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遊戲

一提起“遊戲”,人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兒童常玩的“娃娃家”“沙箱”等等,聽說遊戲顯然與此有較大區別。因此,我們有必要對聽說遊戲的概念加以甄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聽說遊戲
  • 問題:必要對聽說遊戲的概念加以甄別。
  • 擁有:廣義的遊戲(play)
  • 根據:美國遊戲研究專家諾伊
概念,主要特點,教育目標明確,學習重點突出,遊戲比重大,教育目標,規範口語表達,提高傾聽水平,培養語言靈活性,

概念

1.嚴格地說,聽說遊戲不是兒童自發組織的遊戲,是由教師設計組織的、兒童有興趣自願參加的教學遊戲。如果仔細推本溯源,遊戲這個名詞,儘管有多種定義和分類方法,在英文裡卻原有play(遊戲)和game(規則遊戲)兩個不同的概念。廣義的遊戲(play),包含了角色遊戲、結構遊戲、表演遊戲和規則遊戲等,狹義的遊戲則將規則遊戲(game)排除在外。而我們所討論的聽說遊戲,恰恰是由教師設計來組織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則遊戲。若將它歸屬於遊戲的話,也只能列入規則遊戲的範疇之內。聽說遊戲,我們認為它具有遊戲的特徵。根據美國遊戲研究專家諾伊曼(Neuman,1975)的觀點,遊戲與活動的基本區別主要在於:
(1)控制。活動由外部控制,而遊戲則是有內部控制的特徵。
(2)真實。活動具有真實的特點,而遊戲在很大程度上是假想的現實,遊戲中的人、事、語言均有假扮轉換的可能。如將木棍當成槍,或扮演動物、父親、母親的角色等。
(3)動機。活動是由外部動機產生的,是教師組織安排幼兒參加的,而遊戲則有明顯的內部動機,由幼兒自發地開展和參與。對照諾伊曼的遊戲特徵論述,我們發現,聽說遊戲是一種半活動半遊戲的教育活動形式。但是毫無疑問,聽說遊戲的教育活動提供了由外部控制轉向內部控制、由真實轉向假想的情景條件,也提供了幼兒在活動中由外部動機激發轉換為內部動機的機會。由此,我們仍然可以將它定義為“聽說遊戲活動”。
區別
聽說遊戲不是語言遊戲,而是語言教學的遊戲。所謂語言遊戲,有一種相對固定的概念,是指兒童在語言發展過程中自發地玩弄和操練語音、語詞的一種現象。例如:6~7個月的嬰兒,吃飽睡足後,獨自躺在床上,感到舒服愉快,嘴裡發出一連串的音節“a―ba―bo―a―bagu―bei―bigu"。又如:3~4歲的幼兒在與同伴一起遊戲時,嘴裡念念有詞地拿同伴的名字為題說:“馬曉東是一匹小馬,小馬小馬小媽媽,小媽媽罵小馬,小馬嗚哇嗚哇馬曉東。”這些口頭語言遊戲帶有明顯的自發言語的特點,有玩弄操練口語的性質,並且是無意義的、非具體指向性的語言活動。這種語言現象很大程度上帶有自娛的意味。
相形之下,聽說遊戲由教師設計組織,有明確的語言學習指向目標,有明確的語義內容,因而與上述的語言遊戲有很大差別,只能將它稱之為語言教學遊戲。在區分了聽說遊戲與其他遊戲的差別之後,我們可以認為,聽說遊戲的教育目標以培養幼兒傾聽和表述能力為主,活動內容主要集中在幼兒聽和說的理解和表達方面。聽說遊戲是為培養幼兒傾聽和表述能力而專門設計的,用遊戲的形式組織的語言教育活動。

