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宏(中共福建省委原書記)

胡宏(中共福建省委原書記)

胡宏(1918.12~2007.02),男,漢族,重慶市璧山縣依鳳鄉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黨的優秀政治工作者。中共福建省委原常務書記(正省級),福建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原中共福建省顧問委員會主任,中共江蘇省委原常務書記(正省級),江蘇省革命委員會原副主任。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六屆、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宏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重慶市璧山縣
  • 出生日期:1918年12月
  • 逝世日期:2007年2月17日
  • 職業:福建省第六屆人大常委會主任
  • 畢業院校:上海持志學院
  • 信仰:共產主義
  • 畢業院校:陝西涇陽安吳堡青年幹部訓練班
  • 畢業院校:中共晉冀豫區委黨校
人物生平,社會評價,人物軼事,

人物生平

胡 宏(1918-2007),男,漢族,1918年12月生,重慶市璧山縣人,193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12月參加革命工作,上海持志學院肄業。
1937年12月至1938年3月在陝西涇陽安吳堡青年幹部訓練班學習。
1938年3月至5月任山西同蒲鐵工隊工作團團長,隨隊渡過黃河。
1938年5月至12月任山西陽城縣抗日聯合救國會副主任。
1939年12月被中共北方局調到中共晉冀豫區委黨校學習。
1940年1月,隨黃克誠同志率領的三師第五縱隊從太行山行軍到蘇北抗日前線,任中共蘇北漣水縣二區區委書記。
1942年12月至1944年5月任中共蘇北淮陰縣張集區委書記兼大隊政委。
1944年5月至1945年3月在中共蘇北淮海區地委整風學習。
1945年3月至9月任蘇浙區廣南縣人民政府縣長、中共蘇浙區宜溧縣委副書記。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10月至1946年3月在北撤山東行軍途中。
1946年3月至1949年4月任中共膠東北掖縣(現萊州市)縣委書記。
江蘇解放後,1949年4月至1950年9月任中共蘇南區江寧縣委第一任書記。
1950年9月至1952年3月任中共蘇南區鎮江地委宣傳部部長。
1952年3月至1953年1月任蘇南行署衛生處處長。1953年1月至1958年4月任中共江蘇省徐州地委第一任書記。
1956年4月至1958年10月任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1958年10月至1960年2月任中共江蘇省委工業部部長。
1959年12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江蘇省揚州地委第一書記、書記。
1967年1月至1972年5月“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
1972年5月至1974年2月任中共江蘇省鹽城地委副書記、鹽城地區革委會副主任。
1974年2月至1975年9月任中共徐州地委書記、徐州地區革委會主任。
1975年9月起任中共江蘇省委常委,江蘇省革委會副主任。
粉碎“四人幫”後,1977年5月至1979年12月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江蘇省革委會副主任。
1979年12月至1982年6月任中共江蘇省委常務書記(正省級,當時設有第一書記)。
1982年7月至12月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務書記(正省級,當時設有第一書記)。
1982年10月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1982年12 月至1985年6月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當時設有第一書記)。
1983年4月至1985年10月兼任福建省第六屆人大常委會主任。
1985年7月至1990年10月任中共福建省顧問委員會主任。
1988年3月當選為第七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
1994年1月任福建省老齡工作委員會主任。
1999年1月離休。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黨的優秀政治工作者,中共十二屆中央委員,原中共福建省委常務書記(正省級),福建省第六屆人大常委會主任,原中共福建省顧問委員會主任胡宏同志遺體2007年2月27日上午在福州火化。
胡宏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7年2月17日4時30分在福州逝世,享年90歲。
胡宏同志逝世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中央政治局委員王兆國賀國強劉延東張克輝、彭沖等領導同志,向守志等部隊領導打來電話、發來唁電、送來花圈表示哀悼,並向胡宏同志的家屬表示慰問,中共中央組織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送來花圈。
胡宏同志1918年2月出生於重慶市璧山縣依鳳鄉。1935年赴上海讀大學,在校積極參加抗日活動。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戰,他參加救國會組織的救護隊。為了到第一線抗日,毅然投筆從戎,1937年下半年從上海奔赴陝北抗日根據地,參加陝西安吳堡青訓班學習,從此走上了長達70年的革命道路。
革命戰爭年代,胡宏同志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全過程,三次北上,三次南下。他擔任地方黨政和地方武裝領導,組織民眾支援前方作戰,關心戰士,撫愛百姓,為消滅日偽軍和國民黨軍,立下了不朽功勳,深受老區人民的愛戴。1940年在黃克誠同志領導下,胡宏同志隨部隊從太行山出發奔赴蘇北抗日前線。1942年,他參加並領導了張集區反掃蕩鬥爭。1945年3月,他南下任蘇浙區廣南縣縣長,率領部隊在浙江天目山一帶對國民黨軍開展了游擊戰。1946年3月,他隨部隊離開江蘇進軍膠東,在許世友、聶鳳智等同志領導下,帶領地方武裝配合解放軍作戰,粉碎了國民黨軍重點進攻解放區的陰謀,同時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改、支前工作。1948年跟隨粟裕同志南下,參加了淮海戰役和橫渡長江戰役。
