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囊

胞囊

胞囊是指低等植物原生動物在休止狀態或外界環境條件改變時,身體外圍分泌一種蛋白質的膜,以度過惡劣環境。

原生動物的身體構造一般都很簡單,繁殖能力強。在寄生性的原生動物當中,能夠看到形成胞囊的一些特殊現象。胞囊包有一層非常堅實的膜,即便被排出體外,也可以生存很長的時間。具有這種狀態的稱之為抵抗型或感染型。

基本介紹

概念,特點,研究與運用,

概念

胞囊也稱包囊,是指低等植物(如分裂菌、硅藻綠藻等)和原生動物(如痢疾內變形蟲等)在休止狀態或外界環境條件改變時,身體外圍分泌一種蛋白質的膜,以度過惡劣環境。後生動物如某些原環蟲,也能形成胞囊,度過乾、寒等逆境。

特點

在正常的環境條件下,所有的原生動物都各自保持自己的形態特徵。若環境條件變壞,如水乾涸、水溫和pH過高或過低,溶解氧不足,缺乏食物或排泄物積累過多,污水中的有機物濃度超過原生動物的適應能力等情況,都可使原生動物不能正常生活而形成胞囊。所以,胞囊是抵抗不良環境的一種休眠體。
胞囊形成過程如下:先是蟲體變圓,鞭毛纖毛偽足細胞器縮入體內或消失,細胞水分陸續由伸縮泡排出,蟲體縮小,最後伸縮泡消失,分泌一種膠狀物質於體表,過一段時間後凝固形成胞殼。胞殼有兩層,外層較厚,表面凸起,內層薄而透明。胞囊很輕易隨灰塵飄浮或被其他動物帶至他處,胞囊遇到適宜環境其胞殼破裂恢復蟲體原形。
所有原生動物在污水生物處理過程中都起指示生物的作用。一旦形成胞囊,就可判斷污水處理不正常,至於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要進一步查找。在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的胞囊是何種原生動物的胞囊,要根據經驗判斷,以其個體大小和出現胞囊之前的原生動物的種類等方面綜合分析和判斷。
有些細菌,如固氮菌黏細菌能形成胞囊,它的形成不同於內生芽孢,形成胞囊時在細胞外面澱積數層保護膜。胞囊具有抗乾燥的作用,但不耐熱。
有些金藻常在夏季乾旱或冬季寒冷時由營養細胞形成特殊的內生不動孢子,即胞囊,以渡過不良環境。形成胞囊時。細胞停止運動並變圓,在原生質裡面先分泌出一層纖維素膜,並逐漸變厚,有二氧化矽堆積而變硬,頂端有一開孔,膜外原生質經孔口移入膜內,孔口由一膠質塞或矽化塞封閉起來,原生質內積累大量的金藻昆布糖和油。不能運動的種類,以遊動孢子進行生殖,遊動孢子有1或2條鞭毛

研究與運用

①通過盆栽與田間試驗,對大豆根瘤菌光合細菌混合接種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混合接種提高了大豆根瘤的固氮酶活性和土壤固氮強度;增加了土壤好氣性細菌、真菌放線菌固氮菌的數量;減輕了大豆胞囊線蟲危害。
②套用組織染色及石蠟切片技術、同工酶電泳技術、聚醯胺薄膜層析技術、RAPD技術及生物間遺傳學原理,從大豆胞囊線蟲的巨觀群體動態、抗性品種基因歸類和推導到微觀的組織病理學、線蟲發育及雌雄分化、根分泌物中低分子肽/胺基酸及功能蛋白以及抗性基因的分子標記等不同方面系統地研究了大豆與大豆胞囊線蟲的相互關係,取得了以下研究進展:不同抗性品種與大豆胞囊線蟲群體互作的研究中,首次揭示了不同抗性大豆品種對大豆胞囊線蟲3號生理小種群體動態的變化,明確了不同抗性品種對其根內線蟲的發育和雌雄分化的影響,並對大豆胞囊線蟲3號生理小種休眠進行初步研究。首次提出大豆胞囊線蟲二齡幼蟲高峰的出現與大豆根系新老更替密切相關的觀點,並研究了線蟲的侵入和分布與根系發育的時空動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