主要特點

教育目標明確

每一個聽說遊戲都包含對幼兒語言學習的具體要求。教師通過對聽說遊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將近階段根據幼兒語言發展水平和語言學習需要所提出的語言教育教學任務,落實到每一位幼兒接受理解和嘗試掌握的教育過程中去。在聽說遊戲中包含的語言教育目標有一定的特殊之處。
(1)聽說遊戲包含的語言教育目標具有具體的特點。一般而言,聽說遊戲對幼兒提出的語言學習要求非常具體,給人單一和細微的感覺。例如:小班幼兒zh、ch、sh和z、c、s的發音經常混淆,教師用聽說遊戲的方式來幫助幼兒學習正確發音,這種活動便將發準zh、ch、sh三種捲舌音作為具體的目標任務。但它仍然能夠對幼兒的語言學習產生多方位的影響。因為在幼兒參與聽說遊戲,學說zh、ch、sh的過程中,他們需要聽懂教師的要求,需要想像自己扮演的動物角色,需要理解別人的語言和動作,以明了遊戲的進程,需要按照遊戲的規則說話行動。可以說,在幼兒參與聽說遊戲的過程中,他們的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獲得多方面鍛鍊的機會,因此,在聽說遊戲中包含的單一而具體的語言教育目標,實質上卻對幼兒語言能力有多方面的培養提高的作用。
(2)聽說遊戲包含的語言教育目標具有練習的特點。聽說遊戲往往不對幼兒提出某個新的語言學習任務,更多地是根據近階段幼兒語言學習的重點需求設計遊戲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複習鞏固已學的語言內容,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真正獲得這一方面的語言運用能力。仍以小班幼兒有關zh、ch、sh發音的聽說遊戲為例,這種遊戲的進行與幼兒該階段語言發展水平以及語言學習需要有關,也與對幼兒國語學習要求有關。顯而易見,如果在2歲的託兒班進行zh、ch、sh的聽說遊戲,由於嬰兒尚未對z、c、s和zh、ch、sh音的區別產生敏感性,他們無法參與這樣的遊戲;而在大班開展此遊戲,因大班幼兒已經基本掌握了冰、ch、sh的捲舌發音規則,所以也不需要。只有小班幼兒正處於對這幾種音敏感的時期,又處於學習髮捲舌音的階段,開展有關的聽說遊戲便給他們提供了練習的機會,讓他們在生動活潑的遊戲活動中複習鞏固已學內容,真正掌握正確發出zh、ch、sh捲舌音的方法。
(3)聽說遊戲包含的語言教育目標具有含蓄的特點。其他的語言教育活動,一般都開宗明義,將學習任務直接呈現在幼兒面前,而聽說遊戲則將教育目標貫徹在遊戲活動之中,讓幼兒邊玩邊說,不知不覺地完成學習任務,達到本次教育活動的要求,這是聽說遊戲獨有的優勢。聽說遊戲是一種其他語言教育活動所不能替代的活動形式。

學習重點突出

凡是聽說遊戲,都帶有一定的遊戲規則。聽說遊戲中的規則並不是憑空制定的,而是教師在設計聽說遊戲時,根據具體的語言教育目標,選擇適當的語言學習內容,並將本次活動的語言學習重點轉化為一定的遊戲規則。當幼兒參與聽說遊戲時,他們必須遵守一定的遊戲規則,按照規則進行遊戲,就在這樣的活動中練習了幼兒的聽說能力。
例如:大班聽說遊戲“金鎖銀鎖”,以對答的形式幫助幼兒學習用簡短而有節奏的詞語形容和描繪一種事物。教師制定的遊戲規則是,全體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圈做鎖,先念兒歌:“金鎖鎖,銀鎖鎖,兩把鑰匙一把鎖,咔嚓咔嚓把它鎖,小朋友快點來開鎖。”兩名幼兒當開鎖人,一名在圈內,一名在圈外。兒歌念完時,開鎖人停在某處便可指這裡的兩人問:“這是什麼鎖?”兩人回答:“這是XX鎖。”接下來,開鎖人必須立即根據XX鎖的特點講出一句形容的話,並且配上相應的節奏。比如拉手人說:“這是蘋果鎖”,開鎖人要說“蘋果,蘋果,香噴噴”或“蘋果,蘋果,香又甜”,講對了鎖便打開,交換角色後繼續進行遊戲。由此可見,教師要求幼兒掌握的語言學習重點,孕育在遊戲的規則之下,通過整個聽說遊戲活動過程去達到聽說學習的目的。
聽說遊戲活動的遊戲規則制定可以從性質上分為兩種類型。
一種是競賽性質的遊戲規則。遊戲中幼兒如果聽準了、說對了,達到了學習要求便成功到達勝利的彼岸。上面舉例所說的:金鎖銀鎖”就屬於競賽性質的遊戲規則。當幼兒用正確的語言內容和形式說出形容某一事物的話來,鎖便打開,自己就可以與別人交換角色。否則便要繼續扮演同種角色,重新經歷相仿的學習過程。這種競賽性質的遊戲規則在聽說遊戲中產生激勵機制的效應,可以促使幼兒更主動積極地投身於遊戲活動。
另外一種聽說遊戲的規則不具有競賽的性質,但同樣能產生激勵機制的效應。如小班聽說遊戲“小白兔吃青草”,教師扮演兔媽媽,帶小白兔們到外面去吃青草,幼兒邊跳邊念兒歌:“小白兔,跳跳跳,一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吃,吃青草,吃吃吃,吃個飽。”反覆念後,一隻大灰狼跑出來大吼一聲“大灰狼來了”,扮演小白兔的幼兒須紛紛跑到媽媽身邊蹲下,表示回到家受到了媽媽的保護,否則就會被大灰狼吃到。這樣的聽說遊戲,也可以對幼兒產生很大的吸引力。雖然遊戲規則看似不直接與幼兒說什麼有關,但幼兒知道念兒歌之後會有大灰狼跳出來,然後追逐逃跑,念兒歌與後面的追逐活動密切連線在一起。因此,遊戲規則便激勵幼兒全身心投入活動,幼兒會饒有興趣地反覆玩這個遊戲,最後達到語言學習的效果。

