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改革

聯合國改革

聯合國改革,自從聯合國產生之日起,就在不斷進行。聯合國改革一詞的指涉範圍很廣,包括從希望消滅聯合國的到希望聯合或有全面功能主張的支持者,都稱他們的看法為聯合國改革。而聯合國官方的說法,則由第七任秘書長科菲·安南最早在1997年所提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聯合國改革
  • 外文名:United Nations reform
  • 提出人:第七任秘書長科菲·安南
  • 提出時間1997年
四國聯盟,背景,第一次結盟,各國加入受阻,結果,議會大會,

四國聯盟

四國聯盟英語G4 Nations)是指由日本、德國、印度及巴西四國組成的聯盟,希望通過相互支持,加入到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

背景

聯合國目前有五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並且在決議表決時都擁有否決權,它們是: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和美國。
另外,聯合國安理會還有10個非常任理事國席位,每個非常任理事國的每屆任期為兩年。據統計,四國聯盟成員國在1987年至2010年的24年之間,當選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的次數分別為:印度二次,日本五次,巴西五次,德國三次。
雖然大多數國家都已原則同意,聯合國需要進行必要的改革,其中也包括擴大安全理事會的席位數量,但是很少有國家願意詳細討論具體的改革時間和進程。

第一次結盟

2004年日、德、印及巴四國聯合組成“四國聯盟”,藉由安理會改造的機會積極爭取成為常任理事國

各國加入受阻

日本
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韓國以“會讓軍國主義抬頭”為由反對。美國雖然支持日本成為常任理事國,但反對日本、德國、印度及巴西擁有否決權
德國
受到美國、義大利反對。
巴西
受到墨西哥阿根廷反對,認為會提高了該國在南美的競爭力。
印度
受到巴基斯坦反對。巴基斯坦外交部長卡姆蘭·尼亞茲說,由於印度過去與巴基斯坦的戰爭,以及違反了聯合國要求在有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舉行全民公決的決議,巴基斯坦反對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結果

最後,四國聯盟作出讓步,提出爭取六個無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議席,四個歸屬四國聯盟,其餘兩個給與兩個非洲國家;但由於非洲國家一直爭取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故難以獲非洲國家支持。但是新增常任理事國的新方案依然沒能獲通過。

議會大會

議會大會,為了聯合國體系建議設立的機構,簡稱暫定為UNPA。其構想是主張開放讓成員國的國會議員參與選舉,再由全球人民直接選出聯合國議會的成員。
這個概想早在1920年代建立國際聯盟時就已經產生,1945年二戰結束後又再度提起,然而冷戰拉開序幕後這一想法再度沉寂下去。到了90年代至21世紀,全球貿易的興盛,世界組織力量的崛起,無一不呼籲著聯合國去創建一個議會大會來審查這些活動。2007年,為協調UNPA呼籲者的努力,一場懇請建立聯合國議會大會的運動開始了,並在2009年2月贏得了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的600多位議會成員的支持。
贊成者已經提出了幾種聯合國議會大會的實施方案選擇:包括頒布新的協定,創建大會為聯合國大會的分支機構,並在國際議會聯盟或另一個非政府組織之間逐步推廣聯合國議會大會。部分議案建議按滿足聯合國成員國的人口和經濟實力的不同比例來分配選舉票數。創建UNPA運動最初只是提倡賦予UNPA建議權,之後再逐漸增加它在聯合國中的權力。反對者提出證據諸如基金籌措問題、選民參選率不高以及聯合國非民主成員國等理由,全面否決這一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