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遠端全骨骺分離骨折

病因病理,主要症狀體徵,誤診概況,誤診範圍,誤診原因,減少誤診的措施,

病因病理

本病由創傷所致,其損傷機制與肱骨髁上骨折大致相同。當前臂旋前肘微屈或過伸位摔倒時,手掌觸地,肱骨遠端骨骺受到傳導暴力的作用.由於兒童骺板軟骨較關節囊韌帶弱,導致肱骨遠端全骨骺分離,側向和前後移位。肘部的直接撞擊也可引起全骨骺分離移位。胎兒在娩出過程中的產傷,甚至強力牽拉臂部,也可造成肱骨遠端全骨骺分離。
肱骨遠端骨骺對識別骨骺損傷十分重要。肱骨遠端骨骺較多,其骨化中心出現和骨化以及與乾骺端融合的先後時間不同。骨化中心出現時間分別為:肱骨小頭1~2歲,肱骨內上髁7~9歲,滑車9~11歲,肱骨外上髁ll~13歲,而肱骨遠端全骺互相融為一體並與肱骨幹骺端融合則在15~18歲之間。在此年齡之前,如受到直接或間接的暴力,都有可能導致全骺分離骨折。
骨折發生後,大部分病例骨骺向後移位,有如肱骨髁上骨折仲直型特點;少部分病例骨骺向前移位為屈曲型.此型少見,且多發生於較大的兒童。上述兩型均口,發生尺偏或橈偏。

主要症狀體徵

本病發生於肱骨遠端惜’骺未融合之前的兒煮,但以新生兒至8歲之間較為多見。多數有明確的外傷史.不論新鮮或陳舊性損傷,肘部均有疼痛,不同程度的腫脹,皮下瘀血斑,肘部內、外翻畸形、局部壓痛。或可觸及骨擦音。
診斷主要依靠X線檢查所見。l963年Salter-Harris將骨骺損傷分為V型,本症一般認為屬Ⅰ或Ⅱ型損傷,以Ⅱ型較為多見。Ⅰ型損傷骨折線自外側緣至內側緣,完全通過骨骺生長板與乾骺端相連線部分,此型多見於l歲以下的幼兒。Ⅱ型損傷其骨折線自外側緣達內側緣附近時又轉向乾骺端的內側緣,這不僅發生生長板以下整個骨骺的分離與移位,而且在其內側緣還帶有於骺端的一塊小骨片與骨骺一起分離下來,此骨片多呈三角形。稱為Thurston-Holdan氏征或稱“角征”,有時骨片呈薄片狀,稱為“板征”,此型多見於2歲以上的兒童。

誤診概況

肱骨遠端全骨骺分離在兒童肘部骨折中並非十分少見,但由於幼兒至兒童期肘部各骨骺的化骨核出現時間先後不一,骨折線不能直接顯影,肘部某些損傷的X線徵象又極相似,加之對本病的認識不足和對X線特徵了解不夠,極易誤診,其誤診率在骨折中可居首位。據作者收集到近10年的國內有關文獻分析,其誤診率在28.5~100%之間,平均68.4%。見表l08。誤診時間長短不等,在3~90天之間。由於延誤診斷使骨折得不到正確的治療,造成程度不同的關節功能障礙。
表108 國內38例肱骨遠端全骨骺分離骨折的誤診率
作者
例數
誤診例數
誤診率(%)
王崇武等(1981)
5
4
80.0
孫賢敏等(1984)
7
3
42.8
趙立登(1985)
7
2
28.5
周坤祥等(1986)
4
4
100.0
宣桂林(1987)
3
3
100.0
毛賓堯等(1987)
12
10
83.3
合計
38
26
68.4

誤診範圍

本病常與下列時部損傷相混淆:
一、肱骨髁上骨折:肱骨遠端全骨骺分離與肱骨髁上骨折的發生機制基本相同,亦有人認為它是髁上骨折在幼兒發育階段的一種特殊損傷類型,臨床檢查難以區別,在X線表現上肱骨小頭骨骺與橈骨頭關係正常.因此本病誤診為肱骨髁上骨折較多見。
二、時關節脫位:肱骨遠端全骨骺分離後,肘部向後突起,肘後上方空虛感.對l歲以下的幼兒,肘部骨性標誌不易觸摸清楚,難以依靠肘後三角關係作鑑別診斷.此時肱骨小頭骨骺又未骨化,易誤診為肘關節脫位。
三、肱骨外髁骨折:肱骨外側骨骺骨化中心l~2歲時出現,此時肱骨遠端其他骨骺骨化中心尚未出現,遠端全骨骺分離後,只注意到外側的壓痛,X線片上只注意到外髁骨折片的移位和旋轉.易造成誤診。
四、其他:臨床上見到肘關節屈曲位並有後突,並且肱骨外髁與骨骺隨尺、橈骨一起向外側移位,易誤診為肱骨外髁骨折伴肘關節脫位。

