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肉瘤

肝肉瘤又稱肝惡性間葉組織腫瘤,是源於肝臟間葉組織的罕見惡性腫瘤,主要包括肝血管肉瘤和其他來自間葉組織的原發性肝肉瘤,如肝纖維肉瘤、肝橫紋肌肉瘤、肝脂肪肉瘤等,其中以肝血管肉瘤最常見。本病好發於男性,多見於兒童和老人。

基本介紹

  • 別稱:肝惡性間葉組織腫瘤
  • 就診科室:腫瘤內科
  • 多發群體:男性多見
  • 常見病因:主要與長期接觸化學物質、內源性射線照射以及血色素沉著症有關
  • 常見症狀:上腹部包塊、肝區疼痛等有關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後,

病因

主要與長期接觸化學物質(如二氧化釷、氯乙烯、砷等)、內源性射線照射以及血色素沉著症有關,其他肝肉瘤病因不明。

臨床表現

早期多無特殊症狀和體徵,患者多因發現上腹部包塊而就診。隨病程進展,可出現肝區疼痛、乏力、噁心、嘔吐、食慾缺乏、體重減輕、上腹部包塊和消化道症狀。晚期可有黃疸、腹水和惡病質。體積較大的肝血管肉瘤可破裂出血;肝橫紋肌肉瘤早期可出現間歇性梗阻性黃疸和發熱。常有肝外轉移,多為血行播散,可轉移至肺、胰、脾、腎和腎上腺等,以肺轉移最為常見。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放射免疫測定持續血清甲胎蛋白(AFP)≥400μg/L。白細胞總數增多或減少,血小板減少。多數患者有肝功能異常。磺溴酞鈉試驗可呈陽性,鹼性磷酸酶升高,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血膽紅素、谷丙轉氨酶升高。
2.影像學檢查
(1)超聲檢查:可顯示腫瘤的大小、形態、所在部位以及肝靜脈或門靜脈內有無癌栓,其診斷符合率可達90%,是具有較好診斷價值的無創性檢查方法。
(2)CT檢查:CT具有較高的解析度,可檢出直徑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①肝血管肉瘤常為多發,呈低密度,密度與大血管一致,增強掃描動脈期病灶邊緣或中央點狀明顯強化,隨時間延長強化向周圍擴散,直至變為等密度。②肝脂肪肉瘤可見脂肪密度組織的特徵性徵象。③肝纖維肉瘤、肝橫紋肌肉瘤多表現為肝內巨大低密度腫塊,伴不規則壞死或出血,增強掃描實質部分有中度強化,可見較粗大的腫瘤血管。
(3)磁共振成像(MRI):診斷價值與CT相仿,對良、惡性肝內占位性病變,特別與血管瘤的鑑別優於CT。
(4)選擇性腹腔動脈或肝動脈造影檢查:對血管豐富的癌腫,其解析度低限約1cm。屬創傷性檢查,必要時才考慮採用。
(5)肝穿刺行針吸細胞學檢查:在B超引導下行細針穿刺,有助於提高陽性率。適用於經過各種檢查仍不能確診,但又高度懷疑者。
3.組織病理學檢查
(1)肝血管肉瘤:來源於惡變的肝血竇內皮細胞,形態各異,多為界限不清的蜂窩狀出血結節,質地較軟。光鏡下腫瘤細胞沿肝血竇浸潤性生長,可呈竇狀隙樣、海綿狀、結節乳頭狀和實心梭形細胞團。上皮樣血管內皮瘤是一種生長緩慢的低度惡性腫瘤,腫瘤組織以肥大的上皮樣細胞和細長形細胞、硬化的緻密纖維組織及黏液樣基質為特徵。
(2)肝平滑肌肉瘤:生長緩慢,細胞豐富,鏡下表現為大小一致的梭形細胞,細胞核兩端鈍,Masson染色胞漿紅染,可見多少不等的核分裂象,某些區域可見瘤巨細胞。
(3)肝纖維肉瘤:是纖維母細胞來源的惡性腫瘤,形態表現差異較大,鏡下見梭形瘤細胞呈束狀排列,並有大量的膠原纖維沉著。
(4)肝淋巴瘤:局限於肝內,無淋巴結和肝外擴散,具淋巴細胞標誌的惡性腫瘤。鏡下最常見類型為大細胞性淋巴瘤。
(5)肝骨肉瘤:鏡下以腫瘤組織內廣泛骨樣組織形成,周圍包繞以肉瘤樣間質伴多核瘤巨細胞為特徵。
(6)肝橫紋肌肉瘤:常為大的葡萄樣腫塊伴大膽管內息肉樣腫塊,鏡下可見橫紋肌母細胞。
(7)肝神經肉瘤:腫塊常繼發出血和壞死,切面呈多彩狀,出血壞死區呈紫色或絳紫色,凝膠樣腫瘤區域呈灰白色,鏡下可見散在的梭形細胞。

診斷

1.當發現肝占位性病變,且生長迅速,影像學檢查懷疑肝血管瘤時,應考慮本病。
2.放射免疫法測定持續血清甲胎蛋白≥400μg/L,並能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等,可考慮肝癌的診斷。
3.組織病理學檢查對本病診斷具有決定性意義。

治療

以手術切除為主,但根治性切除率低,放療或化療的療效均不理想,介入治療與肝動脈結紮有時可使病情得到控制。肝上皮樣血管內皮瘤、肝卡波西肉瘤以放化療為主。

預後

本病惡性程度高,病程發展快,發現時多為晚期,手術切除率低,總體預後差。未治療的患者,大多於6~12個月內死亡,死因一般為肝衰竭或腹腔內出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