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兆海

胡兆海

胡兆海(1949.10.29-),男,浙江紹興人,現為浙江省紹興蓮花落藝術團團長,紹興蓮花落協會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兆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浙江紹興
  • 出生日期:1949.10.29
  • 代表作品:《三根扁擔》、《回娘家》、《三笑》等
  • 性別:男
基本信息,個人簡介,《三根扁擔》,救了一個曲種,其他,一曲《回娘家》,紅了一個胡兆海,為了紹興蓮花落“二次創業”,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胡兆海:浙江省紹興蓮花落藝術團團長,紹興蓮花落協會會長
“尺板的篤琴弦起,我一人上場唱台戲……”如果你喜歡聽紹興蓮花落,對這句開場白一定不會陌生。同樣不會陌生的還有一個人的名字,那就是胡兆海。這位曾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草根藝術家,在個人出資舉辦曲藝學校、自己也淡出舞台多年後,最近又開始頻頻亮相。和當年不同的只是,如今重出江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和推介更多的中青年新秀。 啟蒙老師,是街頭的吆喝聲
“我的啟蒙老師,就是那些街頭小販的吆喝聲。那叫賣功夫太絕了,從小就讓我著迷。”胡兆海出生於市區新建路人民路口的一個貧寒的六口之家,排行老二。父親靠打零工掙錢,母親是家庭婦女,靠賣血、撿柴貼補家用。但家境的困苦,並沒有壓倒胡兆海對藝術的追求,僅憑著一種藝術上的天賦,他就這樣從吆喝聲中接受了最早的藝術薰陶。
12歲那年,紹興曲藝培訓班招生,胡兆海一聽說就去報名了。小傢伙天真加滑稽的表演引起了大家的哄堂大笑,但大家笑的只是一個小孩子的爛漫,而他得到的也只是招考老師的一句玩笑話:等你長到高過了球桌,再來考吧!一直到16歲那年,紹興第三屆戲曲訓練班招生,胡兆海再一次去趕考。當時競爭很激烈,1000多人報考只錄取30多人,但胡兆海還是輕鬆通過了。進入科班的他如魚得水,很快嶄露頭角。這一段的科班經歷,也為他後來從事紹興蓮花落藝術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三根扁擔》,救了一個曲種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胡兆海的藝術道路並沒有從此一帆風順。1965年,戲曲訓練班被撤消了,學員全部被解散。當時擺在前面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支農,另一條是回家“啃老骨頭”。但對於胡兆海來說,路只有前面一條。
17歲的胡兆海挑著簡單的鋪蓋來到當時的紹興縣解放公社聯合大隊,也就是現在的蘭亭鎮聯合村,過起了農民的日子。但因為之前在戲訓班早就小有名氣,胡兆海入鄉的第一天晚上,就被村民要求露一手。這一“露”便不可收拾了,四鄰八鄉的村民聽說了,都來請他。而他每到一個村子,方圓十里的“冬粉”都會趕去捧場。
“我本來就喜歡唱戲,而且還可以抵工分,總比做田畈輕鬆。”這是胡兆海當時最真實的想法。除了唱樣板戲,他還唱“路頭戲”。白天看“小人書”,晚上就上台“現炒現賣”。胡兆海的創作生涯也在這田間地頭開始了,一個聽來的簡略故事,他能創作成一個可唱上兩個晚上的蓮花落《上海奇案》。而且漸漸地,他甚至不滿足為掙工分而唱戲了,悄悄地拉上二三人組成一個“草台班子”,開始“走穴”。演出費還不低,一場能掙14塊。“那時演出,簡直像地下黨一樣,文化部門隨時會來抓我們這樣的‘黑劇團’。不過收穫也不少,我們當時就用上了永久牌腳踏車、半鋼手錶等新鮮玩意。”
後來“文革”爆發了,胡兆海等人也不敢“頂風作案”了。一直到1972年9月,他終於等來了絕處逢生的機會。得知紹興縣文化館要恢復蓮花落的訊息後,胡兆海飛一般地趕了過去。幾經周折,他才以輔導排演“臨時工”的身份留在了那裡。排演的劇目叫《三根扁擔》,當時領導已經決定了,如果這一次排演不成功,就只能讓紹興蓮花落“自然死亡”了。也就是說,這關係到紹興蓮花落的生死存亡。在這種情況下,臨時頂替上台的胡兆海一上場,居然就一炮打響了。後來《人民日報》刊登了文章:胡兆海一個人救活了一個曲種,說的就是這件事。這件事後,胡兆海總算走上了專業從事蓮花落藝術的星光大道。

其他

一曲《回娘家》,紅了一個胡兆海

在改革開放、文藝復興的春天裡,這位草根藝術家迎來了他的巔峰時刻。他在繼承傳統紹興蓮花落的基礎上,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創新。改掉了原來唱腔音調平、節奏慢、拖等一些缺點,吸收了評彈、越劇、紹劇的表演手法,創作了一批雅俗共賞的新劇目。胡兆海和他的紹興蓮花落,就這樣紅了!
一部《常青指路》,讓紹興蓮花落第一次跨過長江,抵達京城。一部《三笑》,讓人們改變了對紹興蓮花落只是“路頭戲”的傳統觀念。還有不得不提的《回娘家》,1982年,胡兆海帶著自己的這部得意之作趕赴蘇州,參加全國曲藝優秀節目匯演(南方片),與各路高手“華山論劍”。這一次,他再次成為眾星拱月的焦點人物,成功拿下了創作一等獎和表演一等獎,也讓紹興蓮花落紅遍了大半箇中國。因為在隨後的一段時間裡,胡兆海參加了文化部組織的全國曲藝優秀節目赴西南、西北十三個省市巡演。無論在大漠深處的新疆,還是在大山裡頭的青海,胡兆海的紹興蓮花落《回娘家》無一例外地受到了熱捧。他在台上唱,台下密密麻麻的是一排錄音機。演出結束後,大家就拎著錄音機,一邊聽著《回娘家》一邊走回家。
1988年,胡兆海帶著自己創作的《姑娘上門》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同樣載譽而歸。此後,他還創作了《血淚盪》、《一夜夫妻》等許多民眾喜聞樂見的好劇目,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紹興蓮花落熱潮。

為了紹興蓮花落“二次創業”

“歲月不饒人,後來嗓子明顯不行了。雖然還是有很多人請我去唱,報酬還不低,但我都推辭了,不能為了錢糊弄觀眾,糟蹋蓮花落。”這是胡兆海對當年淡出江湖的解釋。記者也與他多次接觸後,也確實感覺到胡兆海是個奇人。他沒有私家車,經常坐66路到柯橋上班,沒有手機,聯繫上他非常困難。但他說,這是為了靜心創作,不受干擾。
“一個曲種光靠一個人、兩個人絕對是撐不下去的,必須要後繼有人。”這是胡兆海最近重出江湖的最大動力。胡兆海一口地道的紹興話,言語間也透著一股子紹興蓮花落的韻味。如今的他,再次當上了紹興蓮花落“領頭羊”,他身為紹興蓮花落藝術團的團長,同時還將擔任浙江省紹興蓮花落協會的會長。所以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胡兆海會變得非常忙。不過再忙再累也是快樂的,因為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希望讓紹興蓮花落在“二次創業”中再創新的輝煌。“2008年紹興蓮花落將迎來百年華誕,到時大家肯定會看見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曲目,一台連著一台地登台亮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