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蝸效應

耳蝸效應(cochlear effect)指當聲音刺激時,從內耳耳蝸引導出的,與刺激聲振動頻率和波形甚為一致的電位變化。1930年由維弗(E.G.Wever)和布雷(C.W.Bray)在貓身上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耳蝸效應
  • 外文名:cochlear effect
  • 別名微音器效應、維弗-布雷效應
  • 發現者:維弗和布雷
  • 發現時間:1930年
定義,發現過程,

定義

耳蝸效應(cochlear effect)又稱為微音器效應、維弗-布雷(Wever-Bray)效應等,當聲音刺激時,從內耳耳蝸引導出的,與刺激聲振動頻率和波形甚為一致的電位變化,亦即耳蝸有與微音器相似的作用,1930年由維弗(E.G.Wever)和布雷(C.W.Bray)在貓身上發現。
圖片展示圖片展示

發現過程

最初雖曾與聽神經動作電位相混淆,但以後艾德里安(E.D.Adrian,1931)曾指出兩者是不同的,可明確地加以分離(H.Davis等,1934),即耳蝸微音器電位對阻斷血流、疲勞、寒冷、麻醉劑等比聽神經動作電位有更強的抵抗力,無不應期,即使對高音也能很好地同步,潛伏期短,有的短到0.1毫秒(神經為0.7毫秒)。
當把電極置於圓窗處時反應較易證明,其大小達1毫伏。如果把微電極插入耳蝸螺旋中(田崎一二,1952),對導出的反應聲閾值進行測定,發現越向頂部對低音越敏感。越近底部對高音越敏感,與赫爾姆霍茨以來的部位說的假設十分一致。對耳蝸微音器效應發生機制的解釋是:伴隨著聲音刺激基底膜發生振動,由於這種振動,基底膜上排列著的毛細胞與被蓋膜接觸,此時因細胞的形變而產生電現象。這一作用可用來確定其他動物的可聽振動頻率。從魚類的球囊和側線器已證明有與耳蝸微音器效應相當的電位變化。
(Y.Zotterman,1943)。對毛細胞的電現象除在耳蝸外也已在水生動物體表的側線器(一般認為與耳蝸屬相同類型)上進行了研究。毛細胞的毛中有一根運動毛和數十根不動毛,運動毛的運動方向與膜電位之間有一定的關係,向一方向顯示去極化,向另一方向顯示超極化。由於這種膜電位的變化,在毛細胞底部的突觸區遞質向神經末梢釋放,在神經末梢處產生突觸後電位之後開始放電。
若從外部觀察膜電位的這一變化,與微音器效應相似,因此這一電位變化稱為耳蝸的微音器效應。耳蝸內淋巴與外淋巴相比,K+的量比Na+要多得多,而接近於K+等滲液;同時在內、外淋巴間可測得+100毫伏的電位差。這一電位差的源基於耳蝸管側壁血管區K+的主動運轉。一般認為,這樣高濃度的K+和內淋巴的正電位對毛細胞的活動和微音器電位的發生起著重要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