解放後,胡宏同志堅決服從黨的決定,從不計較名利,隨時聽從組織調配。哪裡需要就到哪裡,哪裡艱難就到哪裡。五十多年中,先後調任多個崗位。如:兩進徐州,一進揚州,都是受命於危難之際。1953年初,隻身赴徐州任第一任書記。當時,徐州地處四省交界,社會治安混亂,加上行政區劃一年之內三次調整,人事大規模變動,面對這種複雜局面,他勇挑重擔,沉著冷靜,善於處理和平衡各種矛盾,表現出全面的組織才能和高超的領導藝術,在較短時間內迅速建立了新秩序,打開了工作局面。在徐州工作的六年時間裡,大力開展清匪肅反,抗禦災害,恢復、發展生產,搞好民眾生活等各項工作。在黨的七屆六中全會上,胡宏同志作了專題發言介紹徐州地區互助合作運動情況。1956、1957年,胡宏同志兩次在專列上受到毛主席接見,徐州地區的工作得到毛主席的肯定。1974年2月胡宏同志第二次調任徐州地委書記,他堅決抵制“左”的錯誤,堅持原則,經過艱苦細緻的工作,團結了廣大幹部民眾。與此同時,積極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恢復整頓的方針,狠抓生產,落實政策,穩定大局,使經濟社會秩序逐步好轉,實現了由亂到治的大轉變,受到了廣大幹部民眾的一致擁護。
1959年12月,胡宏同志又一次臨危受命,調任揚州地委書記。當時正值自然災害和經濟困難時期,揚州浮誇風盛行,給老百姓造成了很大損害。胡宏同志堅持實事求是,時刻牽掛著人民的生命安危。他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把解決民眾生活問題作為工作的中心,帶領揚州幹部民眾艱苦奮鬥,使揚州經濟得到恢復,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文化大革命”期間,胡宏同志遭受林彪、“四人幫”的殘酷迫害,他身處逆境,依然信念堅定,始終堅持真理,胸懷坦蕩,相信民眾,相信黨。後來,在毛主席的親自關心下,胡宏同志恢復了工作。粉碎“四人幫”後,胡宏同志堅決支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討論。1979年12月胡宏同志任江蘇省委常務書記,他堅決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大力落實黨的幹部政策,認真肅清“四人幫”在各方面的影響,在狠抓農業、工業的同時,提出要大膽放手發展鄉鎮企業,搞活商品經濟,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使江蘇的鄉鎮企業從無錫開始由點到面蓬勃發展,成為江蘇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1982年7月胡宏同志調任福建省委常務書記,他協助項南同志主持省委的日常工作,為福建省的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堅持改革開放,極力倡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轉變幹部思想觀念;積極落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動福建念好“山海經”,解放農村生產力;落實黨的幹部政策,平反冤假錯案,解決歷史遺留的地下黨等問題,在化解歷史矛盾,促進幹部團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胡宏同志擔任福建省人事幹部領導小組組長,他堅持“任人唯賢”的組織路線,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發揚黨的密切聯繫民眾優良傳統。在幹部工作上,堅持公道正派、“五湖四海”,大力培養年輕幹部,努力為黨選準人才;胡宏同志努力把江蘇發展鄉鎮企業的經驗引入福建,與福建對外開放的“特殊政策,靈活措施”相結合,促進了福建沿海地區的鄉鎮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活躍了農村經濟,並率先在福州市進行大型國有商業企業的股份制改革試點。根據福建的特點,胡宏同志認真做好台、僑、港、澳工作,對發展閩台經貿關係,開展僑務、統戰工作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在開展政協、統戰工作、團結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和國家安全工作,推動廈門的改革開放等方面傾注了大量心血。
胡宏同志胡宏同志
1983年4月,胡宏同志兼任福建省第六屆人大常委會主任,他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積極組織開展以經濟立法為重點的地方立法工作,切實加強對憲法、法律實施情況的監督和一府兩院的工作監督,密切聯繫人大代表和人民民眾,為推動福建省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完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做出了貢獻。
1985年7月,胡宏同志任福建省顧問委員會主任期間,他深入廈門特區、沿海地區和閩西山區、老區調查研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政策性意見和建議,積極支持並協助省委做好發展經濟、穩定社會和維護黨內團結的工作。
1994年1月,胡宏同志任福建省老齡工作委員會主任,對老齡事業十分重視,為福建省老齡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受到了國家民政部等六部委的表彰。退二線後先後任福建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福建國際文化經濟交流中心、福建閩台經濟文化交往促進會、福建省科教扶貧基金會、省見義勇為基金會等單位的會長、理事長、名譽主任、顧問等職務,致力于海峽兩岸交流交往,不斷促進國際間的經濟文化合作,關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努力推動科教扶貧以及各項事業發展工作。
胡宏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懈奮鬥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好黨員、好領導。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