誤診原因

一、對本病的重視不夠:本病報導不多,儘管近10年來報導有增加的趨勢,但在肘部骨骺損傷中所占比例仍較少,占全部骨折的比例更少,因而遇到此類病人時重視不夠,首先考慮的是常見的骨折。
二、對肘部各骨骺骨化和融合時間不熟悉:由於肘部骨骺有6個,骨化的先後時間不一致,致使臨床上常常不能正確識別正常骨骺和損傷骨骺的徵象。
三、對本病的X線特徵重視夠:全骨骺分離是肱骨小頭、滑車、內上髁、外上髁四塊骨骺或連同乾骺端小片骨皮質一起發生骨折移位,X線上不能直接顯示骨折線,6~8歲前僅有肱骨小頭骨化中心可見,滑車骨骺的骨化中心尚未出現、對肱骨小頭與橈骨近端縱軸延長線的對應關係未予重視。

減少誤診的措施

一、重視肘部損傷時的年齡特點:對於產傷發生的肱骨全骨骺分離.由於此時肱骨遠端骨骺骨化中心均未出現、局部出現環形腫脹,X線有“肘關節脫位”的表現、而見不到肱骨髁上部位的骨折線,應首先想到本病。有研究證實,兒童時期的骺板強度較肌腱韌帶弱,也不如纖維關節囊牢固、兒童期肘關節脫位的發生機會極少.在疑有肘關節脫位時,應首先想到是否為骨骺分離。在較大兒童,肘部骨性標誌明顯,可利用肘後三角關係以明確診斷。
二、認真仔細閱讀X線片:在肘關節正側位X線片上,橈骨幹近端縱軸延長線通過了肱骨小頭骨化中心,此種情況下出現損傷,不是肱骨髁上骨折就是舷骨遠端骨骺分離。而肱骨髁上骨折位於髁上2cm的範圍內,骨折線清晰可見,肱骨遠端骨骺分離X線上看不到完整的骨折線,但在2歲以上的兒童常可見到乾骺端內側緣的“角征”或“板征”。如橈骨幹近端縱軸延長線不通過肱骨小頭骨化中心,此時的損傷不是肱骨外髁骨折就是肘關節脫位。
在肘關節側位X線片上,肱骨前緣與通過肱骨遠端骨骺中心的軸線夾角稱為前傾角,正常為25°,如此角增大,常提示為全骨骺分離骨折。
附:診斷依據(摘自王亦璁等主編:骨與關節損傷)
一、有外傷史。
二、肘部疼痛,腫脹,畸形和功能障礙。肘後三角關係正常。
三、X線攝片可確定診斷。X線片上見不到骨折線,肱骨外踝骨骺與橈骨近端始終保持良好的對位關係。
參考文獻
1.天津醫院骨科編。臨床骨科學(創傷)。第l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177
2.王亦璁等主編。骨與關節損傷。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l990;123,369
3.毛賓堯,等。肱骨遠端全骺分離骨折(附12例報告)。骨與關節損傷雜誌1987;2(1):17
4.趙立登。肱骨遠端全骺分離。中華骨科雜誌1985;5(1):33
5.王崇武,等。肱骨下端全骺分離(附5例報告)。湖南醫學院學報l981;6(4):322
6.孫賢敏,等。兒童肱骨下端全骨骺分離(附7例報告)。中華小兒外科雜誌1984;5(2):94
7.宣桂林。產後骨折(附95例報告)。中華小兒外科雜誌1987;8(6):356
8.周坤祥,等。新生兒肱骨遠端骨骺分離。中華小兒外科雜誌1986;7(2):82
9.胡振民。骨骺損傷的X線診斷。中華骨科雜誌1982;2(2):90
10.朱紀吾,胡振民。肱骨遠端全骨骺分離的X線診斷。中華醫學雜誌l975;55(10):73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