遊戲比重大

幼稚園聽說遊戲的活動兼有活動和遊戲的雙重性質,從活動組織形式上看,具有從活動人手,逐步擴大遊戲成分的特徵。聽說遊戲活動帶有明確的學習任務。活動開始時,教師需要幫助幼兒理解活動的內容,交待遊戲的規則,並且示範遊戲的玩法,然後,教師帶領幼兒開展遊戲,在幼兒熟悉遊戲規則,逐步掌握遊戲玩法後,再放手讓幼兒獨立進行遊戲。應當說,聽說遊戲活動開始以活動的方式進入,而最後又以遊戲的方式結束,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開始時體現得十分鮮明,而後隨著幼兒熟悉水平的提高而逐漸減小,直至幼兒完全自主地進行遊戲。聽說遊戲活動的組織兼有活動和遊戲的雙重性質,並且在活動過程中出現了逐步擴大遊戲成分的現象。實際上,聽說遊戲存在著以下由活動逐漸向遊戲過渡的三種轉換。
(1)由外部控制向內部控制轉換。聽說遊戲剛開始時,由教師主導創設遊戲情景,交待遊戲規則,幼兒只被動觀察聽講、思考,當他們產生興趣時,不由自主地跟隨教師參與遊戲,在掌握規則之後,嘗試自己遊戲,最終完全主動積極地投入到遊戲中去。這一過程實際上是由外部控制轉換為內部控制的過程。
(2)由真實情景向假想情景轉換。無論教師如何提供遊戲的場景,在聽說遊戲剛開始時,幼兒所處的仍然是真實情景。教師向幼兒交待活動內容,解釋活動規則,甚至示範遊戲玩法,此時幼兒均以旁觀者的身份進行觀察思考,所有的一切對他們仍然是真實的環境。隨著幼兒自己參與遊戲,他們開始扮演某一角色,並想像可能有的情節、動作、物品、語言,於是幼兒所處的環境便發生了變化,成為假想的情景,聽說遊戲活動因此發生由真實情景向假想情景的轉換。
(3)由外部動機向內部動機轉換。與外部控制向內部控制轉換密切相關,在聽說遊戲活動中,同樣有外部動機向內部動機轉換的過程。幼兒剛開始參加聽說遊戲時,和其他教育活動一樣,外部動機決定了他們參與的積極性。然而由於聽說遊戲活動的特點,幼兒在遊戲中自主的成分越來越高,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逐漸得以充分發揮。隨著他們對聽說遊戲規則的掌握和遊戲內容方式的熟練,他們在活動中保持著越來越明顯的內部動機。當然,必須說明,幼兒能否將外部動機轉換為內部動機,很大程度取決於這個聽說遊戲是否真正具有遊戲的特點,是否真正對幼兒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幼兒自己能否真正地玩起來。否則,在活動中,幼兒便無法實現由外部動機向內部動機的轉換。反過來說,如果在聽說遊戲中不能將外部動機轉化為幼兒的內部動機,那么這種聽說遊戲便只能稱之為聽說活動,甚至於是一種蹩腳的聽說話動,因為它不真正具有遊戲的價值,也不能發揮聽說遊戲作為二種特殊的語言教育活動所應發揮的作用。

