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不和證

肝胃不和證,中醫病證名。指肝氣鬱結,胃失和降,以脘脅脹痛、噯氣、吞酸、情緒抑鬱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常見於胃脘痛、嘔吐、呃逆、脅痛,以及西醫的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能症、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病因,病機,辨證要點,治法,常用中藥,常見病證,肝胃不和型 胃痛,肝胃不和型 痞滿,肝胃不和型 嘔吐,肝胃不和型 呃逆,常用腧穴,預防調護,

病因

情志不暢,肝氣偏亢,過於疏泄,影響脾胃,以致消化機能紊亂。

病機

肝氣鬱結,疏泄失職,則見情志鬱悶,善嘆息,或煩躁易怒,胸脅脹痛;肝氣橫逆,氣滯於胃,胃氣上逆,則表現為胃脘脹痛,呃逆噯氣;氣鬱胃中而生熱,可見吞酸嘈雜。肝氣犯胃,氣滯不行,日久影響血液運行而致血瘀,則表現為脅肋胃脘疼痛固定,痛如針刺,甚則損傷脈絡,而見嘔血黑便。

辨證要點

胸脅胃脘脹滿疼痛,舌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或弦數。

治法

疏肝和胃。

常用中藥

半夏、厚朴、茯苓、生薑、蘇葉。

常見病證

肝胃不和型 胃痛

臨床表現:胃脘脹滿,攻撐作痛,脘痛連脅,胸悶噯氣,喜長嘆息,大便不暢,得噯氣、矢氣則舒,遇煩惱郁怒則痛作或痛甚,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常用方劑:柴胡疏肝散。
常用中藥:陳皮、柴胡、川芎、香附、枳殼、芍藥、甘草。
針灸瀉法:足三里、中脘、內關、太沖。

肝胃不和型 痞滿

臨床表現:胃脘痞滿悶塞,脘腹不舒,胸膈脹滿,心煩易怒,喜太息,噁心噯氣,大便不爽,常因情志因素而加重,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氣消痞。
常用方劑:越鞠丸。
常用中藥:香附(醋制)、川芎、梔子(炒)、蒼朮(炒)、六神曲(炒)。
針灸瀉法:足三里、中脘、太沖、內關。

肝胃不和型 嘔吐

臨床表現:嘔吐吞酸,噯氣頻作,胸脅脹滿,煩悶不舒,每因情志不遂而嘔吐吞酸更甚,舌邊紅,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止嘔。
常用方劑: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湯。
常用中藥:蘇葉、厚朴、半夏、生薑、茯苓、甘草(炙)、枳實(破,水漬,炙乾)、柴胡、芍藥。
針灸療法:足三里、中脘、內關。

肝胃不和型 呃逆

臨床表現:呃逆連聲,常因情志不暢而誘發或加重,胸脅滿悶,脘腹脹滿,納減噯氣,腸鳴矢氣,苔薄白,脈弦。
治法:順氣解郁,降逆止呃。
常用方劑:五磨飲子。
常用中藥:木香、沉香、檳榔、枳實、天台烏藥。
針灸瀉法:雙內關、中脘、足三里。

常用腧穴

足三里、內關、中脘、太沖等。

預防調護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