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眾來迎圖

聖眾來迎圖

日本採用中國唐代風格作室內裝飾,早在8世紀的奈良時期已流行在一些貴族宅邸。至9世紀遷都平安(即今京都)一直延續不衰。日本的室內設有稱作障子的隔板式滑門,一般障子內外兩麵糊紙或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眾來迎圖
  • 類別壁畫 、屏風
  • 年代:公元1053年
  • 原屬日本
聖眾來迎圖
不久,又有一種用細線條勾畫形象,用礦物顏料在輪廓內塗上濃重色彩的,稱為作繪。其名堂之繁多,足見當時室內裝飾之講究。總的說來,凡裝飾牆壁的繪畫統稱大和繪(這個詞後來被用得極廣泛)。與此相對的,還有被稱作(即中國風格)的壁畫形式。又因藝術家的風格不同,又被分成各種派別。11世紀宇治鳳凰堂內的宗教屏風畫《聖眾來迎圖》(此處欣賞的畫幅是全畫的局部),乃是根據惠心教的教義來描繪的一幅九品蓮台圖景。
唐繪唐繪
這是表現由日僧惠心源信開創的淨土教的佛畫。它宣稱人生有兩個世界,勸誘人們捨棄那充滿邪惡污穢的現實世界,到來生去尋求彼岸的清淨極樂世界。天台教則把這兩個相悖的世界融合為一,解釋成此岸(閻浮)與彼岸(極樂)的關係。主張人們對於此岸應若即若離;對於彼岸要有所求又無所求。這即是僧都解說的淨土教自然觀。按惠心源信所說的極樂世界的淨土,是與人間大地上的自然景色無異的。
僧都在他的和贊長詩中,以現實世界為藍本來描寫的風光:地上和水邊都有寶相樹,成群的極樂鳥,等等。表達了極樂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兩種自然美的重疊,好象兩張疊印在一起的膠片一般。所以,現存平等院鳳凰堂內的這幅《聖眾來迎圖》,幾乎就是穿插在人間大地的迎佛禮圖景:溪流穿越崇山峻岭,平緩的山丘,奔瀉而下的瀑布,山間樹下有鹿鳴,野草叢中有野馬等。阿彌陀佛就在這般壯美的自然背景前,儀態端莊地靜坐著,以候聖眾來到。他是那樣清高絕俗。當聖眾緩駕祥雲來到時,一種僅為極樂世界所有的音樂似乎在低緩的掠過地面。此情此景,一掃聖眾與自然的隔閡感,讓這一迎佛場景充滿喜悅,與人間美好的心靈相和諧。
聖眾來迎圖聖眾來迎圖
這幅扉壁畫是合攏時的樣子,呈左右兩個扉面。當屏風壁展開時,畫上出現的阿彌陀佛就象正從堂內走向堂外,或者象從堂外走入堂內,呈一種歸來的姿勢,這又是另一幅《迎佛圖》了。
平等院鳳凰堂系藤原時代大貴族藤原道長(公元966~1027年)的兒子賴通在山城宇治所建造的。賴通是惠心僧都的入室弟子,在平等院成了第一任別當(僧職之一)賜法名慶范。這裡所欣賞的是全畫的一個局部,屬下品上生圖(淨土教說,極樂往生有九等級,分上品、中品、下品。每品又分上生、中生、下生三等)。全畫總計菩薩有25尊,是作於板上的著色畫,時間約在公元1053年(天喜一年)。全畫有383.7×149.8厘米,現藏宇治市,屬國寶級繪畫古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