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效應

老闆效應

老闆效應,中國人的一個弱點是特別怕老闆。調查顯示,在職場上,有將近八成的白領怕老闆,而北京大學研究人員的一項測試,則讓這一事實顯得更加幽默——通常在辨別照片中的人物相貌時,人們應該更快識別自己的面孔,可是當有老闆的面孔存在時,卻會降低找到自己面孔的速度。但是,這種“老闆效應”在西方人中是不存在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闆效應
  • 外文名:Boss effect
背景簡介,懼上心理,西方狀況,

背景簡介

老闆的照片和你的照片擺在一起,為何你會先找到老闆的照片? 很有趣,但很現實,多數中國人就是怕老闆。什麼原因,說不清,也很複雜,心理、文化,個人的教育等,最後集中到這個小小的現象來了。 這種“老闆效應”在西方人中是不存在的。

懼上心理

“中國(企業)管理層的一個弱點就是特別怕老闆,不敢和老闆直接溝通。”思科中國前總裁林正剛在一次演講中如此說,中國職場中員工的“懼上”情緒每個人都有體會。甚至有人怕到夜不能寐的程度。
“在老闆面前,我就是三無產品”
周小雲(化名)所在的部門負責運營,既要關注時下流行的狀態,做出精品,又要能夠創造一定的效益。她是部門的副經理,混在開會的人群中,耷拉著頭,希望不要被老闆發現。但BOSS還是猛然說:“你來講一下,小周,你說說看,這款產品怎么賣得這么慢。”周小雲形容當時的狀態就是,“腎上腺激素高度分泌,整個身體的血液以八十邁的速度呼呼往上涌,腦子的溫度立馬上去了,前後溫差怎么也得有個五六度,熱量繼而傳導到神經,臉皮開始發燙,嘴巴不利索了,想說啥來著,都是浮雲了。”在老闆面前,我就是三無產品,無自信、無自我、無自由。於是,我還是選擇離開了。”
“有時候很羨慕那種‘自來熟’的同事,他們在事業上也是平步青雲,有調查顯示,職場中,白領懼上的心態將近80%。其中有一小部分已經發展成為了一種嚴重的社交障礙。我可能就屬於其中了。”周小雲說,曾經專門去看過心理學知識,有一種老闆分類說很有意思,據說是美國人總結出來的,想想有點道理。
在這一理論中,老闆被分成了老虎、考拉、孔雀、貓頭鷹、變色龍等五個傾向的類型,老虎“兇猛”、考拉“可愛有魅力”、孔雀“喋喋不休”、貓頭鷹“形式刻板”、變色龍則是“善變”,毫無疑問,很多人都喜歡考拉型老闆,這類老闆有親和力,平易近人,性格溫和,處事張弛有度,始終讓員工處於一種輕鬆幹活、享受工作的環境中。但可惜的是,多數老闆是老虎型,“老虎型老闆”發威的時候,可能連樓下的保全都能聽到他的咆哮聲,但他們通常都對事不對人。儘管這樣,員工還是不會喜歡,打個比方,“如果老虎對你笑一個,你覺得是啥意思,高興還是害怕?”
懼上心態是為了保護自己而產生的?南京腦科醫院醫學心理科副主任心理師林萬貴表示:“正常的上下級,畢竟不都是朋友,下級對上級較為陌生,在交往的過程中,出現一點緊張、不適,那很自然,但如果真的發展到恐懼,甚至經常出現見到老闆就口吃、結巴,這就屬於社交方面的障礙,門診里倒是沒有因為專門怕老闆來就診的,但是在社交障礙患者身上,怕老闆也可以是其中的表現。”
老闆效應
鼓樓醫院心理科主治醫師楊海龍表示,“有的時候確實能發現這樣的現象,有的公司是外企,大老闆是外籍人士,中層管理者是中國人,但是底下的員工卻感覺,有時與大老闆直接溝通要順暢許多,與中層倒是有很多陌生與距離感。門診的來訪者中,有不少人透露出這樣的疑惑。”
專家說,怕老闆,很大的因素還是與個人有關係。持有嚴重懼上心態的人,大多數都是自卑感強的人,而且這種“怕老闆”的體驗不能輕易擺脫,不能馬上隨著自己的成就而消除,它如影隨形,猶如一副面具,你走到哪,它跟到哪。有時甚至儘管外人看起來你已經很優秀,但你自己卻總感到莫名的自卑,這就是自卑勢能。當一個人有很強的自卑感,那么他看到的自己是沒有價值的,沒有價值的人怎么能跟有價值的老闆對等呢?所以,為了保護自己,避免自己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儘量減少與老闆接觸的機會,懼上心態也就產生了。
怕老闆人數為何如此之多?
數據顯示,有80%的白領會怕老闆,人數為何如此之多?南京大學一位專家說,怕老闆雖然是心理表現,但是其實是社會決定的。“社會競爭這么激烈,不得不看老闆臉色啊。”從小到大,都在一種激烈的競爭中,家長在教育中,就在灌輸競爭的思想,“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是再好不過的例子,孩子一出生,家長就跟在後面攆著,國小、中學、大學,現有的教育就是“淘汰式”教育模式,好不容易千軍萬馬殺了出來,又不得不面對激烈的就業,“千辛萬苦有個工作,不怕老闆行嗎?”
有專家說得更在理,中國的教育是“批評式”教育,從小告訴你“哪些不應該做”,而國外教育是讚賞式教育,做對了一件,就要鼓勵。我們現在的許多“80”後,就是在不斷批評中成長起來的,造成的後果就是學生極為在意老師的看法,甚至心生畏懼,自我意識便會受到壓抑。正是這種長期的壓抑使得自我中心的優勢消失殆盡。相反,在強調個人主義的社會環境中,等級關係對自我意識的影響就微乎其微。
林萬貴表示,“懼上心理也稱權威恐懼,是社交障礙中的一種。這種權威恐懼和從小所受的教育有一定關係,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服從要聽話,否則就遭到否定和打壓,那么,受這種教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會感受到來自於權力的壓力。這種壓力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對於權力的恐懼,而上級只是其恐懼的投射對象。”
老闆讓員工“怕”他的“距離感”
林萬貴說,有個例子值得人們關注,在二戰結束後,很多人就在反思,如此嚴謹、講究科學精神的德意志民族,為什麼會對希特勒等人如此荒誕不經的理論相信了那么長時間,後來發現在當時軍隊中層裡面,有不少人屬於權威主義人格,對上唯唯諾諾,對下則是專橫跋扈,而另外一種民主性格,即對人一視同仁,講究承認過錯的人卻比較少。
相信許多企業老闆,不能說有權威主義人格,可能就是故意讓員工“怕”他,產生距離感,這樣的領導藝術,可以讓員工很好地執行自己的命令,貫徹自己的理念。
不過,人們對壓力的反饋呈倒U形曲線。適度的壓力具有創造性,壓力太小,人沒有動力行動,而壓力太大,會抑制人的能力,發揮不出自己的成績。也就是說,適度地看重與老闆的關係,會讓自己更得體地展現自己,為自己贏得機會。而如果太過看重老闆對自己的印象,覺得與老闆處不好關係就沒有活路的話,此種底限的心態會讓你焦慮,而焦慮心態將會大大抑制你處事能力的發揮。在老闆面前,你就會做作,就會不自然。

