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關節脫位切開復位術

肘關節脫位切開復位術

肘關節脫位在我國最多見,多為後脫位。早期手法復位,絕大多數傷員效果良好。陳舊性脫位及並有鷹嘴骨折、或內上髁骨折塊嵌入關節腔、或並有血管、神經損傷的新鮮脫位需行切開復位術。陳舊性脫位切開復位的療效取決於手術時間的早或遲,手術愈早,療效愈好。脫位時間長久者,術後關節功能多不滿意,常須考慮關節成形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或關節融合術。

手術步驟,術中注意事項,術後處理,

手術步驟

1.體位 仰臥,肘關節置於胸前。
2.切口、顯露 傷肢上臂用充氣止血帶,按肘關節後側顯露途徑手術(見肘關節後側顯露途徑手術)。先分離和保護尺神經,後在肱三頭肌腱膜上作舌形切開下翻,以備縫合時延長肌腱。再在肱骨下段的後正中線上縱行切開肱三頭肌,直達骨膜,並於骨膜下剝離肱有下端前、後面附著的肌肉、關節囊和韌帶。由於尺神經已經分離和拉開,後面和側面的剝離比較安全,但剝離前面時,須注意勿損傷肱動、靜脈和正中神經。
3.清除骨痂和瘢痕組織 分離肱骨下端後,肱骨與鷹嘴即已完全分開。如為新鮮脫位,只需清除血腫、肉芽及少量瘢痕,再將移位的骨折塊復位即可。而陳舊性脫位在肱骨下端後面有大量骨痂形成,從外表看與肱骨幹的皮質骨相似。如脫位時間較短,這些骨痂可用骨膜剝離器剝去;如時間過長,則須用骨刀切除。用同樣方法清除尺骨半月狀切跡,肱骨冠狀窩的瘢痕組織,一般這些部位多為瘢痕組織,清除較易 ⑶。清除骨痂過程中,如軟骨面損傷嚴重,應考慮行關節成形術或融合術。
4.復位 如骨痂及瘢痕組織清除徹底,復位較易。助手將前臂屈曲並牽引,術者將鷹嘴向前推,待冠狀突滑過肱骨滑車,即可復位。
5.止血、縫合 復位前即應鬆開止血帶,徹底止血。復位後,將肘關節作全程伸屈活動數次,測試復位後的穩定性。專人維持肘關節於屈曲90°位,逐層縫合。肱三頭肌攣縮者,應將肱三頭肌腱膜延長縫合。

術中注意事項

1.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後,先自尺神經溝內分離出尺神經,用膠皮條拉開,以免損傷。
2.剝離肱骨下端時,為防止損傷前面的肱動、靜脈和正中神經,先自骨幹部分自後向前作骨膜下剝離,將骨幹前面的骨膜剝開,再將紗布置入肱骨前面與骨膜之間。這樣可以擴大骨與骨膜的間隙,向前推開血管神經,有利於進一步向遠端作骨膜下剝離。

術後處理

1.術後用石膏托將肘關節固定於屈曲90°位。
2.術後10日拆線,並每日取下石膏托數次,作肘關節伸屈活動,逐漸增加頻度及力量。
3.待肘關節已恢復部分有力的自主活動後,可以白天去掉石膏,作功能鍛鍊及理療,晚上睡覺時仍用石膏托保護,共6~8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