社會評價

胡宏同志在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終堅定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對共產主義忠貞不渝,對中國共產黨無限忠誠,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他始終堅持黨性原則,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自覺維護民主集中制;他始終顧大局,識大體,光明磊落,是非分明,淡泊名利,黨指向哪裡就奔向哪裡;他始終堅持唯物辯證法,思想解放,實事求是,深入基層,深入民眾,凡事開展調查研究,虛心聽取民眾意見,按實際情況解決問題;他始終關心幹部,愛護青年,善於團結各方面的同志,嚴於律己,勇於承擔責任;他始終廉潔奉公,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嚴格要求身邊工作人員和家屬子女,保持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一位深受廣大幹部民眾敬重和愛戴的、優秀的領導幹部,人民的好公僕。

人物軼事

實事求是樹新風
胡宏同志是1959年下半年困難時期來揚州擔任地委書記工作的。胡宏同志剛來揚州的時候,當時“共產風”、“浮誇風”、“強迫命令風”、“幹部特殊化風”和對生產“瞎指揮風”五風盛行,民眾大量的財產被充公,吃大鍋飯,勞動效率低下。尤其“浮誇風”特別嚴重,糧食產量上大放衛星。據統計資料反映,1959年不僅不增產,在沒有自然災害的情況下,減產1.6億斤,1957年200萬畝田常收358050噸,1959年只收了273355噸,比1957年減少了84695噸,近100萬人,人均減少170斤。但是向上面報則誇大成24億斤,從根本上講就是“五風”造成的。譬如,要下面上報產量的時候,有一個黨委書記填表報一畝350斤,領導一看,怎么這么低,這位書記一轉口就說寫錯了,少寫了“一”字,應該是1350斤。還有收割的時候,單用幾畝地稱算,大概一畝5000斤,就報個總數,而實際上總共並不到5億斤糧,誇大成24億斤,再留種子和公糧,收糧後幾個月基本上就沒有糧食了。另外,當時辦的是“共產主義大食堂”,一收割就大吃,沒有計畫放開吃飯,這就使得本來已形成的糧荒危機,問題就更大。由於飢餓,當時全縣生浮腫病的人數達到十多萬,人人面黃肌瘦,怨聲載道。
胡宏同志面對這種情況,立即召開了相關會議,談了當前形勢,分配給興化3000萬斤糧食,要求分配到人,一人一天半斤。胡宏同志強調,糧不能少,更不能缺糧,要落實有關部門再爭取1-2億斤,讓農民能闖過難關。與此同時,他對“五風”進行了嚴肅的批評,他說,“五風”是一個最大毒害,是個大問題。這個會議的召開,在很大程度上安定了人心,人們在看到面臨困難的同時也看到了一線希望。