西方狀況

這種“老闆效應”為何在西方人中是不存在的?中國人怕老闆,難道西方人就不怕嗎?許多在國外生活過的人都說,也不見得,但是在交往的過程中,他們沒表現出特別緊張、不適的感覺。
老闆效應
那為什麼中國人在老闆面前常常沒有自我意識?專家說,一般認為人從兩歲開始就有了自我意識,標誌是通過“點紅測驗”。所謂點紅測驗就是悄悄地在嬰兒的鼻子上抹上一點胭脂,然後把嬰兒放到鏡子面前,如果嬰兒知道鏡子中的是自己,就會去擦鼻子。聰明點的嬰兒能在15-17個月時就通過點紅測試,大部分的嬰兒在 18-24個月時都會通過點紅測試。別看點紅測試很簡單,只有極少數的動物能夠通過這個測試。對於成人,認知自己面孔的能力可以作為其自我意識強弱的指示器。
而這種自我意識,中外也許真不一樣。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韓世輝及其學生馬燚娜招募了20名研究生參加一項測試。測試的內容非常簡單,電腦螢幕上隨機顯示一張面孔,參與者只需判斷它朝向哪一側。測試過程暗藏玄機:在其中一組測試中,出現的面孔可能是參與者本人的或是其導師的。正常情況下參與者識別自己面孔速度要比識別其他人的更快,結果參與者非但沒有產生類似的優勢,反而對自己導師面孔的回響時間更短。
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存在上、下級的關係,是否就一定伴隨“老闆面前無自我”的情況呢?專家隨後把實驗搬到了大洋彼岸,結果美國大學生對面孔判斷的自我中心優勢,沒有因為自己導師面孔的出現而消失。
楊海龍說,“也許是文化差異以及思維模式不一樣造成的,國外的老闆更為嚴謹,但在中國的企業里,條條框框的限制太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