教育目標

規範口語表達

由於聽說遊戲的特殊性質,這類活動可以幫助幼兒按一定規則進行口語表達練習。這裡所說的一定規則,主要是指按照語言的規範制定的遊戲規則。在幼兒參與聽說遊戲過程中,他們需要自覺地參與規範語言的學習,在執行遊戲規則的活動中掌握規範酌口語表達能力。聽說遊戲按照一定規則進行的口語練習,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子目標。
(1)複習鞏固發音。在聽說遊戲中含載幼兒語音學習的目標,著重在為幼兒提供練習發音的機會,以利於幼兒複習鞏固他們近期的發音學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語音學習的四種特別需要來組織活動。
一是難發音的練習。對於某些近期所學的語音難點,採用聽說遊戲的方式去運載這些語音要素,可能產生較好的學習效果。幼稚園階段國語發音的難點主要有zh、ch、sh和r等輔音。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取這些聲母與一定韻母相結合的音節來幫助幼兒學習。
二是方言干擾音的練習。一定區域方言都有可能對幼兒的國語學習產生干擾因素?影響他們正常的發音。例如:南京方言I和n不分,an和口ng不分,說國語時往往有可能將南(n6n)說成lan。在聽說遊戲中,幼兒可以有集中和比較學習的機會,練習發準這些受到方言干擾的語音,產生對這些語音準確發音的敏感性。
三是聲調的練習。國語聲調對幼兒發音有很重要的意義,因而念準國語聲調也是幼兒語音學習的一個部分。用聽說遊戲運載各種相似音和聲調要素,讓幼兒在辨別中學說,在學說中提高分辨能力,從而掌握準確的聲調。
四是發聲用氣的練習。3歲幼兒進入幼稚園時,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掌握說話用氣的方法,因此,說話時有氣喘吁吁的感覺。尤其在表述長句子時,還有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聽說遊戲的發音練習可把練習用氣作為活動的目標內容,培養幼兒正確的用氣方法,以便講話的發聲更加自然,更趨向於正常。
(2)擴展練習辭彙。大量積累辭彙、增加口語表達的內容,是學前階段幼兒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應該說,幼兒的辭彙是在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過程中逐步迅速地增長起來的,幾乎沒有一個研究能確切地證明究竟一個孩子每天能習得多少辭彙。用聽說遊戲的活動方式幫助幼兒學習辭彙,是專門地提供幼兒對辭彙學習敏感程度的機會,這類集中學習辭彙的聽說遊戲,著重引導幼兒積累以下兩方面的辭彙學習經驗。
一是同類詞組詞的經驗。聽說遊戲往往讓幼兒做同一類辭彙如何擴詞練習,實際上也是向幼兒提供某一類詞的使用範例,鼓勵幼兒在聽說遊戲過程中按照一定的規則去組織擴展。例如:“怎樣走”的聽說遊戲要求幼兒用一定的副詞描述走的動作,幼兒可以說“快快地走”“慢慢地走”“大步地走”“小跑步地走”“一蹦一跳地走”。在學習過程中,幼兒可依據規則創造性地運用辭彙進行描述練習。
二是不同類詞搭配的經驗。辭彙的搭配通常與語言習慣和經驗有關,是一種社會約定俗成的表現,但也有一定的規則。例如:量詞有明顯的搭配規則,到大班階段,幼兒對量詞開始產生一定的敏感性,在這個時期給他們提供聽說遊戲的機會,可以很好地幫助他們掌握一般量詞的使用方法。此外還有介詞(方位詞)的學習,等等,都可以通過聽說遊戲的活動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嘗試運用句型。學前階段幼兒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大量地積累句型,這是他們句法習得和發展的重要階段。一般而言,幼兒階段的兒童將從簡單句過渡到合成句水平,幼兒階段後期開始進入理解嵌入句的水平。無論是簡單句,還是合成句等,均有多種類型的句式,要理解掌握並且熟悉運用都需要經過一定場合的練習。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獲得運用句法的機會,而聽說遊戲有意識地幫助幼兒練習,讓他們通過專門的集中的學習迅速地把握某一種句法的特點規律,並在嘗試運用過程中提高熟練使用的水平。例如:在大班聽說遊戲“蓋樓房”中,幼兒通過用“XX越來越XX”和“……越……越……”的句式學習句型。在遊戲中學習句型,有一定的激勵機制的存在,幼兒可能產生很高的積極性。

