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關節融合術

肘關節固定後,對工作與生活的影響較大,只有在關節病變伴周圍軟組織有過多的瘢痕,不宜用其他方法處理時,才考慮行肘關節融合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肘關節融合術
  • 就診科室:骨科
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適應證,禁忌證,手術步驟,術後併發症,術後護理,注意事項,術後飲食,

麻醉方式及術前準備

1.麻醉方式
全麻或臂叢麻醉。
2.術前準備
術前應先行牽引,儘量克服攣縮;並設計在術中解除攣縮的步驟。準備T形板;臨床X線攝片測量角度;充氣止血帶,備血。

適應證

化膿性關節炎和關節結核合併化膿性感染等所造成的肘關節疼痛、內外翻畸形、軟骨面嚴重破壞、廣泛骨質疏鬆、強直在非功能位的患者;肘關節外傷後關節不穩定,不能參加重體力勞動的年輕人,又不適合其他手術者;肱骨下端良性腫瘤切除,不適合關節置換或關節置換失敗者;肘部屈肌癱瘓、不宜施行關節成形的患者;先天或後天性脊柱畸形(如半椎體、脊柱側凸、腰椎滑脫等)。

禁忌證

鄰近關節已有骨性強直者;兩側肢體的相同關節中,一側已有強直者,對側不宜施行關節融合術;12歲以下的兒童。

手術步驟

手術大體步驟:①肘後正中切口,顯露肱三頭肌及其腱膜,游離尺神經。舌形切開三頭肌腱膜,貼腱膜分離肌肉至鷹嘴突。縱行切開深層三頭肌及骨膜,顯露肱骨下端、鷹嘴和關節囊。彎屈肘關節由兩側向前剝離至肱骨下端前方。肘關節強直時,用骨鑿鑿開關節。②如為結核,應先清除病灶,再用骨鑿鑿除肱骨滑車及鷹嘴軟骨面,在橈骨頸處切除橈骨小頭,殘端銼平,用附近軟組織包埋縫合。橈骨小頭保留備植骨用。③對合骨端,保持屈肘,在肱骨背面切一骨槽,於對應的鷹嘴頂也做一骨槽。自脛骨上方內側取骨片並刮除部分松質骨。將骨片插入骨槽內,分別固定在肱骨和尺骨上,將松質骨碎片充填在肱骨下端和尺骨鷹嘴的空隙中。④保持屈肘90°,旋前15°~20°,縫合三頭肌腱,然後逐層縫合切口,用長臂前後石膏托固定。

術後併發症

關節粘連。

術後護理

術後患肢置於胸前或身旁軟枕上。疼痛過後,經常練習手指屈伸活動。術後2~3天帶石膏行X線攝片,石膏乾燥後,可帶三角巾下地活動,10~14天拆線,換肩“人”字石膏固定,8周改為長臂石膏管形,固定時間總共為3~4個月,直至骨性融合。

注意事項

在暴露和切除關節軟骨面時,注意保護尺神經。

術後飲食

多飲水,新鮮水果蔬菜,高蛋白、高維生素、高含鈣質食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