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石論文集

胡小石論文集

《胡小石論文集》是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小石。

基本介紹

  • 作者:胡小石
  • 頁數:283
  • 定價:1.10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2
  • 統一書號:10186-344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

內容介紹

胡小石先生治學嚴謹,他繼承了清代乾嘉學者的研究方法,重視調查,講求實證。在他早年學習生物時,即服膺乾嘉安徽學者程瑤田治學之精。程經過實地調查考察,辯證九穀之名實,作《九穀考》,這對他的啟發很大。以後他所提出楚辭中一些名物訓詁的新解,都是經過調查求證得出的。抗戰時期,他在四川詳細調查了江津縣的方言,結合古今語音的變化,作《江津縣方言志》。
在古文字音韻的研究上,他跳出等韻學的範圍,注意到戴東原、錢大昕重視聲轉的研究方法,特別是戴東原在《轉語二十章序》中提出:“疑於義者,以聲求之;疑於聲者,以義正之”的辯證方法,促使他撰寫《聲統表》,探求語音遞轉和對轉的規律。他研究《說文解字》一書,不同於一般學者簡單地將它看成一本字書,而是強調文字、聲音的統一。解放後,他曾為研究生開設《說文部首》一課,強調說文是一部聲書,在講課時,始終貫穿“以聲求義”這一原則。
他研究古文字,敢於突破歷來學者尊六書為圭臬的藩籬。他贊同清末吳大澂所提出的論點,認為《說文》中所引古文是戰國時期的文字,並作《說文古文考》以助吳說,考出《說文》古文每與晚周齊器銘刻相近。他並按年代和地域論述了自殷至戰國文字的三變,由方筆——園筆——纖筆的發展規律,並得出了銅器花紋和銘刻相應變化的規律。其論說見《齊楚古金表》、《古文變遷論》等著作中。當時一些學者,堅持六書體系,指甲骨刻辭為偽作,胡小石先生不顧反對,研討至勤。他在甲骨文字的詮釋上有所發現,而在甲骨文語法的研究上,有先導之功。早在一九二八年,他發表了《甲骨文例》一文,以客觀的態度,從許多例句的分析排比和辭彙在句中的地位,來說明辭彙的性質。這一科學的研究方法,有力地批判了當時以武斷想像來解釋甲骨文的錯誤觀點。
胡小石先生的書學理論,是吸收了李瑞清以治經方法論書的體系。他從甲骨鐘鼎簡牘碑帖中綜合探討,論述乾源支派、風格造詣,並詳細剖析。解放後,他力圖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闡述書藝發展規律。他提出創造書藝的是勞動人民,在此基礎上發展提高,才出現了專家。他認為書體的產生,不能歸功於某一個人,而是時代發展,孕成風氣所致。他對臨書的三步驟:用筆、結體、布白,均有研究。從他的代表作《書藝略論》中,可以看出已融合南北書流,注意碑帖並重。他吸收沈曾植的書學特長,全面地論述了我國的書藝特色。
胡小石先生很早就開設《中國文學史》一課,他以焦里堂提出“一代又一代之勝”的觀點,闡述我國歷代文學的發展和流變,頗多創見,並由《中國文學史》一書問世。他曾開設歷代作家作品專題課多種,特別以楚辭、杜詩見長。

作者介紹

胡小石(1888~1962)名光煒,字小石,號倩尹,祖籍浙江嘉興,生於南京。歷任金陵大學、東南大學、中央大學教授,1949年後任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長期從事古文字、聲韻、訓詁、群經、史籍、諸子、佛典、道藏及金石書畫之研究與教學,造詣精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