1960年底,中共中央召開7000人大會,著重糾正“五風”錯誤。為了貫徹中央會議精神,胡宏同志組織召開會議並要求縣、區、鄉領導幹部都參加,甚至請省委通知興化縣委書記郭玉漢同志從山東趕回來參加會議。胡宏同志強調,生產關係一定要符合生產力的規律,他說,這次中央十二條中規定,人民公社仍以生產隊為核算單位,恢復自留地,實行“三基本”,即全年完成基本勞動力日、完成集體的基本肥、應得的基本口糧等。認真解決這個問題就有利於生產力發揮。胡宏同志還特彆強調首先把“共產主義大食堂”停辦,民眾不能再吃大鍋飯,有利於節約。通過這次的學習、討論,一方面糾正了“五風”,特別是不實事求是、浮誇、說謊、明明減產而報增產的不良工作作風;另一方面認真貫徹了中央的有關政策,特別是一隊核算自留地,損害民眾的東西查清並設法還清,同時按原來的分配,不能變動、不合理的方面可以民主商量等。這些措施,極大地調動了民眾的積極性,使生產真正發展上去,農民的生活逐步富裕了起來。
嚴於律己作表率
胡宏同志平時很注重學習,以身作則,嚴於律己。在困難時期,他不但自己帶頭勤儉過日子,他還經常對身邊的幹部說,“困難時期大家都要帶頭渡過難關,不能違法亂紀”。胡宏同志善於調查研究,但是他到興化調查研究卻從不要當地領導幹部陪同,始終保持著與民眾吃住在農村,臨走時再和當地的領導幹部交換意見,毫無“官”樣。這種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的工作作風,為我們作了很好的表率。
幹部教育重培養
胡宏同志十分重視對幹部的教育問題,要求嚴守組織紀律,一旦發現幹部有問題,就隨即派地委有關部門進行查詢,直到弄清問題。同時胡宏同志對幹部學習和交流工作也很重視,他要求幹部輪流到黨校學習,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地區、縣裡領導都要定期接受培訓。他還注重幹部交流工作,有的縣領導向上交流,有的則向下交流。“文革”後,揚州地委對部分幹部分別開展了交流,當時興化縣委、縣政府參加交流的就有十多名幹部。這種做法不僅有利於領導幹部互相學習,而且還有利於互相監督,互相提高工作水平。
身處逆境亮氣節
胡宏同志品德高尚,堅持原則,秉承了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文革”開始後,他在揚州受到了很大的衝擊。那時,我和有關同志把胡宏同志接到興化一個隱蔽的地方,讓他好好吃飯休息。但是沒過幾天,胡宏同志就被揚州的造反派拉走了。幾天后,造反派在興化縣委會議室召開胡宏同志的“批鬥會”,過了一段時間,又在興化中學召開了“批鬥會”,並對胡宏同志進行了游斗。胡宏同志在“文革”期間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和傷害,吃盡了苦頭,但是他從不怨天尤人,甚至在“社教”期間,受到極左的思潮影響,他也從不消極,更無任何牴觸情緒,真正做到了“處變不驚,遇事泰然處之”。他自己經常說:“受黨教育多年,我們自有客觀公論,一不怨組織,二不怨民眾,三不怨他人”。胡宏同志對黨的赤膽忠心,令人感嘆。許多老同志都還記得“紅衛兵”對胡宏同志進行的游斗,在揚州文昌閣、在興化中學的操場大會上對胡宏同志百般侮辱、折磨,要他交代所謂“問題”,但是他卻從未屈打成招,顯示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錚錚鐵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