶中國穆斯林學者尚未見過的一些經典。在京期間,胡登洲還曾以“延國學名士”為之講學。以後二人又聯袂離京,送老人出嘉峪關,相別於“玄圃之麓”。他鑒於長期以來中國伊斯蘭教“經文匱乏,學人寥落,既傳譯之不明,復闡揚之無自”,“遂慨然以發明正道為己任”,立志興學,以倡導宗教教育,培養人材。他在繼承前人傳播宗教方式的基礎上,將伊斯蘭教以清真寺為中心的教學形式與中國傳統的私塾教育結合起來,先在家中後移在清真寺設帳講學,免費招收學員,講授阿拉伯文和伊斯蘭教經典。辦學初,“吳楚燕齊之彥,負笈載道,接踵其門而求學焉”。他始用經堂語言講解,並在教學結構、課程設定、授課方式、學習考察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制度,從而奠定了中國伊斯蘭教經堂教育的基礎。

個人貢獻

胡登洲鑒於長期以來中國伊斯蘭教“經文匱乏,學人寥落,既傳譯之不明,復闡揚之無自”,“遂慨然以發明正道為己任”,立志興學,以倡導宗教教育,培養人材。他在繼承前人傳播宗教方式的基礎上,將伊斯蘭教以清真寺為中心的教學形式與中國傳統的私塾教育結合起來,先在家中後移在清真寺設帳講學,免費招收學員,講授阿拉伯文和伊斯蘭教經典。辦學初,“吳楚燕齊之彥,負笈載道,接踵其門而求學焉”。他始用經堂語言講解,並在教學結構、課程設定、授課方式、學習考察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制度,開中國伊斯蘭教寺院經堂教育之先河。經四代掌門人傳授,授徒約數百人,百年以後造就人才之多宛若星辰。胡登洲不僅開創了伊斯蘭教經堂教育,更是把中國文化伊斯蘭文化相結合、相融入的典範,也可以說經堂教育文化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豐富了中國文化,也豐富了阿拉伯文化

技能傳承

胡登洲親傳弟子有“馮、海二門父子祖孫得受宗旨”。馮氏名少川,陝西人,著有《納直問》(Masa’il Naj),是以阿拉伯文所寫的問答體教義著述。海氏名東陽,字文軒,西安人,後在寧夏地區有所發展,成為經學世家。他的再傳弟子據傳有蘭州馬、擺阿訇等人。一說從蘭州馬開始,才將他創建的教育形式移在清真寺專設的講堂內進行,並且加以完善,後遂稱“經堂教育”,也稱“寺院教育”。胡登洲再傳弟子在清代活躍於各地,比較著名的有山東常志美、陝西周良雋、雲南馬德新、河南張萬東和楊泰恆、楊泰貞等。由於胡登洲及其傳弟子幾代人的努力,經堂教育在中國穆斯林居住地區普遍興起,培養了大批宗教人才,從而為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傳播、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歿後葬於渭城渭河岸邊。清康熙元年(1662)渭河泛濫,旋被遷葬於原上胡家溝。渭城裡清真大寺旁,其墓至今猶存。