提高傾聽水平

聽說遊戲為幼兒提供的是一種不同於其他語言學習的場合,幼兒在參與學習時具有更多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因而有利於他們積極傾聽水平的提高。
需要提出的一點是,在幼兒語言學習的活動中,聽和說是永遠相伴而存在的。以遊戲的方式組織的聽說遊戲活動,對幼兒積極傾聽能力的提高具有特殊的作用。教師在思考聽說遊戲的目標時,應對幼兒提出以下幾點要求。
(1)聽懂教師的講解,理解遊戲的規則。教師在聽說遊戲開始時,總是要向幼兒提出一定的要求,接下來“布置”活動的任務,並對任務作出解釋,講解示範遊戲的規則。這一過程對幼兒的傾聽提出了具體要求。能否聽懂教師布置的任務、理解遊戲的規則,直接影響幼兒參與遊戲的狀態。因此,這對幼兒的傾聽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可以說,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將有利於幼兒在所有的交往場合的傾聽水平,甚至對幼兒進入國小階段之後的學習都十分有益。
(2)聽懂遊戲的指令,把握遊戲進程。在遊戲過程中,幼兒隨時需要把握遊戲中傳出的指令信息,作出相應的反應。例如:在“金鎖銀鎖”中,念完兒歌,即是一個指令,要求問“這是什麼鎖”,開鎖人聽後立刻予以回答“這是XX鎖”。所有的指令信息一環套一環,幼兒在遊戲中必須敏銳地感知,否則將無法進行遊戲。恰恰是這樣一些要求,可促使幼兒自覺地、主動地去傾聽捕捉指令信息。
(3)準確把握和傳遞有細微區別的信息,提高傾聽的精確程度。有的聽說遊戲專門設定傾聽的“圈套”,要求幼兒辨別某幾個相似音的差異,作出相應的反應,諸如z、c、s和zh、ch、sh的辨別活動即屬於這一類;有的聽說遊戲要求幼兒準確傳遞信息,錯了便會鬧出笑話來,如“我這樣對你說”的傳話遊戲活動。這些活動把傾聽要求的重點,放在準確把握和傳遞信息上,可以較好地提高幼兒傾聽的精確程度,最終對他們完整的傾聽能力培養發生良好的作用。

培養語言靈活性

作為特殊的語言交往場合,聽說遊戲對幼兒運用語言與人交際有一種特別的挑戰,使幼兒機智靈活地使用語言的能力得到較好的鍛鍊。因此,在聽說遊戲活動中培養幼兒語言的機智性和靈活性,是教師在設計組織這類活動時應考慮的一項目標。
對幼兒在聽說遊戲中提高語言交往的機智靈活性的培養,從根本上說,是提高幼兒在語言交往過程中反應敏捷的能力,著重可從以下幾點考慮。
(1)迅速領悟遊戲語言規則的能力。由於聽說遊戲將幼兒語言學習的重點內容轉換為遊戲規則貫穿活動始終,那么幼兒掌握遊戲規則的過程,在某種意義上便意味著掌握語言規則的過程。在聽說遊戲中,幼兒需要迅速領悟遊戲規則,否則便會落伍,就無法實現參與遊戲的願望。這種激勵的結果,使幼兒逐步適應迅速領悟交往要求的場合。
(2)迅速調動個人已有語言經驗編碼的能力。聽說遊戲是一種活動的進程,幼兒在參與時需要根據一定的規則迅速調動個人已有語言經驗進行編碼。這種場合不允許幼兒慢慢想,細細思考,如果速度太慢,遊戲便要受到影響,因此,幼兒在活動中得到迅速調動個人已有語言經驗編碼的訓練。
(3)迅速以符合規則要求方式的表達能力。在領悟編碼的同時,幼兒也獲得快速反饋信息的機會。聽說遊戲的規則要求幼兒按照一定的規範方式說話,並且沒有太多的時間讓幼兒仔細斟酌講話,所以,一切都是在短暫的直感的狀態下說出來的,這裡便有一個語言快速應答能力的培養。
總之,聽說遊戲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語言教育活動,為幼兒的語言發展提供了某些特別的機會。教師應當抓住這種機會去促進幼兒的語言學習,為他們語言能力的整體提高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