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性痤瘡

聚合性痤瘡是痤瘡中比較嚴重的一型,好發於青年男性,偶見女性。發病機制尚不明了,除與尋常痤瘡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相關以外,其中免疫學因素可能更主要,機體對病原微生物高度敏感是可能因素之一。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acneconglobata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多發群體:青年男性
  • 常見發病部位:面頰,頸後,胸部,後背
  • 常見症狀:囊腫性皮損
病因,臨床表現,診斷,鑑別診斷,治療,

病因

發病的原因與下面四個因素有關:①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促使皮脂腺活性增強,分泌增多;②游離脂肪酸刺激毛囊皮脂腺導管發生角化,毛囊口角栓形成,影響皮脂正常排泄;③淤積在皮脂腺的皮脂發生細菌(痤瘡丙酸菌)感染;④淤積的游離脂肪酸刺激毛囊,並穿透毛囊進入真皮引起炎症。此外,遺傳、油脂性工作、油性化妝品、胃腸功能紊亂、內分泌不調也與發病有關。

臨床表現

多見於青年,好發於面頰、頸後、胸部和後背,亦可累及肩部、上臂及臀部。皮損呈多形性,包括大量黑頭粉刺、丘疹、膿皰、結節、膿腫及囊腫。以囊腫性皮損為主,特徵皮損是多頭(常為2個或3個頭)囊腫,通過深在的竇道相連而形成較大的膿腫,表現為暗紅色、柔軟的半球狀隆起性腫塊,破潰後流出濃稠的膿、血混合性分泌物,可形成瘺管,癒合後留有凹陷性瘢痕瘢痕疙瘩。病情頑固,常持續多年,但全身狀況輕微,偶見低熱和關節痛。當本病與化膿性汗腺炎、頭部膿腫性穿鑿性毛囊周圍炎發生於同一患者時,稱為毛囊閉鎖三聯征,目前傾向於命名為反常性痤瘡

診斷

根據好發於青年男女面部及胸背上部,可見散在丘疹、膿皰及粉刺,特別是囊腫,不難診斷。

鑑別診斷

好發於中年人,損害見於鼻部及面部中央,患部潮紅充血,常伴毛細血管擴張,無黑頭粉刺。
有服用碘、溴、雄激素、避孕藥及皮質類固醇等藥物史,損害無黑頭粉刺。
3.職業性痤瘡
有接觸焦油、機油、石油及石蠟等病史,常伴毛囊角化。好於手背部、前臂、肘等接觸部位。

治療

1.日常護理
一般治療保持皮膚清潔。少食脂肪、糖類和刺激性食物。常用溫水,肥皂水或10%硫磺香皂洗臉,避免用油脂類化妝品和用手擠捏患部。禁用碘、溴化物及皮質激素等藥物。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2.聚合性痤瘡治療的常用方法
(1)局部治療 ①對粉刺、丘疹、膿皰、炎症性結節,可選用5%~10%過氧化苯醯凝膠、1%克林黴素凝膠、1%利福平軟膏、2%莫匹羅星軟膏及1%替硝唑凝膠等。②對於膿腫和囊腫性皮損,可選用如下治療方法:先抽出膿液,然後向囊內注入曲安舒松-A、慶大黴素16萬。還可以將曲安舒松-A、α-糜蛋白酶(凍乾粉用2ml注射用水稀釋)、2%利多卡因按1:2:2比例,視膿腫和囊腫大小注入囊內。
(2)系統治療 ①可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的抗生素口服。無藥敏試驗條件,通常可選用以下藥物治療:四環素,每日4次,同時加用甲氧苄氨啶及替硝唑,每日均2次。病情嚴重者可改用利福平,每晨空腹服用。炎症嚴重者,除了套用抗生素外,可加用潑尼松,每晨頓服。②異維A酸,每日2~3次口服,通常需連續套用5個月以上。對異維A酸有禁忌者,可選用丹參酮,每日3次。對無妊娠需求的女性,可改用複方醋酸環丙孕酮。③氨苯碸。可與抗生素及異維A酸聯合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