個人成就

發展經堂教育
中國伊斯蘭教的經堂教育,經胡登洲的倡導和實踐,面貌為之一新,終於成為教內的一大事業。中國伊斯蘭教系統的教義傳授和宗教職業人士的培養,主要依靠經堂教育。胡登洲功不可沒。有人把胡登洲譽為經堂教育的開山鼻祖,亦不算太過。
《阿訇手冊》《阿訇手冊》
經堂教育的興盛是明代中國伊斯蘭教史上的一件大事。所謂經堂教育,指的是在清真寺內開辦的以傳授伊斯蘭宗教知識和培養伊斯蘭宗教職業人士為目的的一種教育方式。經堂教育又稱寺院教育。清真寺內開設的講堂又稱回文大學。由寺內開學阿訇收若干名學員,向他們講授伊斯蘭教經典以及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學員的生活和學習費用由坊內教親捐贈。學員學期不固定,一般要五六年時間,直到開學阿訇認為可以畢業時為止。畢業時要舉行“穿衣掛幛”儀式。此後,如有教坊願意聘請,這些畢業學員即可充當阿訇了。
中國伊斯蘭教的宗教教育背景
中國伊斯蘭教的宗教教育,從其傳入的時候起就已存在。到了明代,由於胡登洲的提倡而蔚成大觀。自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陝西著名經師胡登洲先在陝西開創經堂教育之先河以來,相繼在山東、河南、河北、雲南等地出現了由清真寺阿訇招收學生傳習經典,以培養宗教人才和普及知識的經堂教育制度。各地經堂教育在其發展演變過程中,形成各自的中心和特點。在西北地區以馮養吾、張少山為代表的陝西學者,推行寺院宗教教育,多以阿拉伯文讀本為主,攻讀認主學為特點。以常志美為代表的山東及內地諸省,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兼授,多攻教法學。雲南派創始人馬復初,兼有陝西、山東兩派特點。繼經堂教育的發展之後,一些著名阿訇、經師、學者,為改變以往“教義不彰,教理不講”的狀況,相繼開展了漢文譯著伊斯蘭教經籍的活動。這時以江南的南京和雲南為中心,以漢語譯述和闡發伊斯蘭教義,弘揚伊斯蘭學術文化,使教內外了解伊斯蘭教。譯著活動的前一階段,以王岱輿、劉智、張中、馬注、伍遵契為代表,譯著內容多為教義、教法、典制、歷史、哲學等。後一階段以馬復初、馬聯元等為代表,內容除教義、教法外,涉及阿拉伯語法、修辭學、地理、天文、曆法等,並開始漢譯《古蘭經》。有的學者還用阿拉伯文書寫,或漢阿兩種文字並用。這些穆斯林學者大多通曉儒、佛、道學說,被稱為“中阿兼通”、“學通四教”、“長攻儒者之學”的“回儒”。他們的譯著“悉本尊經”,參考了不少蘇菲典籍,大都採用了使伊斯蘭教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以儒詮經”的方式,從而形成了中國伊斯蘭教的宗教哲學思想體系。這一時期,在回族、撒拉、東鄉、保全等民族穆斯林聚居的甘肅、寧夏、青海地區,由於伊斯蘭教蘇菲主義思想的傳入,形成蘇菲“門宦”派別。早在宋末元初,伊斯蘭教蘇菲派的修道者在中國東南沿海及內地某些要地已有傳教活動,但並沒有形成門宦和派別。明末清初以來,海禁開放後,中西交通暢行,西亞中亞的一些蘇菲派傳教師來到中西北地區,傳播蘇菲主義教義;也有中國穆斯林因朝覲麥加及遊學阿拉伯各國接受蘇菲主義思想後回國傳道的。蘇菲派關於現實虛幻、淨化靈魂以求人主合一的說教,以及提倡堅忍、苦行、節慾、修煉的做法,對於窮困的穆斯林有巨大的吸引力。隨著門宦創始人聲譽的不斷提高,信仰者日漸增多,門宦也就應運而生,先後形成大小門宦有33個,按其宗教主張,主要有戛迪林耶、哲赫林耶、虎非耶和庫布忍耶,習稱“四大門宦”。門宦的特點,首先是尊崇該門宦的創始人,稱為“老人家”、“謝赫”,信徒視他們為通向“安拉之道的引領人”。在世時受到教眾的崇敬,歿後要在其墓地修建“拱北”墓廬,信徒每年在其忌日前往拜謁、念經等。其次各門宦管轄許多教坊。為了管理廣大教生,教主便委派“熱依斯”為代理人,到各教坊的中心清真寺擔任教長,從而形成了層層有隸屬關係的擴大教坊制度。第三,有的門宦教主實行世襲制,“以始傳者之子孫世世掌教”。少數門宦倡導傳賢制,但教主的繼承者也多出自其親族。
《古蘭經》《古蘭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